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与粮食价格的关系研究
2017-03-28王大为蒋和平
王大为 蒋和平
摘 要运用1991~2014年我国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与粮食价格的相关数据,使用VAR模型对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与粮食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粮食购销变动与价格变动之间不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粮食购销变动在短期内对自身和价格变动具有冲击效应,粮食价格变动在短期内对自身和粮食购销变动也具有冲击效应,但随着作用期数的增加,冲击效应逐渐减弱并无限趋近于零。这意味着,在长期不能通过对粮食购销的调整来实现对粮食价格的调整,同样也不能通过对粮食价格的调整来实现对粮食购销的调整;但在短期内能够通过对粮食价格的调整实现对价格自身及粮食购销的调整,同样能够通过对粮食购销的调整来实现对自身及粮食价格的调整。
关键词粮食价格;粮食购销;国有粮食企业
[中图分类号]F324;F3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7)03-0035-07
粮食作为一种基础产品和生活必需品,其价格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各国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也一直为国内外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所关注。粮食价格的变动不仅关系到粮食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影响低收入者的粮食可获得性,也会使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变得不稳定,伤害其种粮积极性。同时,粮食价格的变动会将这种变动传导至以粮食作为生产投入品的其他产业,对各种产品的比价关系及其变动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国有粮食企业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实施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在稳定粮食市场供应和粮食价格中发挥主导作用,可以说,国有粮食企业是国家进行粮食储备和价格调控的直接手段和工具,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首要方法和途径。在粮食市场化的新形势下,国有粮食企业要继续承担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市场供应、稳定粮食价格、执行国家粮食政策的任务,研究我国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与粮食价格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掌握我国粮食价格变动、明确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目标、确定我国粮食宏观调控关键点、有针对性的进行粮食调控,对协调我国粮食生产、流通、储备、贸易,对我国粮食价格稳定,对就粮食安全问题进行重大的粮食决策或政策调整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一、文献简述
多年来,许多学者对粮食价格与粮食调控问题进行了研究,但对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与粮食价格关系的研究较少。Chambers(1996)[1]在研究中指出,国际粮食价格变动的加剧是由于各国实施粮食调控政策对粮食市场进行干预的结果。Brian(2001)[2]在研究中指出,粮食市场中的资源配置只有在国家粮食政策的干预下才能有效的实施,才能切实有效地解决落后国家的粮食价格稳定问题。Colin(2006)[3]在研究中指出,国家实施粮食调控政策对粮食市场进行干预,能够解决粮食供给和粮食需求失衡的问题,从而稳定粮食价格的变动。刘维(2007)[4]在研究中指出,国有粮食企业要明确战略目标、做好生产经营活动,这样才能保证其经营目标的实现,保障国家粮食政策的实施。Adam(2012)[5]在研究中指出,非洲的多数政府采用粮食储备和粮食贸易等政策来稳定粮食主要产品的价格。苏丹的粮食战略储备公司在粮食价格稳定和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蔺晓强和黄菊(2013)[6]在研究中指出,国有粮食企业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平抑粮食价格上的作用不可忽视。Christophe(2013)[7]使用理性预期储备模型对自给自足发展中国家的最优粮食价格稳定政策进行设计,指出政府应采用公共储备和相机的补贴、税收政策来稳定粮食价格。李国祥(2014)[8]、马玉荣等(2014)[9]指出,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职能来保障粮食安全、平抑粮食价格,认为要以全球化为背景建立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改革现有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粮食流通体制,促进本国粮食企业的发展和完善。综上所述,我国粮食价格与粮食调控政策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而国有粮食企业是我国实施粮食调控的直接手段和工具,是粮食调控政策实施的重要载体,由此可见,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与粮食价格变动之间也必然存在某种联系。本文将从政府管理的角度出发,研究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变动与粮食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
二、描述性分析
(一)粮食购销变动分析
粮食购销变动取决于当年国有粮食企业粮食收购量和粮食销售量,本文认为粮食购销差与国有粮食企业粮食收购量和粮食销售量的关系应该是:粮食购销差=粮食收购量-粮食销售量。国有粮食企业粮食收购量、销售量、购销差情况见图1。
如图1所示,从整体上看,在1991~2014年期间,我国国有粮食企业的粮食收购量和销售量呈现上涨趋势,粮食购销差在年度间的波动非常明显。
(二)粮食价格变动分析
粮食价格变动以社会商品零售价格计算得到的粮食零售价格变动率来表示,粮食价格及价格变动情况见图2。
从粮食价格及价格变动走势图(见图2)可以看出,在1991~2014年期间,我国粮食价格变化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1991~2000年为第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粮食价格先呈现上升趋势,后呈现下降趋势,粮食价格在1995年达到一个峰值75.1元,在2000年粮食价格出现最小值48.4元;2000年之后为第二个阶段,在这一阶段,粮食价格在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在1991~2014年期間,我国粮食价格变动明显,变动范围在-14.7%至65.9%之间。1994年,价格价格变动最大,达到65.9%。
(三)粮食购销变动与价格变动关系分析
从粮食价格变动与储备变动走势图(见图3)可以看出,在现实中的粮食价格变动与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变动二者之间在总体上呈现反向运行态势。粮食价格变动方向和变动大小反映出了粮食供给和需求相对力量的大小和变动方向,是对当期粮食供给和粮食需求缺口的反应和体现。而我国粮食价格主要受政策因素的影响。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是国家干预粮食市场的主要手段。可见,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变动与粮食价格变动之间存在某些联系。
三、实证分析
(一)模型建立与数据来源
从短期动态关系和长期均衡关系两个方面来分析时间变量间的相互关系以及随机扰动因素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冲击效果时,VAR模型是效果最好的计量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各种经济冲击对经济变量造成的影响。因此,本文运用VAR模型中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对1991~2014年我国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变动与粮食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剖析我国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变动与粮食价格变动的关系。
1.模型建立
本文选取我国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差变动量作为衡量我国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变动的指标变量GX(单位为万吨),选取粮食价格变动率作为衡量粮食价格变动的指标变量JG(单位为百分比)来构建包含GX与JG的无约束VAR模型,其数学模型可以表示为:
Xt=A1Xt-1+A2Xt-2+…+AnXt-P+ηt,X1t=■(1)
其中,Xt为为2×1阶内生变量,An为2×2阶系数矩阵,ηt为2×1阶随机误差列向量,P表示内生变量的滞后期。
2.数据来源
本文考察期设定为1991~2014年,用于分析的数据来源于对应年份的《中国粮食年鉴》。
(二)实证分析
1.单位根检验
为防止时间序列数据的时间趋势造成伪回归现象,在回归分析之前,本文利用Eviews8.0,采用ADF方法(Augmented Dickey-Fuller)来对变量粮食购销差和粮食价格变动进行平稳性检验。只有变量在N阶平稳的条件下,才能进行VAR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样本数据的检验结果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变量粮食购销差序列的ADF检验值都大于给出的1%、5%、10%显著水平的临界值,认为粮食购销差序列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具有时间趋势;变量粮食价格变动序列的ADF检验值大于给出的显著性水平1%、5%显著水平的临界值,小于给出的10%显著水平的临界值,认为粮食价格变动序列在1%、5%显著水平上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在10%显著水平上是平稳的时间序列;变量取一阶差分之后,粮食购销差一阶差分序列和粮食价格变动一阶差分序列的ADF检验值均小于1%、5%和10%的临界值,认为粮食购销差一阶差分序列和粮食价格变动一阶差分序列在1%、5%和10%显著性水平上是平稳的时间序列。
2.协整检验
ADF平稳性检验结果表明,粮食购销差和粮食价格变动是一阶单整变量,因此粮食购销差和粮食价格变动之间应该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根据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时间变量序列平稳与否都可以建立VAR模型,通过协整检验来验证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协整检验中,两个非平稳经济变量都被视为内生变量。本文采用VAR模型协整检验,检验过程采用CE中含有截矩项但不含确定性趋势项的方法,VAR系统协整检验结果见表2。
从表2中的粮食购销差与粮食价格变动协整检验结果可以看出,粮食购销差和粮食价格变动的迹统计量在1%、5%、10%顯著性水平上有11.52975<(19.93711,15.49471,13.42878)和1.804244<(6.634897,3.841466,2.705545);粮食购销差和粮食价格变动的最大特征值统计量在1%、5%、10%显著性水平上有9.725503<(18.52001,14.26460,12.29652)和1.804244<(6.634897,3.841466,2.705545)。粮食购销差和粮食价格变动的迹统计量和最大特征值统计量检验都表明在1%、5%、10%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存在协整关系”的原假设,即粮食购销差和粮食价格变动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这意味着在1991~2014年间,粮食购销差和粮食价格变动之间不存在一个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
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协整检验只能说明各个变量之间的长期关系和趋势,但它们彼此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因果关系的方向并不明确,为了明确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需要进一步对这些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从而进一步明确在短期内它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本文采用VAR系统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序列仍然采用CE中含有截矩项但不含确定性趋势项的方法的形式,检验结果见表3。
从表3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当最优滞后期选择确定时,粮食购销差变动不导致粮食价格变动,粮食价格变动不导致粮食购销差变动。这就意味着,在短期内,粮食购销差变动与粮食价格变动之间不存在相互关系。
4.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在检验VAR模型的稳定性后,使用脉冲响应函数来进一步分析粮食购销差与粮食价格变动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而研究其相互冲击的动态反应路径。脉冲响应如图4所示,其中,横轴表示滞后期,单位为年;实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虚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冲击响应的可能作用范围。
图4直观形象地给出了粮食购销差变动在粮食价格变动冲击下的脉冲响应,以及粮食价格变动在粮食购销差变动冲击下的脉冲响应。
从粮食购销差变动对粮食价格变动的脉冲响应曲线来看(即图4中右上角的图),当粮食价格水平受到冲击时,粮食购销差变动对粮食价格变动在第一期至第二期存在负向响应,期间响应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持续近两期时间。在第三期至第四期存在正向响应,期间响应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持续近两期时间。在第四期之后,粮食购销差变动对粮食价格变动的响应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趋于平稳,处于无限接近于零的平稳状态。由此可见,粮食购销差变动对粮食价格变动短期内先具有周期性的响应,而长期来看,粮食购销差变动对粮食价格变动无响应。这个结果与协整分析的结果比较吻合,即协整分析表明粮食购销差变动与粮食价格变动不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与格兰杰因果分析的结果是不吻合,说明粮食价格变动在短期内可能造成粮食购销差变动。
从粮食价格变动对粮食购销差变动的脉冲响应曲线来看(即图4中左下角的图),当粮食购销差变动受到冲击时,粮食价格变动对粮食购销差变动在第一期至第二期存在负向响应,期间响应逐渐减小,持续近两期时间。在第三期之后,粮食购销差变动对粮食价格变动的响应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趋于平稳,随后处于无限接近于零的平稳状态。由此可见,粮食价格变动对粮食购销差变动短期内先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响应,而长期来看,粮食价格变动对粮食购销差变动无响应。这个结果与协整分析的结果比较吻合,即协整分析表明粮食购销差变动与粮食价格变动不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与格兰杰因果分析的结果是不吻合,说明粮食购销差变动在短期内可能造成粮食价格变动。
从粮食购销差变动对自身的脉冲响应曲线来看(即图4中左上角的图),粮食购销差受自身偶然因素冲击时在第一期响应较大,粮食购销差变动对自身的响应为正向响应,持续近一期时间。在第二期至第三期,粮食购销差变动对自身的响应逐渐转变为负向响应,负向响应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持续近一期时间。在第三期,粮食购销差变动对自身的响应逐渐转变为正向响应,负向响应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在第四期之后,粮食购销差变动对自身的响应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小,并趋于平稳,随后处于无限接近于零的平稳状态。这表明粮食购销差变动在短期对自身变动存在响应,在长期无响应。
从粮食价格变动对自身的脉冲响应曲线来看(即图4中右下角的图),粮食价格受自身偶然因素冲击时在第一期响应较大,响应为正向响应,随后不断下降,持续近一期时间。在第二期和第三期,粮食价格变动对自身的响应逐渐转变为负向响应,负向响应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持续近两期时间。在第三期之后,粮食价格变动对自身的响应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趋于平稳,随后处于无限接近于零的平稳状态。这表明粮食价格变动在短期对自身变动存在响应,在长期无响应。
脉冲响应分析对粮食购销变动与粮食价格变动在短期内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很好的诠释,能够通过借鉴粮食购销变动与粮食价格变动之间的脉冲响应路径来指导现实中的粮食价格调控。
四、本文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我国粮食价格变动与粮食购销变动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在长期不能通过对粮食购销的调整来实现对粮食价格的调整,同样也不能通过对粮食价格的调整来实现对粮食购销的调整;但在短期内能够通过对粮食价格的调整实现对价格自身及粮食购销的调整,同样能够通过对粮食购销的调整来实现对自身及粮食价格的调整。
(二)政策建议
我国的粮食供给和需求始终处于一种紧平衡状态,为了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稳定粮食供给,平抑粮食价格,我国国有粮食企业承担了粮食调节的大部分任务。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有粮食企业在不断发展和改革,我国的经济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但国有粮食企业仍然在稳定市场供应和粮食价格中发挥主导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调控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做好如下工作。
首先,要明确国有企业粮食购销的目标。国有粮食企业的粮食购销有多重目标,既有调控的目的,又有经济方面的訴求,要做好取舍,不能混为一谈。粮食生产具有季节性、波动性、结构性、地域性和周期性等特征,粮食需求具有刚性、结构性等特征,国有粮食企业是国家从时间上、空间上调整粮食市场供给和需求余缺的主要工具。在通过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体系进行粮食调控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预期效果并没有达到,这与粮食企业购销多重目标性及目标间协调不充分有关,甚至出现目标错位问题。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粮食购销具有不同的具体目标,可以将其基本目标划分为粮食安全保障目标、平抑价格变动目标、收入稳定目标和正经济收益目标。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间,目标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冲突,需要进行取舍和协调,以实现其具体目标。在我国现阶段,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的基本目标是保障粮食安全,其具体目标是对粮食安全目标的分解。
其次,明确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市场中的角色,发挥好粮食购销在粮食市场上的调控作用。国有粮食企业能够在市场上产生巨大的正外部效应,能够保障粮食安全,平抑粮食市场价格,为国民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和其他各项改革推进提供稳定的环境,消除各行各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吃饭之忧,使整个社会能够集中精力的在各自领域搞建设。国有粮食企业作为粮食市场上的行为主体,是粮食市场发挥资源调控作用的载体,自负盈亏特性是市场行为主体的特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有效市场机制的内在要求,也是国有粮食企业作为企业组织属性首要的、最基本的职能。这就要求把国有粮食企业建立成真正的、独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自负盈亏的市场行为主体,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依靠竞争成长,并凭借其实力在确保粮食市场稳定中发挥特殊作用。
最后,对国有粮食企业进行制度创新和产业化经营。必须要有解决粮食资源合理配置和国有企业自身发展的制度创新,建立能够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协调粮食购销与粮食价格关系的运行机制,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对粮食进行合理购销,稳定粮食价格。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对国内粮食市场的剖析,国有粮食企业应从不同的实际出发来保障粮食安全。国有粮食企业通过粮食购销来完成其在粮食市场上的资源配置作用的基础上,要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即要推进粮食的深加工,又要发展粮油产业,推进粮食加工的相关产业发展。加强粮食产业中龙头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的建设,并能使其适应市场化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快粮食产业化经营,向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两个方向发展,形成科学有效的粮食产业链,提高粮食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Chambers, M.J., Bailey. A theory of commodity price fluctuations[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6,104(5):924-957.
[2] Brian, D., Wright. International grain reserves and other instruments to address in grain markets[J]. The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 2012,27:222-260.
[3] Colin Poulton, Jonathan Kydd, Steve Wiggins, and Doward. State intervention for food price stabilization in Africa: Can it work? [J]. Food Policy, 2006,31:342-356.
[4] 刘维.深化改革推进重组适应竞争——国有粮食企业改革重组和资本运作思考[J].粮食论坛,2007(7):19-21.
[5] Adam, E., Ahmed, Sawsan, M., Abdelsalam, Khalid, H.A. Siddig. Do grain reserves necessarily contribute to prices stability and food security in Sudan? An assessment[J]. Journal of the Saudi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2,11:143-148.
[6] 蔺晓强,黄菊.大型骨干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战略研究[J].企业导报,2013(6):182.
[7] Christophe Gouel and Sebastien Jean. Optimal food price stabilization in a small open developing Country[J]. 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2013,8:1-30.
[8] 李國祥.2020年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及其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程度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4(5):4-12.
[9] 马玉荣,吴思,王艺璇.众议中国粮食与食品安全——中国粮食与食品安全战略峰会综述[J].中国经济报告,2014(12):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