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少数民族影像创作者与接收者调查报告

2017-03-28谢周浦

青年时代 2017年7期
关键词:接收者少数民族符号

谢周浦

一、调查缘由

该调查是“湖北少数民族传统叙事的影像化研究”课题的组成部分,在课题系列论文《湖北少数民族传统叙事影像化的初步研究》一文中,我和课题组梳理了研究现状,拟定了研究范围,尤其重要的是,锁定了原型、仪式和艺术品三大类考察目标,其中原型包括各种神话传说,仪式包括哭嫁、喜丧、摆手舞等民间传统习俗,艺术品则是凝结了少数民族传统叙事元素的物质载体,包括土家族吊脚楼、西兰卡普等,这篇调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我们试图通过该调查,明确少数民族传统叙事元素在现代影像转化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为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提供理性的数据支撑和客观的分析解读。这篇调查报告不仅对我们下一篇综述论文具有指导意义,而且为相关的研究者提供了第一手材料,调查中以图像理论为基础的四分模式,也为后续研究更广泛的调查提供了方法论工具。

二、问卷设计与投放

根据我们课题第一阶段的研究结果,我们将调查品类分为原型、仪式和艺术品三大类,其中的子类包括原型中的各地神话传统,仪式中的摆手舞和哭嫁,艺术品种的吊脚楼和西兰卡普。在每个子类别中,我们以“四分模式”为基础,调查指向生产者、观看者、能指和所指四个维度,问卷设计也因此分为两份,第一份针对的是生产者、第二份针对观看者。第一份调查问卷主要从影像创作者的主观认知、传统民族叙事因素的影像化编码过程、对影像符号的运用、采用的技术手段等方面来进行设计;第二份调查问卷主要从影像观看者的接受角度,传统民族叙事因素的影像解码过程、对创作者使用的符号解读,以及由此造成的情感冲击度来进行设计。通过对比两份调查问卷的结果,我们试图了解少数民族叙事因素如何才能很好地融入现代影像叙事,这种编码在多大程度上被观众正确理解。

问卷的投放平台主要有三个:问卷星系统平台、恩施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和电话采访,其中,针对影像生产者的调查问卷主要通过电话联系获取,对于电话无法联系的部门或人员,采取登门拜访的方式;针对影像观看者的调查问卷,主要通过问卷星系统完成。对于调查对象的选择,在创作者里,主要联系湖北籍导演郑克洪,他拍摄了《男人河》、《丛林无边》、《沉默的远山》等多部反映恩施地区少数民族生活的影视作品,还有青年导演毕赣,他在2016年上映的电影《路边野餐》中,将云南少数民族传说故事巧妙地融入到个人叙事中,除此之外,还有若干民间艺术家,一共10人;在观看者中,我们抽样选择了300名观众,男女女比例为172:128,年龄阶段划分为10-20岁24人,20-30岁133人,30-40岁92人,40-50岁30人,50岁以上21人,主要集中在20-30岁的年龄阶段,因为他们是我国电影院线的主要观影人群(数据来源:2015中国电影产业观众观影行为分析报告),对他们的观影行为进行研究,有利于抓住核心群体,从而让少数民族叙事因素的影像化成果直接面对社会主流观影人群。调查对象的学历分布中,大学本科生165人,占55%;碩士及以上60人,占20%;大专45人,占15%;高中/中专24人,占8%;初中及以下6人,占2%。这与我国观影人群学历分布相近似。通过对调查对象有针对的抽样选取,尽可能保证该调查的人群覆盖度与我国现阶段观影人群重叠,从而保证调查结果的有效性。

三、针对影像创作者的调查结果分析

参与调查的创作者中,影像制作者6人,民间故事讲述人2名,摆手舞传承者2名,西兰卡普手艺人1名。我们分别从“对湖北少数民族传统叙事的认知”,“少数民族叙事元素的编码”和“少数民族影像的发展前景”三大方面对调查结果进行评述。其中在“对湖北少数民族传统叙事的认知”中,所有参与调查者都认为这是十分宝贵的民族遗产,其作为艺术创作元素,在自己的作品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0到10(1表示最少,10表示最多)的评分等级中,有六人给出了8的重视度评分,有两人给出了10的评分,有两人给出了5分的评分,有一人给出9的评分,在这些创作者眼里,少数民族传统叙事元素无疑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对恩施地区少数民族视觉形象的认知调查中,认知度最高的是土家族摆手舞,有5名创作者表示十分熟悉。其次是吊脚楼,有4名创作者表示十分熟悉,再次是西兰卡普,以及哭嫁,有2名创作者选择十分熟悉,最后是喜丧,有1名创作者表示十分熟悉。对于土家族服饰和苗族服饰,创作者均表示不是十分熟悉,但总体认知度较高。具体如图1所示:

在对少数民族元素影像化编码的调查中,6名创作者认为民间传说故事是最适合表现的元素,3名创作者认为摆手舞是最适合表现的元素,还有3名创作者认为哭嫁是最适合表现的戏剧性元素。在对民间故事的影像化编码中,出现了比较大的分歧,有6名创作者认为应该尊重叙事原型,尽量保留传说故事的原始风貌,而另外5名创作者则认为,要想让现在的观众接受传统叙事,需要立足于现实,对传统故事进行大规模的改造,使之符合现代精神,其中有2人认为,少数民族传说可以成为现代电影的故事背景,增加叙事的层次感,否则改编起来难度太大,而且“费力不讨好”。

在少数民族的发展前景的认知调查中,创作者们普遍持乐观态度,有8名创作者表示以后会在创作中对一以贯之地使用少数民族素材。但对于如何利用这些元素,各自有各自不同的看法,有4名创作者认为应该将少数民族元素融入到商业类型片中,形成类似“西部片”那样的独特商业片种,有3名创作者认为国家应该大力发展纪录片,以影像的形式将少数民族叙事元素保存并继承下来,另外,有7名创作者认为,少数民族传统叙事应该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相结合,而并不满足于当前的区域性、奇观化、边缘化的现状。

四、针对影像接收者的调查结果分析

在对少数民族叙事影像符号的解码过程中,有103名接收者认为,影像中出现的少数民族符号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其中有76名接收者认为,他们会对这些符号感兴趣,这其中又有23人会思考它在影片叙事中所起到的作用,仅有14人承认,他会在影片放映结束后,查询相关资料。结合其它数据,我们发现,参与调查的大部分影像接收者,认为影片中的少数民族影像符号并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在被吸引的人群里,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表层的视觉刺激,他们也很少思考影像符号背后的意义,也就是说,他们并不认为自己能很好地完成少数民族相关的视觉符号解码。

但在我们提供了若干种视觉符号之后(包括摆手舞、西兰卡普、吊脚楼、哭嫁、喜丧、苗族服饰、土家族服饰),事实表明,大多数人都被吸引了注意力,最多的受试者表示哭嫁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总计67人、有65人被喜丧吸引了注意力、其次是摆手舞,吸引了53人的注意力。在这三者中,感兴趣人数最多的是摆手舞,共计34人,其次是哭嫁,32人。而在进一步调查中,更多人认为哭嫁仪式会更加引发他们思考作为整体的影片叙事。具体数据如图2所示:

我们发现,在少数民族视觉符号实际展示的过程中,引起了198名收看者的注意。相比之下,动感较强的运动图像引起注意的效果更明显,包含戏剧冲突的场景,如哭嫁、喜丧更能引起观众兴趣,同时,它们在影片叙事中的作用也更能被大多数人所理解。这些符号本身的意义,在影像展示结束后,也得到更多探索咨询。这一定程度上将为影像创作者的编码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认知测试中我们发现,在不给出特别提示的前提条件下,只有112名接收者能够通过回忆辨识出影片中出现过的少数民族元素,对大部分观众来说,回忆辨识度更高的是人物性格、重要道具、戏剧性情节点等叙事元素。这证明少数民族元素虽然能吸引观看者的注意力,但是必须与影像叙事紧密结合,否则不会给观众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少数民族故事原型的改编,有226人认为,在不影响品质的前提下,他们不关心改编版本是否忠于原型,甚至有164人能够接受将传统少数民族故事背景更改成现代主流社会。从某种程度上看,曾经流行的将少数民族元素奇观化、与主流文化对立起来的猎奇式表现方式,正在逐渐被消解。

猜你喜欢

接收者少数民族符号
基于SDN的组播安全机制
“+”“-”符号的由来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单粒子未知态的分级量子通信
变符号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
多用户MIMO系统基于消息块预编码的可信通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