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乡土情结在记叙文写作中的有效表达

2017-03-28徐舒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情结记叙文乡土

徐舒

高中记叙文写作中,乡土题材是一个重要的着力点。乡土题材的记叙文,其关键之处又在于乡土情结的表达。根据笔者近年来的教学发现,学生在乡土情结的表达方面常常存在困难,因而建立有效的乡土情结表达策略就成为记述文教学中的研究重点。

一、记叙文写作中乡土情结的表达困境

在乡土题材的记叙文中,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表达困境,这是笔者在研究中首先面临的问题,也是寻找乡土情结在记叙文中有效表达的基础。研究发现,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学生的乡土情结处于缄默状态。当下的学生远离生活久矣,其对所生活的乡土往往缺少一种直接的体验,或者是即使有所体验,但这种体验也常常因为其它因素(如网络)的干扰,而处于缄默状态。这意味着乡土风情熏陶下的学生所形成的乡土情结更多的是一种隐性的認识,这种认识如果不能趋向显性,则难以成为作文素材;二是乡土情结与文字表达之间的断裂。乡土情结是一种情感认知,记叙文所需要的是文字表达,如果两者之间存在距离,那有效的表达就不可能成为现实。事实上当前高中学生本就害怕作文,在文字表达能力不佳的情况下,要将乡土情结表达得充分、细腻,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三是乡土情结难以做到言意共生。乡土情结的有效表达,追求的是言意共生,即通过细腻的描写充分表达出学生对乡土的情感,而这显然需要一定的积累与训练。

概括地说,乡土情结表达困境既与学生的生活因素有关,也与作文教学的外部因素有关。有效的表达策略的培养,应当从以上分析的三个方面进行。

二、记叙文中乡土情结的有效表达策略

有效表达首先意味着有表达的客体,对于记叙文中的乡土题材而言,首先需要的是学生对乡土产生情结。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可以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具有感知乡土形成情结的意识。笔者经由研究,发现有效的策略就是进行乡土题材内容的专题训练。笔者针对学生缺乏乡土情结的现状,组织了柯灵的《乡土情结》、刘亮程的《乡土》,以及以往收集的一些学生的优秀的乡土情结相关的作文,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联系生活,在联系生活中寻找能够为自己所感知的乡土情怀,并使之清晰化、具象化。这样的过程相当于一个原始积累的过程,其意义在于让学生在记叙文中有记有述,进而成文。

当学生的心中开始涌动乡土情结时,如何将这种情结写出来,这需要寻找另一个策略。考虑到记叙文的基本要求,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侧重于让学生进行六要素方面的训练,具体说就是让学生选择一个具体的事例,然后将故乡的风土人情蕴含其中,在对具体的时间、地点以及人物的叙述中书写自己的乡土情怀,以将自己的乡土情结用准确的文字写出来。这一策略的最大益处,就是学生在描写乡土情结的时候,不是空洞地构思并不存在的乡土情结,而是面对实实在在的事例,并在情感视角下去构建乡土情结,这样乡土情结就是事例记述驱动的产物——以乡土引出情结,以情结理解乡土。于是乡土情结在文中不仅清晰化了,而且具象化了。

要在记叙文中有效地表达出乡土情结,关键在于对“情结”的认识与把握。一篇好的乡土题材的记叙文,必定是以其对情结的描述而打动读者的,而这也就是言意共生的本义。其有效的教学策略应当是,以诗文典故点缀乡土之情结,也就是说让学生在对一些经典诗文中寻找描述乡土情结的灵感,实践表明,这是一条有用的策略,其好处就在于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大多数学生形成较好的乡土情结认识。比如说以王维的《杂诗》、刘皂的《渡桑乾》等,让学生在对诗的解读中理解乡土情结是如何通过精练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这种教学方式看似与第一策略相同,其实却有着本质区别:诗文经典都是高度凝练的语言,非有丰厚的乡土积淀不能理解。因此前者是为奠基,而此处的诗文典故,对学生的乡土情怀却有着点石成金的作用。经由诗文典故的催化,乡土生活中的情感才能上升为情结,从而成为凝聚在学生心中永远的记忆。

三、乡土情结的有效表达贵在切身体验

乡土情结归根到底是当事人对乡土的一种基于情感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又来自于情感体验。没有切实的体验,那对乡土风情是难以产生真正的情结的。因此,对乡土生活的切身体验是乡土情结的唯一源泉。

只是在这种体验中,需要通过外力的催化,才能让无意识的体验生成有意识的经验。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从体验到情结的最好的催化剂就是“读”。这点看起来不是一个新策略,因为以读促写从来就是作文教学的重要思路之一,但是笔者仍然要强调读对于激活学生乡土情结的作用。记叙文中写乡土情结,并不强调过多的抒情,但亦不是平铺直叙,而是强调将乡土情结这种浓郁的情感隐藏在沉稳的文字之后,这种文字把握能力,非多读不能成也。当然,这里强调的是带有思考的读,在读乡土题材的文章中思考自己的生活,以挖掘深埋在生活理性背后的生活感性,这是乡土情结得以在记叙文中有效表达的真正源泉。

总之,高中记叙文写作中,要有效地表达出乡土情结,前提是学生对乡土风情有情结,且能以文记之,而在其中且读且思是永远有效的催化剂。

[作者通联:江苏如皋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情结记叙文乡土
记叙文阅读专练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如何写好记叙文
乡土中国
告别“GDP情结”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难舍难分的情结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