审美体验的音乐教学设计探微
2017-03-28孙亚
孙亚
[摘 要]在音乐教学设计时,教师可通过启动唱游、链接生活、优化欣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审美的兴趣,并在不断体验、感知中促进学生对音乐的认知,逐渐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音乐;审美体验;设计;激活;提升;深化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6-0066-01
音乐教学融入美学美育,不仅符合学生的成长需要,而且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体现。因此,在音乐教学设计中,教师要从学生的音乐认知基础出发,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顺利构建审美认知体系,使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
一、启动唱游,激活学生的审美体验
音乐有自身的学科特点,其审美体验也呈现个性化,而激活学生的审美体验,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有重要意义。唱游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形式,在强烈的节奏下,让学生跟随音乐进行律动,可以向学生传递丰富的音乐信息,使学生对音乐形象的认知、音乐形式的认可、音乐思想的接受等都渗透浓浓的审美意味。
例如,教学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我是小小音乐家》时,教师先让学生聆听歌曲,然后鼓励学生跟随多媒体学唱并给出节拍,引导学生拍手或者用打击乐伴奏。在学生掌握歌曲之后,教师给学生进行演绎示范,随后让学生展开自主学习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由演唱,并进行最得意的肢体语言表达。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展开演绎活动,不设任何限制,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将课堂学习气氛推向高潮。
同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为学生创建适宜的学习环境。学生跟随多媒体展开自主学习活动,用自己的方式解析歌曲内涵,这是标准的唱游活动。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自主唱游活动中,不仅感受到音乐的内涵美、形式美,还能够形成个性的音乐理解,由此建立起来的美感自然带有创造性。
二、链接生活,提升学生的审美体验
生活与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导他们感知和学习音乐,有效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由于小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在音乐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特别是音乐剧,带有鲜明的生活气息,与学生的生活高度接轨,并且学生对其有特殊的情感体验,设计这样的音乐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审美体验,效果非常显著。
此外,学生的生活感知丰富,信息的占有量是惊人的。例如,教学印度歌曲《木瓜恰恰恰》时,当音乐响起,很多学生就可以准确地判断出歌曲的基本背景。接着,教师对歌曲内涵进行简单讲解:“这是印度民间的叫卖歌曲,歌曲是从街头叫卖声衍生而来的。我们熟悉的叫卖歌有哪些呢?”学生回答:“《卖汤圆》《冰糖葫芦》《酒干倘卖无》……”于是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唱歌曲,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并要求学生在“恰恰恰”处自由创编动作。为提升学生的学唱兴趣,教师与学生展开接唱活动,每到“恰恰恰”处,学生都做一些富有个性的动作,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增强。这里,教师引导学生从街头叫卖体会歌曲,自然顺利地进入歌曲表达意境之中。同时,由于歌曲有比较强的节奏,让学生在“恰恰恰”处进行创编演绎,给学生带来了体验生活的机会。虽然这是一首域外歌曲,但与我们的生活有很多契合点,学习时很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所以学生在具体学唱时,其美学感知也會随之产生,使音乐的美自然地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
三、优化欣赏,深化学生的审美体验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设计音乐欣赏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多媒体的运用,为学生带来感官刺激,使学生的审美体验更为深刻和鲜明。另外,小学生大多喜动不喜静,对课堂演绎活动有特殊的兴趣和爱好,如果教师能够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展开一些音乐欣赏演绎活动,一定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例如,教学《采山谣》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先让学生自由选择相关歌曲进行欣赏,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一首乐曲,并提出问题:“这是一首什么歌曲?这首音乐表现了什么内容?其情感表达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这首歌叫《八月桂花遍地开》,因为是特殊历史时期的歌曲,所以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既欢快活泼、充满激情,又给人以积极鼓励。”基于此,教师总结:“这是一首革命歌曲,旋律优美,催人奋进。现在我们开始走秧歌步,一起演唱这首歌曲。”学生一听说要集体活动都显得特别兴奋,虽然课堂秩序有些混乱,但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
又如,让学生欣赏《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歌曲时,在对歌曲内涵展开解析之后,师生一起进行现场演绎活动,为学生的审美体验创造机会。由于审美具有个体特征,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还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只要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触动,审美体验便开始发酵。
总之,教师应展开教情、学情调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审美体验活动之中,逐渐构建审美认知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助力。
(特约编辑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