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作文过程”视角的批判与重构

2017-03-28佘蜀强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波澜课例术语

佘蜀强

一、当下“产生波澜的方法”的教学状态

(一)“产生波澜的方法”的教学知识呈现

笔者撷取10余篇重点相关文献,勾勒出当下关于记叙文“产生波澜的方法”的教学知识轮廓(见下页表)。

表中,出现频率较多的是:“突转(陡转、蓄势突发、翻转)”“悬念”“误会”“抑扬”“巧合”等五种方法。整体而言:大同小异,名目繁多。

(二)“产生波澜的方法”的教学策略呈现

我们关注一个课例——孙爱霞老师《<写事要有点波澜>教学实录》(《语文建设》2007年第11期)。此课例主要包含两个环节:

1.体会叙事时波澜起伏的效果。教师播放《人猿泰山》的片段并展示唐伯虎的题诗《蟠桃献寿》,让学生感受波澜起伏。

2.了解兴波澜、生变化的方法。此部分中,教师以《我的叔叔于勒》《驿路梨花》两例文,引导学生学习兴波澜、生变化的主要方法:翻转法、巧合法;(从《我的叔叔于勒》得出)误会法、悬念法。(从《驿路梨花》中得出)

这个课例是教授记叙文“产生波澜的方法”的典型案例,在一线教学中颇具代表性。

二、对当下“产生波澜的方法”的教学状态的批判

(一)方法命名:基于概念术语的反思

首先,上述“设置波澜的方法名目”清单中存在着“漏项与交叉”的问题。实际上,清单中的“突转”这一概念术语还有一个近亲兄弟——“发现”。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曾提及:“‘发现,如字义所表示,指从不知到知的转变,使那些处顺境或逆境的人物发现他们和对方有亲属关系或仇敌关系。‘发现如与‘突转同时出现(例如《俄狄浦斯王》剧中的‘发现),为最好的发现。”显然,如果要让“产生波澜的方法”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系统的话,“发现”应该是不可或缺的。另外,很多带有“悬念”的文章中交叠有“突转”“抑扬”“巧合”等方法。平时,我们只要在阅读带有“波澜”情节的文章时,稍加留意便可得知。

其次,如果我们承认作文、作文教学属于专业领域的话,那么,从深层角度而言,这些“产生波澜的方法”应属于术语范畴。“通过语音或文字来表达或限定专业概念的约定性符号,叫作术语。”(冯志伟《现代术语学引论》)。术语的标准化原则有:“(1)术语标准化先于技术标准化;(2)术语标准化应以语言简练为目的;(3)术语标准化必须是灵活的;(4)术语标准化要以集体工作的方式进行。”(冯志伟《现代术语学引论》)。现有中学教学实情,显然距术语标准化相去甚远。冯志伟教授说:“没有术语,就没有知识”。然而,当下中学语文记叙文中关于“波澜”方法的研究,在诸多方面存有很大的困弊与未知。这给我们的教学研究带来了不小的焦灼与期望。

(二)作文教学:基于作文过程的反思

“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属于现代认知心理学范畴中的概念。所谓“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和“怎么样”的知识。具化于孙老师的课例中,便是关于“波澜是什么”“产生波澜的方法有哪些”等教学内容。所谓“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具化到记叙文“产生波澜的方法”这个知识点上,便是:教师该怎样让学生从操作层面去感触并掌握这些方法。获得有效的程序性知识是提升作文能力的关键。然而,在目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有价值的“程序性知识”的具体呈现却很少,或者说一直困于“被遮蔽”的状态。这种“被遮蔽”的状态,就上述课例而言,可能源于学生作文基础、心理感悟力的优良:教师从陈述性知识教授的角度,呈现、展示、讲授“产生波澜的方法”之后,学生便能从心理积极进行有效地转化并具体为文字形式,效果还挺不错。可以说,在现实中的很多学生那里,课例中的那种“被遮蔽”的部分,恰是他们所亟缺的。

一线作文教学中,很多学生能够轻松了解并熟悉很多“产生波澜的方法”的名目,也能识别出一些范文中所具体使用的“产生波澜的方法”。但是,一旦涉及动笔作文,他们就会遭遇重大的困厄。显然,这种困厄的出现,从知识层面而言,那是程序性知识缺失带来的必然恶果;另外,正如江苏特级教师沈寿鸿所言:“平心而论,我们的绝大多数的作文课还是有一定的作文過程指导的,只不过这种指导大都是粗放的、笼统的、空泛的,学生不得要领,难以掌握,这样的指导等于没有指导”,从作文流程而论,这种困厄是师生对作文过程的冷漠、甚至是忽视所带来的必然窘况。

三、对当下“产生波澜的方法”的教学状态的重构

(一)冲突:波澜内理的重视

《尔雅·释水》:“大波为澜,小波为沦,直波为径。”“波澜”指大波浪。那么,能够引发“波澜”的事物有哪些呢?“风”“地势”以及“水的自身”等。于静水而言,这些事物便是一种动因、一种对立、一种冲突。冲突是叙事性文学作品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美国作家詹姆斯·斯科特·贝尔在《冲突与悬念——小说创作的要素》书中说:“冲突早已被公认为是故事的引擎。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性。”显然,理解“波澜”的难点在于:如何设置让静水产生波澜的要素“风”“地势”等内容?具体到作文中便是:如何在记叙过程中设置冲突?但是,光有冲突也是不行的,贝尔在书中继续说到:“悬念源自冲突。小说首先要建立一个核心的冲突。”这里涉及到“悬念”问题。有学者指出,“要知道如何才能激起读者的揣度和急切等待的心情,或使读者的兴趣有增无减,就必须懂得并善于利用人类的三种心理特征:好奇心、同情心和正义感。”笔者结合众多文学作品以及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发现并总结出了“时、空;隐、显,真、假”的六字“兴波”要诀,下面仍以前面提及的小说《鞋》来说明。

小说的首段是典型的“时空关系”“冲突”。“一天,两天,一个月过去了……”。按常理,取鞋的间隔比较短,但令鞋匠不解的是:为什么很久之后,他还没见着取鞋人?这就是因时空的隔阂而带来的对人物心理的冲突。其次,便是作者在行文之前,在人物的“身份”或者行动“动机”上设置出“显”与“隐”的不同维度,然后,有意识地将真身份、真动机“隐藏”于文面下,将假身份或者假动机“显露”于文面上,实现双线或者多线重叠:作者隐藏了“瘦瘦的军人”的“真实”意图,而将“假意”的动机,叙于文面,引读者误入虚假,最终于文末,通过“他”的语言将“真相”公之于众,让人恍然大悟。

概言之,记叙文“产生波澜的方法”的要诀是“时、空;隐、显,真、假”六字。其中,“时、空”属于设置“冲突”的思维路径。“隐、显,真、假”属于安排“情节”的具体策略。一般而言,记叙文欲想在“情节”上让读者产生“好奇心、同情心和正义感”,我们可从人物的“身份、关系”,做事的“动机、结果”,物件的“属性”等方面具体考虑。例如,上述例文中,《鞋》实际上隐藏了那位军人真实的“身份”——残疾。

不可否认,任何一篇带有波澜的文章中,少不了“冲突”。“冲突”一般可分为两类——“背景冲突”“动力冲突”。一般而言,背景冲突的设置是为了让文中的情感更加别致,可能是深刻、可能是委婉……;动力冲突的设置是为了推动情节发展。“情节”上的“隐、显,真、假”设置,主要是为了让情节更加曲折引人。“冲突”与“情节”的相关设置,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为了将问题明晰化,笔者以“三步六诀”思维导图的形式将上面的“兴波要诀”呈现。

关于“三步六诀”兴波导图的认识与运用应注意以下内容:

1.“三步”指 “填——连——组”。“填”指学生运用想象、联想能力完成“背景(主要是背景冲突)”“人”“事”“物”四项及其分项的填写。在“人”“事”“物”三项的分项填写中,学生可从“人的身份、关系”“做事的动机、结果”“物件的属性”等方面,以非常规的角度想象、联想。“连”指将填好的分项内容,用虚线有选择地(主要从有波澜价值的角度考虑)连接至最后的大空格中去。“组”便是将选择出的“背景”“人”“事”“物”分项内容组合成一个概要且具有波澜情节的故事。

“六诀”指的是设置“背景”以及“组合”故事之时,需用到的六个思考方向(維度)的字词“时、空;隐、显,真、假”。背景的设置,可以沿着“时、空”两个维度进行想象、联想;“人”“事”“物”细化的分项内容的组合,需要沿着“将真的内容先暂隐藏起来,将假的内容先行显露”的思路进行,然后随着叙述的深入,慢慢展现出“人”“事”“物”之间或者个体的真实面目。

2.图中圆形及黑体字内容为固有部分,而方格楷体字内容需要学生发挥想象、联想填写,因而,在实践操作中,需要将楷体字内容删除。“人”“事”“物”三项内容中,至少选择两项(建议为“人+事”“人+物”的搭配),“背景”至少选择“时”或“空”中的一项。“背景”“人”“事”“物”四个项目中的分项可由2个拓展成3个、4个……

(二)课例:知识实践的呈现

笔者曾以“三步六诀”兴波导图为载体,进行过记叙文“产生波澜的方法”的课堂实践。下面,是课堂对话的节选。

师:我们以“一个小孩和大人打篮球”为例,进行“波澜设置”。我先引领大家做一个示范。请先从“小孩和大人”的关系上考虑一下,有哪些可能?

生:可能是父子关系。

师:如果从非常规的角度考虑呢?

生(笑):陌生人。陌生人一般不会在一起打篮球。

师:父子关系中如果加入一些陌生的成分,大家会想到二人可能是什么关系?

(众生陷入思考)

生:养父子关系,从陌生人到熟悉人。

师:嗯。养父子关系就比一般意义上的父子关系要独特一些。那就请在“人”的第一个空格中填入“养父子关系”。下面,请同学们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能力,尽量从非常规角度,将表格中“人”“事”“物”所属的空格填写完整。

(20多分钟后,学生们通过努力,完成了表格内容。)

师:我们来看看下面一位同学填写的表格。

师:由这个表格内容,我们有可能在最下方的空格中编制出怎样的故事呢?

生:傍晚时分,一对父子在废弃的操场上打篮球,父亲的陪伴主要是为了完成儿子的一桩心愿:为锻炼身体而打篮球。

师:我们把“父子”的关系明确为“养父子”,那么儿子心中当运动员的“梦想”,可能是为了谁?

生:自己。

生:还有可能是亲生父亲。

师:说不定他的亲生父亲就是一位——

生:篮球运动员。

师:好。那我们该怎样安排故事的情节呢?开头需要隐藏什么?

生:二人的真实关系。

师:那又该显露出什么呢?

生:写二人关系亲密,如同亲父子。然后,在文末揭示二人的真实关系。

如此,一个充满“波澜”的故事就呈现出来了:傍晚时分,一对父子在废弃的操场上(背景)打篮球,父亲的陪伴主要是为了完成儿子的一桩心愿(动机):为亲生父亲(关系)实现梦想——成为一名职业篮球运动员。如果我们将孩子的身份设定为“残疾人”的话,先将其真实性隐藏,随着故事的深入叙述,慢慢显露出来。那么,这个故事又会新生“波澜”——由父子情深变为励志激奋。故事的背景沿着“时”(傍晚时分)“空”(废弃的操场)两个维度构成了冲突。这些背景冲突进一步将“父子情”“励志意”别致化:无论多少苦难险阻,都不能阻挡这份父子情深、励志拼搏精神传递。

“三步六诀”兴波法是我们教学记叙虚构的一种有效训练手段。它的主要适用范围是:训练学生通过想象、联想力去编构带有一定波澜可能的故事、事件的能力。无论是从应试中的“作文发展等级”角度而言,还是从着眼学生今后常态化写作的角度而言,这样的基于“写作过程”观照的写作训练颇有裨益。

[本文系四川省资阳市2016年普教重点课题“高中语文作文生态教学实践研究”阶段成果]

[作者通联:四川乐至中学]

猜你喜欢

波澜课例术语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Response of the North Pacific Oscillation to global warming in the models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课例
一石千层浪 思维起波澜
只是“看起来很美”——由课例《蒹葭》引发的反思
有感于几个术语的定名与应用
从术语学基本模型的演变看术语学的发展趋势
大陆援台物资遇波澜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