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景物的关系探讨景物描写能力提升策略
2017-03-28杨梅
摘要:初中生不会进行景物描写源于他们不会观察、不会积极构建景物之美。我们可以从景物与景物的关系入手,这些关系包括:主景与次景的关系,清晰景物与朦胧景物的关系,多种景物的和谐共存关系,景物的叠加关系,有形之景与无形之景的关系等。教会学生如何观察、构建景物的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景物描写;景物的关系;审美趣味
在初中生的习作中,经常出现描写不足的问题,表现为不知道想写什么景物,不知道如何处理景物的关系,自然也就抓不住景物的特点。事实上,中学语文教材有许多优秀文章,其在处理景物关系方面的经验颇值得借鉴。这些关系包括:主景与次景的关系,清晰景物与朦胧景物的关系,多种景物的和谐共存关系,景物的叠加关系,有形之景与无形之景的关系等。理解处理好这些关系,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景物描写能力,而且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趣味。
首先,学会处理主景与次景的关系。我们通常会先观察到抢眼的主景。对于同样的景物,由于观察方向的不同,景物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方式也会不同。比如在一望无垠的绿野边有一座灰色矮小的农舍,当我们观察这幅景象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绿野而不是农舍,因为绿野鲜亮的颜色和广阔的面积占据了我们的视野,如果观察的方向是由远而近,在描写时可能用这样的句子:“一望无垠的绿野中有一座低矮的农舍。”如果观察的方向是由近而远,描写的时候我们可能会用这样的句子:“一座低矮的农舍坐落在一望无垠的绿野中。”在朱自清的《春》中,“小草儿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望去,园子里,田野里,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显然小草是写作的主景。而下句“坐着、躺着、打两个滚儿,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中,人就成为主景,事实上,以上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在草地上完成的。但是,我们在阅读时,很容易将小草忽略,自动选择景物的主次。在朱自清的创作中如此,在读者的解读中依然如此。当注意力被集中到活动的、充满生机的“人”身上时,“草”自然被忽略了。而在这个句子“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中,不难想象,人们在疲惫之余看到的田野微风轻抚嫩草的情景,“人”退居到次要位置。三幅景物的主景与次景之间互相转换构成了动态的画面,连贯而流畅。在学生的景物描写中,极少关注到二者转换的微妙之处,文段中呈现的画面和画面之间显得断裂而孤立,因而缺少了流动的美感。可让学生选择一个场景,变换视角(至少三个视角),关注景物的流动性,进行写作训练。
其次,学会处理朦胧之景与清晰之景的关系。朱自清的“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前面写过“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将两者结合起来,可见烟雾朦胧的雨中小屋给近处的树叶儿和小草做了有力的铺垫,成为了主景不可或缺的背景。虽然在观察中朦胧的景物会让位于清晰的景物,但是朦胧的景物恰恰是表现清晰景物特点的不可或缺的背景。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古人擅长表现清晰与朦胧的微妙关系,比如“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中,我更愿意将骑马送别的岑参放在大雪飘飞的背景下,大雪迷蒙了众人的视线,包括读者在内,营造出天地浑然一体的苍白,清晰的马蹄印向远方延伸,渐行渐远,渐渐模糊,朦胧之景与清晰之景共同构建出一幅韵味悠长的画面。但是在学生的习作中通常只出现清晰的景物,比如小草、树叶儿、马蹄印,而忽略背景,审美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学生看景只看到了其中的一部分,对某些景物完全忽略。这当然与人的认知习惯有密切的关系,据心理学家分析,当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些物体上时,即使有其他的物体与它同时出现,也会被忽略,即人们常说的“熟视无睹”。倘若生活中真正存在如同《春》中的美景,如果不是被它惊艳的美所震慑,惊叹,恐怕很难睁大眼睛细致入微地看组成画面的每一个景物,每一个美的元素。情感是写作的基础,尽管在阅读中我们经常透过景物揣摩情感。但在写作前,情感已经潜入作者的内心,使景物在作者的视域中、心中停留一段时间,其中倘若理性的分析能够介入,那么理性与感性思维的融合将会使景物真正成为胸中之景,景物才真正地被看到。可见,情景交融和借景抒情中“情”与“景”并非主仆关系,而是因果关系,因为有情,所以景才成为景。而我们不是对每个看到的风景都会产生感情或是印象深刻的记忆,那么能够进入文本的景物自然不多。倘若强制性要求学生写某种景,我想学生只有人云亦云或是凭空捏造了。我建议让学生观察夕阳落山或下降中城市的景物,选取清晰与朦胧的景物后,进行习作训练。
其三,学会处理多种景物的和谐共存。室内装修,园林设计,我们热衷于服务某种理念营造景与景的和谐。但是在学生的文章中,为什么会一团乱麻看不到井然的顺序呢?我认为与其教会它们如何写景,不如先教会它们如何去“看”景。在看景中可能会存在两种眼光:其一是作者的眼光,其二是读者的眼光。读文章就是试图使这两种眼光交叠在一起,和谐地共处,而不是使两者貌合神离。就像鲁迅笔下的百草园,在百草园中,作者回忆的视线从低到高、由远及近(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再顺势从高到低(油蛉在这里低唱、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云雀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这是多么符合人看事物的思维逻辑和生活习惯,倘若打乱顺序,作者的眼睛似乎在百草园里乱转,显得神色慌张,这与回忆童年往事的幸福感完全不吻合。文中的景物描写的手法值得借鉴,但是更值得借鉴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看”景物,学习看景物之后挖掘人文内涵,学会用符合生活逻辑的思维方式进行写作训练。如果我们能在同一幅景物中看到幼时的“我”蹲在百草园中玩闹的情景以及身后一双沧桑而眷念的眼神——那是中年的作者,那么是不是会对景物描写理解得更为透彻?建议给学生一张白纸,让学生把亭子、流水、柳树、围墙等布置在白纸上,先画再写,训练和谐构建景物的能力,再写作。
其四,当多种景物共存时,教会学生观察景物层次(即多种景物的和谐叠加,就能营造景物的立体感效果)。多种景物有序排列是指景物各自占据一定的空间,平铺着排列,互相不干扰。景物的叠加是指景物与景物互相侵入对方的空间,而又显得和谐有序。这一点在画家吴冠中的故乡风景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近处高大的白桦,在白桦的下部空隙处是山村的水塘,水中嬉戏的鸭子,画面的正中是灰瓦白墙的屋子。景物与景物叠加构成了立体的画面。中国古代,文字与绘画总是难以割舍地纠结在一起。例如吴均的《山中杂诗》中有“竹中窥落日,山际见来烟”的句子。前句中,落日的余晖透过苍翠的竹林透射过来,竹林、落日,这两种景物很好地叠加在一起,暖色和冷色调和谐共处,色泽柔美而恬静。因此,在景物描写的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转变观念,让学生明白景物与景物的叠加能够营造出奇妙的表达效果,让学生尝试在同一个空间范围内挖掘景物叠加之美。这样在生活中学生会有意识地观察美景,感悟景物之美,创造之美,在习作中加以训练,选取能够产生关联的景物进行叠加,学生的审美趣味就会提升,写景能力自然提高。例如,让学生完成一篇《路灯下》的景物描写训练习作,学生先想到了路灯下走动的人,接着他们把路灯安排在雪夜下,还有微微的北风,雪花傾斜着飘飞,在路灯昏黄的灯光中像是穿上了一层金色的衣服,在雪花和灯光下,还有一个人……这样静谧而祥和的环境美被营造出来,学生在其中或叙事或抒情,也就应运而生。
其五,学会处理有形之景与无形之景的关系。借助已出现的景物(有形之景),遵循一定的生活逻辑和情感逻辑,将可能出现而没有出现的美景(无形之景)借助想象加以补充,使画面内容更加饱满、丰富,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恍忆古人之言,‘意到笔不到,真非欺人之谈,作画意在笔先,只要意到笔不妨不到,非但笔不妨不到,有时笔到了反而累赘。”这是我国现代画家、作家丰子恺先生在《我的漫画》一文中所说。可见绘画中合适地留下空白,能起到绝佳的表达效果,创作同样如此。根据作者描写出的景物,很容易联想、想象与之联系的景物甚至画面,比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一句中,只是提到一枝含苞待放的荷花,还有立在上头的小蜻蜓。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一个独立的画面,也可以把他当作画面的一个局部:放眼望去,大片的荷塘,荷叶田田,荷花点缀其中,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粉中含羞,微波粼粼的湖面,远处,几缕白云,几片白帆等等。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这样的联想、想象后,无形之景被填充,画面显得丰富饱满,当想象之景在学生的心中被整合、复活的时候,学生会感受到欣赏景物的愉悦,这就是审美愉悦。一次次的审美愉悦会提升学生的审美趣味和鉴赏能力,在遇到粗拙的景物时,会产生一定的抵制情绪。我们同样可以举《红楼梦》中刘姥姥戴花的例子,让学生加深印象:满头的花,尽管朵朵娇艳美丽,但尽数戴着,不仅没有美感,反而成为嘲笑的对象。美,需要空间,不同风格的美会相互排斥。训练方法,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只蝴蝶,让学生把画面的空白处填充出来,修改好画面,再写作。
在遇到景物描写的佳作时,不失时机地在阅读教学之中或之后让学生进行景物描写的小习作训练,学以致用。日积月累,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审美趣味自然会得到极大提升。
作者简介:杨梅(1975— ),女,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