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水质检测结果精确度的有效性提升

2017-03-28肖毕芳

山东工业技术 2017年4期
关键词:水质检测准确性稳定性

肖毕芳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水作为生命之源,人们的生活、生产都离不开水,人们对水的需求使得饮用水的安全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相关部门也只能通过水质检测结果去对水质进行控制,以此保障人们用水的安全,由此可见水质检测结果对水质的控制能起到关键作用。本文亦是在此背景下,通过分析在水质处理工作时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提高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与稳定性的方法。

关键词:水质检测;稳定性;准确性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4.003

1 水质检测概述

水质检测通常用来检测目标水域中的水体能否达到相关的标准与规定,在具体的检测过程中,被检测水体多数已被利用过,呈现出不同水质,不同水质的检测方法亦有所不同。

(1)水质检测指标分析。水质检测指标的用处在于区分水体的不同水质,因每种水质中相关的参数和标准都有所不同,依据这些标准和参数可以明确的把不同水质区分开,进而有针对性的选择使用何种检测方法。根据性质进行划分可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三种大类,每个大类中还可细分为多种小类,就拿饮用水来说,其指标更是高达一百多项,所以在观察分类时检测人员要有充足的耐心。

(2)水质检测技术分析。上面已对水质的指标进行了分析,指标的作用在于让检测人员找到相应的净化水质的方法和技术。常用的水质检测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等离子法、电化学法等,其中气相色谱法属于物理检测法,其他两个均为化学检测法。检测方法种类较多,但一般多使用化学检测方法。使用化学检测方法有一定的好处,就是该方法的使用范围较大,适宜检测多种水质,因此局限性较小,并且较其他方法操作起来更加简单,因而得到广泛使用[1]。

(3)水质检测的目的。水质检测主要就是检测水体中的污染物种类,亦或是来源,水体中包含的不同元素的含量以及浓度的变化趋势,通俗来讲就是,监控和分析水体内部元素含量的过程即为水质检测。水质检测的目的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宏观的综合指标,另一类是微观的指标。宏观指标指的是水的污浊度、水温、悬浮物等指标,微观指标指的是水体中有毒物质含量的指标,水质检测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保障水质安全,提供健康的饮用水,其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科学研究和保护自然。

2 导致检测结果误差的因素

在进行水质检测时常见的影响因素有:检测仪器、选用方法、操作规范、操作人员素质等四个方面[2]。首先对于检测方法的选用,因为自然界的水多数是处于流动状态,所以检测方法选用不当会造成检测结果准确度大大降低,就算是同时间段、同水域中取得的水体使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其检测结果也会有较大的出入,因此主要遵循的原则就是针对不同水质使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其次就是仪器的操作规范,多数有经验的检测人员会出现惰性心理从而马虎对待,造成结果误差。因此相关部门对此要严加管控,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而对于应付检测和数据造假的人员更要严格处罚。最后是检测仪器的因素,检测所用所有设施设备都要定期检查是否已到有效期,避免设备失效造成的数据误差。

3 提升精準度措施

(1)合理布局检测点。检测水源时首先要确定好监测点,先对目标水域进行侦查,通过分析目标水域中水体物质分布的不同,合理选择监测点;其次要使用专业仪器对当地水源分布进行标记,帮助检测人员了解当地的地质,水源监测是水质检测过程的第一步,只有走好第一步,后面才不会出错。

(2)使用新型检测设备。现今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水质检测方面的仪器也层出不穷,性能也更加完善,只要得到有效的使用即可发挥其作用,水质检测人员要时常关注这些新设备,多利用科学的手段提高检测精准度,提升检测的效率。

4 提升稳定性措施

(1)控制样本采集次数。检测水质时要控制对样本的采集频率,且要在规定的时间段采集,控制好采集的频率和量,个别特殊性的水域可以增加采集频率,直到采集到了符合检验要求的水质为止[3]。另外还可根据分布区域中水质的不同改变采集的频率,譬如饮用水的采集次数就要高于其他的水质,而其他污染严重的水质,要先对其污染成分进行划分后才可确定采集频率。在实际检测时要多使用科学的手段,尽量排除影响因素,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2)控制样本采集时间。水质检测时对样本的采集时间要严格把控,按照操作要求选择合适的时间,并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将该区域的详细资料整理归档。要科学设定水样采集时间,区分涨水期和枯水期,分别取样检测[4]。另外对于长期检测的区域,这些区域或许正在整治当中,对此需要建立长期的监测点,对其实行长期的监控。通过区分季节性的涨水期与枯水期,分别采样,避免集中采样导致的结果不稳定。

(3)合理化水质检测点。在上述的准备阶段中,首要的工作就是对水源的资料区分整理,依照不同水质进行分割检测,要进行水质检测首先就要设置好水质监测点,通过合理的设置水质监测点能够很大程度的提升最后结果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例如在对河流进行监控时,首先就要了解河流的相关参数,像深度、流量等,其次就是依照这些参数设置合适监测点,科学的控制点一般都要求在河岸的位置,选择河水表面的0.3-0.6m位置进行布控,其获得的结果稳定性较高。

5 结语

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环境带来了不小的损害,多数水资源都已被污染,而人们与水的关系又是密不可分的。水污染的问题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水质检测作为水质改善的基石,对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我国战略发展的基本要求,提升水质检测的精确度对日益减少的水资源进行管理和保护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力.常规水质检测方法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23).

[2]丁超,臧浩,李洋.提高水质检测准确性的措施探讨[J].广州化工,2015(14).

[3]李红红,黄美玲,钟杰玲.关于提高水质检测准确性及稳定性的方法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5(06).

[4]陈思宇.浅谈如何提高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稳定性[J].化工管理,2013(22).

猜你喜欢

水质检测准确性稳定性
CT诊断中心型肺癌的准确性及MRI补充诊断的意义
产前超声检查和磁共振成像对胎盘植入诊断的准确性评估
Task 1
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的电网稳定性预测
纳米级稳定性三型复合肥
非线性多率离散时间系统零动态的稳定性
任意切换下的连续非线性切换系统的输入—状态稳定性分析
微生物在水质监测中的作用和意义
试论如何提高水质检测的准确性及稳定性
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常规分析的若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