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子》中译本的社会历史语境因素分析

2017-03-28周婕

科教导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译本老子

周婕

摘 要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迅速发展,语言之间的翻译活动也日益频繁。翻译不仅仅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活动,同时也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活动。基于文化的角度对翻译活动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及地位。在本文的研究中,选取《老子》的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对《老子》译本中的社会历史语境进行分析以及研究,以期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以及借鉴。

关键词 《老子》 译本 社会历史语境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economy, the translation between languag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requent. Translation is not only the conversion between different languages, but also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the translation activ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In this study, select the English version of "Lao Tzu"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Lao Tzu" versions of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 with a view to the related research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and reference.Keywords "Lao Tzu"; translation version; soci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

0 引言

《老子》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迄今已经被译成了世界上28种语言,各种版本一千多种。自《老子》1868年首次被完整英译以来,在150年间,其英译本数量已经超过140种。《老子》英译的悠久历史和众多译本,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案例,特别是可以从众多译本中选取典型译本进行历时研究,描述不同社会历史语境下产生的译本的特点,并将译者和译本放置在其所处的社会历史语境中进行考察,发现其中的关联。在众多的《老子》译本中,译者的阐释从历史形态演变上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即基督教教义比附期、经义求真与西方文化批判工具期、追寻本意与被西方文化工业利用期。本研究从系统论出发,视翻译为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社会大系统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表现为翻译活动的社会历史语境,社会历史语境作用于身处其中的译者,构建译者的“视域”,影响译本的产生和译文读者。汉语典籍是我国漫长历史进程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是中外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众多的汉语典籍推介出去离不开翻译。本文重点探讨社会历史语境对《老子》翻译活动的规约和影响,将社会历史语境和译者译本关联起来,以更宏大的视角认识《老子》英译的本质。这则是本次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1 《老子》不同时期译本的社会历史语境因素分析

1.1 东方殖民时期

1840年英国政府发动侵华战争后,基督教在华传教士都直接投入了这场侵华战争。可见,基督教新教在华传播实质上既是宗教扩张,也是西方列强在东方殖民活动的一部分。这一时期的来华传教士开始大量翻译中国经典,这是东西方文化相互初识的时期,不可否认有着重要的肇始意义,但同时也包含着大量的偏见。造成这些偏见的根源是其东方殖民的本质。《老子》早期英译活动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语境中开始并形成第一次翻译高潮的,其译者的传教士身份和当时的东方殖民语境必然会对翻译活动产生影响。理雅各的老子《道德经》翻译发生在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向东方殖民扩张的时期,身为传教士的理雅各实质上担负着向东方殖民的任务。为了更好地传播教义发展信徒,从思想信仰上控制当时的中国民众,就很有必要了解中华文化。

理雅各不仅是一位翻译者,还是一位研究者、学者。他往往会通过助手对比查阅多家注解,通过深入考究和理解,最后做出自己的判断。下面举例说明。

例1:“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第五十章)

译文:"Men come forth and live; they enter (again) and die. Of every ten three are ministers of life (to themselves); and three are ministers of death. There are also three in every ten whose aim is to live, but whose movements tend to the land (or place) of death."(Legge, 1997:46)

他批评了西方最早全译《道德经》的儒连(Julien),认为他把“十有三”理解为“十三”是不对的,应该是“three in ten”(十個中有三个)。国内学者对“十有三”也有不同的理解。韩非子把“十有三”解释为“四肢九窍”,后来有不少人赞同这种观点。高亨认为“十有三”是指人的七情六欲。陈鼓应认为这些解释都是错误的。因为第五十章讲的是人“出生入死”的生死循环,这是“道”的自然法则。“十有三”讲的是符合与不符合“道”的法则的人数。一些有影响的注家多将它解释成“十分中有三分”。王弼的注释是“十有三,犹云十分有三分”。理雅各的理解符合这种解释。

因为理雅各的翻译态度非常严谨,他的译文大部分也经得起推敲。归纳起来,理雅各通过丰富的注解,提供了一个相对完备的理解背景,有助于读者顺利完成对文本的理解,因为合理的理解有赖于视域的充分融合。当时大部分的西方传教士们对东方文化还并不十分了解,因此上述丰厚翻译的方法和实践为构建传教士读者的理解视域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利于读者和原作的视域融合。

1.2 两次世界大战时期

除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给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带来的巨大变化,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也给人们带来强烈和深远的影响。战争使人们认识到上帝和理性的不可靠,因为上帝没有将人们从战火中拯救出来。许多西方人开始怀疑和否定原来的文化传统,开始接受非理性和相对主义思想。人们认为有用就是真理,客观的真理是不存在的。对我有用就是真理,这就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本质。其本质和老子思想就具有了一定的相通性。因为老子也主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这正是对人的直觉能力的肯定。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下,基督教对西方社会的掌控力已经大不如以前,代之而来的是不断涌现的各种思潮,都试图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也有一部分有识之士将目光投向东方文明,想从获得某种借鉴。韦利的《道德经》翻译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他要借东方文明之光照亮当时黑暗的英国社会。

韦利主要通过对《道德经》文本所处时代的历史文化语境还原和符合当时社会历史语境的历史性连释来实现自己历史性翻译的目标。

例2:原文:“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第一章)

译文:"Truly, only he that rids himself forever of desire can see the Secret Essences; He that has never rid himself of desire can see only the Outcomes:" (Waley, 1934:141)

韦利译文的语气最强烈。根据韦利的诊释,只有永远根除欲望才能看到事物的要妙,否则就只能看到它的外在,因此根除欲望在韦利的译文中就显得特别重要。显然韦利的解释和翻译是基于道家思想以及道家与法家思想的对比,因为道家虽然像法家一样认为世界上存在“常道”,但却认为不能用通常的感知来理解它,也不能用言语来描述,只有在无欲的情况下,才能看到一个世界,它包含着没有被语言命名的事物。

1.3 近期英译

《老子》近期英译始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初期,直至今日。这一时期社会历史语境的新变化在国际上表现为二战后美苏争霸以及后来冷战局面发生改变,世界朝向多极化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紧密,全球化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特征,文化霸权和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成为文化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华文化正积极地参与到世界文化的交流和构建中,而《老子》的对外翻译传播也迎来了新的阶段。

在这个多极化的时代,人类文化间的交流既有文化霸权的魅影也有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呼声,在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异质文化间的相互了解和包容越来越多,人们视域也越来越开阔。虽然加工利用异质文化,贩卖西方流行文化,进行文化殖民相当普遍,但是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异质文化,借鉴和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也正在成为一种趋势,这也是多极化社会历史语境的一个特点。近期韩禄伯的《老子》英译就是在这种社会历史语境下进行的。

例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译文:Sincere words are not showy; Showy words are not sincere.

此例显示韩禄伯在体味原作含义、选词炼字上颇有见地。

2 社会历史语境对《老子》英译的制约

西方帝国主义的宗教扩张与殖民活动,首先为西方社会了解中国提供了一个大的语境,促使《老子》英译本在短时期内大量集中产生,其次也对译者的翻译目的、方法和诠释的特点具有明显的规约作用。

殖民扩张和宗教扩张的语境使理雅各的翻译目的定位于让在华传教士了解真正的中国,因此他就要尽量放弃自己的文化立场,展现《老子》的原貌。鉴于中西文化交流还处于初期,他釆用:丰厚翻译和异化翻译的方法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在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裹挟下,韩禄伯应编辑欧文洛克的邀请将帛书《老子》翻译成英文,以供普通读者消费。作为新一代汉学家,他一方面想要把考古新发现中《老子》的“最新知识”传递给读者,另一方面受到赞助人的影响,他必须将普通读者放在首位,必须考虑译作的可读性,因此他的译本释义精到,语言通俗。

3 结语

本文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老子》译本中的社会历史语境因素进行分析,并且分析了社会历史语境对《老子》英译本的制约,当今社会语境中,西方文化霸权和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存在,使翻译极有可能被资本主义文化工业加工利用,中国典籍外译也要考虑译文的读者对象。专家读者和普通读者的阅读目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都有所不同,他们接受异质文化的能力也不同,要为他们提供不同的译本,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

参考文献

[1] 陳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修订增补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4.[2] 陈巧玲.《道德经》翻译传播及其效应的多维考察[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88-93.[3] 崔莹辉.《老子》英译研究[D].山东大学,2012.[4] 方梦之.译学辞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5] 高亨.老子注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译本老子
漫画
漫画
英译汉中第三人称代词的翻译研究
专题前言:理解译本
从女性主义视角比较研究《名利场》两个汉译本中女性意识的体现
智者老子
寻找老子【三】
大愚者大智
老子
后来未必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