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需庆祝

2017-03-28

NBA特刊 2017年18期
关键词:道奇巴克布朗

在体育比赛中,击掌庆祝和球员跳起撞肩的场面往往能掀起观众席上的一阵尖叫,可你知道这种激情庆祝方式的起源是哪里吗?现在,我们经过详尽的调查研究,终于找出了关于“击掌”起源的几种说法,并将其奉献给读者们。在没有NBA比赛的日子里,让大家还能回忆起那些激情场面,同时也希望大家凭借自己的判断,找出事情的真相。

球场上的隐形符号

当我第一次给拉蒙特·斯莱茨(Lamont Sleets)打电话之前,我只知道一点关于他的事情:他是一个住在开曼群岛的中年人,1979-1984年之间曾在莫雷大学效力。可能你会说,这种经历并没什么值得炫耀的,可我还要告诉你一件关于他的事情——他发明了美国体育史上最有感染力的庆祝动作,这种动作还出现在今日美国人的生活中的每一幕,甚至流传到了全世界。

我给斯莱茨打那个电话,是因为我想跟他聊聊关于他发明的“击掌庆祝”动作的事。我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是在2007年一篇关于“全国击掌日”的文章中——有一些人提出建议,应该把每年4月的第三个礼拜六定为假日,以纪念这个世界上最流行的庆祝动作。

很显然,斯莱茨并不想跟“击掌日”的创始人接触,他说这是因为自己其实并不是“击掌庆祝”的真正发明者——他的父亲老斯莱茨在第五步兵团一营服军役的时候,部队的绰号就叫“老五”。在斯莱茨小时候,“老五”的老兵们常常在他家聚会,在离开时,他们常常会在门口告别,五指张开、手掌相击,有时候嘴里还会小声咕哝:“FIVE!”每当这时候,小斯莱茨就会举起自己的小手,高高跳起去击打那些比他大得多的粗糙手掌,用稚嫩的声音大喊:“嗨,给我五!”当他到莫雷大学打球时,他把这种庆祝的方式教给了队友,而当他们到客场比赛时,客队也开始模仿这种方式庆祝,再将它不断地延伸到别处。就这样,“Give me five”成了街知巷闻、老幼皆宜的庆祝方式,而拉蒙特·斯莱茨则成了它的发明者和推广者。

“Low five”是相对于“High five”的一种击掌方式,它起源于二战时期,是一种非洲与美国风俗混合的礼仪,它可能是我们经常在球场上看到的那种手掌举过头顶击掌的雏形。可真正关于“击掌庆祝”由来的传说却数不胜数,甚至连“魔术师”约翰逊都曾在言谈中透露,其实是自己在密歇根大学打球的时候发明了这种庆祝方式。还有一种说法是击掌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女子排球比赛中。但在互联网上流传最广的说法,还是斯莱茨的故事。而且在美国本土的报纸、杂志等媒体的宣传下,“High five”和斯莱茨成为了一段传奇。

当斯莱茨接到我的电话采访要求时,他的声音听起来很厌烦,他说自己正在去工作的路上,并且答应我会在下午四点半下班以后给我回电话,可在我眼巴巴地盼着他回电话的时候,他却放了我的鸽子。在之后的一个礼拜里,我又给他打了十多遍电话,可依然无人接听,我给他的语音信箱留言,给他发短信,都没得到回应。于是,我只能从过去的报纸和那些知道他事迹的人那里了解他的事情,渐渐地,我印象中的斯莱茨成为了一团难解的谜。

“他是个喜欢安静的人”,这是斯莱茨在莫雷大学的教练罗恩·格林对他的印象。格林还对我说,他对“击掌庆祝”这件事的印象已经很模糊了,他也说不准关于斯莱茨的传说是不是真的。但爱明纳斯高中的老家伙们告诉我,这种由斯莱茨带动的、例行公事般的庆祝动作已经成了高中篮球场上无形的标志。爱明纳斯高中的校长史蒂夫·弗洛梅耶尔告诉我,在四年前,爱明纳斯高中入选篮球名人堂时,每个人都想在入选典礼上亲口问问斯莱茨,“击掌庆祝”到底是不是他发明的,可他却没出现在那次典礼上。弗洛梅耶尔还告诉我一件事——几年前,学校为斯莱茨的球衣举行了退役仪式,可就在不久之后,挂在球馆墙壁上的那件球衣却神秘地失踪了。

最后,我找到了“击掌日”的创始者——喜剧作家康纳·拉斯托卡和被《吉米·坎梅尔现场秀》评为“全美国最懒的人”的格雷格·哈雷尔,想从他们口中探听一些端倪。在用一席嘘寒问暖的场面话卸下了他们的警惕后,我突然袭击般地问道:“关于斯莱茨的故事到底是真是假?”

“天哪!”哈雷尔感到很惊奇:“兄弟,你是第一个问我这个问题的人。”

他们对我说出了整件事情的始末:这其实是个骗局,是一场秀。他们编造了整个故事,随便找了一个大学,找了一个球员来担当这故事的主角。“我们只是找了一个人,编造了一个关于他父亲的故事,”拉斯托卡说。

我总算明白了,为什么斯莱茨总是不接我的电话。

人生的击掌

如果说,这个恶作剧有个受害者的话,那肯定是格伦·巴克,上世纪70年代效力于洛杉矶道奇队的一位年轻外野手。由于拥有出众的身体素质和惊人的二头肌,他拥有了一个绰号:金刚。

在斯莱茨的故事被社会普遍认知之前,巴克才是人们口中的“击掌发明者”,有种说法是他在1977年10月2日,在道奇队主场的四万六千名球迷面前,与队友上演了这种庆祝胜利的方式。

那是常规赛的最后一天,道奇队的左外野手达斯蒂·贝克在对太空人队的比赛中打出了一记全垒打。这是贝克的第30个全垒打,这也使道奇成为了美国职棒历史上第一支拥有四位明星击打手的球队——他们是贝克、罗恩·赛、史蒂夫·加维和雷吉·史密斯。这记本垒打也将道奇队直接送入了季后赛,站在三垒上的巴克满怀欣喜地看着击出本垒打的贝克朝自己跑过来,他将右手高高举起,欢迎这位本队的英雄。但贝克却不理解自己的队友在做什么,但是飙高的肾上腺素使他做出了本能的反应——伸出右手,用力地击向了队友高举的手掌。现年62岁,在红袜队担任管理职务的贝克依然清晰地记得那时的情景:“他(巴克)高举着一只手,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于是我在到达三垒的时候也用力地拍了一下他的手,就像现在的人习惯做的那样。”

接下来,巴克开始了自己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次成功上垒得分,当他跑回本垒时,早到一步的贝克也高举着手掌在那里等待着他,于是,巴克也兴奋地和队友完成了一次击掌,在这之后,击掌这个动作便成为了幸运的象征,也传遍了全世界。可惜的是,专门研究道奇队历史的马克·兰吉尔的多方查找,也没能找到这场没有进行电视转播的比赛的录像。

如此看来,“击掌庆祝”其实是巴克的性格中衍生出的自然产物。这个充满领袖气质的奥克兰人在那个赛季是一位24岁的“大龄新秀”,在加入MLB的第一年,他就成为了道奇队的领袖。他会根据记忆模仿理查德·普莱尔(美国上世纪40年代著名喜剧明星),还会模仿道奇队的老板汤米·拉苏达蹒跚的脚步在球队休息区前走来走去,逗得全场观众捧腹大笑。著名经纪人阿卜杜尔-加利尔·阿尔-哈基姆曾说巴克是个“开心果,天生的社交家。”阿尔-哈基姆是巴克的儿时好友,他觉得,如果说巴克发明了“击掌庆祝”,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巴克是一名同性恋。1980年退役后,他成为了职业体育中第一个直承自己性取向的人。其实,即便他在打球时掩盖自己的性取向,但关于他是同性恋的流言一直甚嚣尘上。在2010年的一部关于巴克的纪录片中,他亲口透露,为了掩饰自己的同性恋身份,他在1977年结了婚,而不惜一切想帮助他掩饰真相的道奇队经理坎帕尼斯当时给他包了一个七万五千美元的红包。但据巴克的一位朋友透露,他本人对此并不领情,却认为,这笔交易完全是由于他的性取向,而道奇队当时的阵容中究竟有多少同性恋,谁也说不清楚。就像来到这里的南斯曾说:“在道奇队,我本来可以大展拳脚,可却没有队友想要帮助我。在更衣室里,到处都是我看不懂的关系,我觉得大家看我的眼神都很奇怪,即使我跟拉苏达相处得很好,但是在球场上我始终没能得到什么机会。”他甚至曾经对坎帕尼斯说过:“你就像个娘们儿。”

很多流言称,巴克的同性恋对象,正是道奇队老板汤米·拉苏达的儿子,斯庞基·拉苏达。斯庞基是个年轻的社交名流,他经常出现在好莱坞的各种上流社会的聚会中,在那里,他抽着高级的雪茄、喝着名酒。1992年,GQ杂志为他做了一篇人物报道,报道中影射了他的同性恋身份,但他的父亲汤米却坚决否认这一点。报道出来的时候,斯庞基其实已经不在人世,官方的说法是他在1991年死于肺炎,但GQ的看法却是他实际上死于艾滋病并发症。但汤米对这篇报道感到愤怒:“我儿子不是同性恋!从来都不是!”他对GQ说,可他也并没有采取什么法律手段来维护儿子的名誉,这不由得让人浮想联翩。

巴克和斯庞基的关系并未被公诸于众,这也引起了众多猜测。巴克的姐姐卢达坚持说两个人其实只是关系很好的密友。在巴克1995年出版的自传中,他也语焉不详地表示,自己和斯庞基的关系其实“脱离了本性”。“这是我自己的事情。”巴克写道。他还在自传中解释说由于老拉苏达对同性恋的抗拒,让他对斯庞基产生了一丝同情。巴克还说,他和斯庞基曾经想过跟老拉苏达摊牌,但就在敲响他房间门的前一刻,两个人都退缩了。

无论他的性取向是什么,都不会对巴克伟大的职业生涯产生影响。可是他和斯庞基的关系却让老拉苏达对他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变。这位和蔼可亲的球队老板不会再到球员休息区鼓励巴克,也不再允许他在那里模仿自己,他甚至认真地考虑将巴克送走。“格伦(巴克)非常敬爱汤米·拉苏达,”巴克的姐姐说,“他们之间的别扭,就像是父子之间发生了一次不可挽救的矛盾一样。”1978年,道奇队突然将巴克送到了MLB最没有前途的奥克兰,洛杉矶的专栏作家们为此痛骂道奇队。在道奇队的更衣室中,甚至有人为巴克的离去痛哭流涕。

但公平地说,当时与巴克交换的南斯是奥克兰的当家球星,是MLB最出色的外野手,而巴克当时却未能完全展现自己的潜力,这也是道奇总经理坎帕尼斯对外界的说辞之一。但是巴克和他的几个队友

在经过了1978和1979两年的低潮期后,1980年,奥克兰的总经理换成了比利·马丁,不得志的巴克看到了自己重新崛起的希望,他找到马丁,想跟他谈谈球队的未来大计。可同性恋的传言已经传遍了奥克兰,马丁只是淡淡地扔下一句:“同性恋!”就再也不理巴克,这种气氛也感染了全队,队友们一如既往地疏远他,以前在洛杉矶习惯了核心位置的巴克,在奥克兰就像瘸了一条腿的独狼。与此同时,巴克还忍受着膝伤的折磨,1980年,他只打了25场比赛,就突然宣布退役,结束了自己短暂的职业生涯。

退役时,巴克只有27岁,正值职业运动员的黄金年龄,“这是我人生中唯一放弃的东西。”巴克的退役宣言令人唏嘘。

退役后的巴克起初无所事事地整天在旧金山卡斯特罗区游荡,后来他成为当地同性恋棒球联盟的球星,并且带队参加了世界同性恋棒球联盟的系列赛。“我通过打球赚了许多钱,但生活却毫无乐趣。”巴克谈起自己的职业生涯时如是说,“现在,我赚不到钱,但是很充实。”他在卡斯特罗认识的朋友杰克·麦克格文说:“巴克是我们的英雄,我们想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们以他为荣。”

在卡斯特罗,巴克依然延续着他在打球时的习惯——有时候,他会开着一辆敞篷车来到一个名叫“钟摆俱乐部”的同性恋酒吧门前,停住车跟每一个过往的行人击掌。1982年,《体育内幕》杂志发表了一篇名为《一个道奇同性恋的两种人生》的文章,作者是一位叫做迈克尔·史密斯的同性恋激进分子,在文章中,“击掌庆祝”这个动作被描述为“同性恋的胜利宣言”。在文章中,史密斯提到了巴克本应辉煌却夭折的职业生涯,将其形容为“高举过头顶的双手相击,碰撞出辉煌的火花”。

那时候的巴克正在同毒品斗争,1987年,戒毒成功的他在横穿马路时被车撞到,这次车祸毁掉了他的右腿,也毁掉了他的运动神经。不能再继续打球的巴克失业了,生活没有着落的他甚至曾经因盗窃被判入狱。1993年,他被查出感染了艾滋病毒,同年的5月30日去世。1995年,一篇巴克在病中写的日记被公诸于众,这时人们才知道,这位“击掌庆祝”的发明者在自己人生的末期,只能“勉强地抬起手了”。

在巴克的人生缓缓坠落之时,他发明的“击掌庆祝”却疯狂地蔓延到世界的各个角落。1980年,道奇队发售了一款印有两只手掌相击的“High Five”T恤,在促销的海报上,写着“向1980致敬,向本垒打致敬。”

不只在洛杉矶,“击掌”的习惯传遍了职业体育联盟。1981年,加拿大的《麦克林》杂志第一次以专栏文章的形式描写了“击掌庆祝”,称其为“一个打出本垒打的黑人发明的”。这下子球员们在庆祝得分时,总算有些激励人心的动作可以做了,而不是像那些“老派的英国绅士吃午餐”一样严肃而死板。”

巴克的好友阿尔·哈基姆也说:“击掌解放了所有人,这是对你出色表现的一种认可。”不只在体育运动中,如果你的孩子顺利地拼出一个单词,或者你的属下做了一次出色的PPT讲解,你都可以用这种方式给他们鼓励。如果从这种意义上看,巴克的“发明”不单单是对MLB作出了贡献,他还让人们压抑已久的个人主义表达方式得到了释放,甚至将美国社会的各个不同阶层联系了起来。

巴克的姐姐说,巴克本人对“击掌庆祝”的流行也感到很高兴,“现在当你的人生发生了什么美妙的事,你总会跟家人或朋友击掌庆祝,所以,我叫它‘人生的击掌’。”

扣篮博士

巴克临死时一直坚信,“击掌庆祝”是自己发明的,随着深入了解,我越来越觉得他的故事与那个关于斯莱茨的恶作剧相比,是个不折不扣的悲剧。人总是渴望美好的事物,我们都希望关于“击掌庆祝”的产生,能有一个传奇色彩的浪漫故事,可事实并非如此。一个习惯性的动作的产生,其实是经过许多人的推广和流传的,而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时间会为原本平淡的事实添上许多华丽或悲情的修饰。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调查的过程中,我发现巴克的故事也不是那么的可靠,而真正有据可考的,是我要讲的第三个故事。

1978-79赛季,路易斯维尔大学的篮球校队正在体育馆里训练。在一次精妙的配合后,前锋威利·布朗像往常一样,伸出右手要跟队友德里克·史密斯握手,结果后者不知道哪来的念头,看着布朗的眼睛说:“伙计,咱们来点新鲜的,把手举起来吧!”

当时的路易斯维尔红雀队还有个绰号叫做“扣篮博士”,他们和奥拉朱旺、德雷克斯勒领衔的休斯敦“火爆兄弟”一样,都是那种习惯在比赛中飞来飞去的高空作业球队。所以当德里克·史密斯将手举过头顶后,布朗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这种单手高举的庆祝方式与他们在比赛中呈现出的作风更相符。“当时我想,为什么我们总要把手放在低处呢?我们能跳那么高。”现在身为印第安纳大学主教练的布朗回忆道。于是,在这样的念头下,布朗和史密斯完成了第一次击掌庆祝,慢慢地,全国的大学都开始模仿他们的动作,再来就是全美国的民众们。

这就是最接近真相的说法:“击掌庆祝”是由路易斯维尔大学的球员们发明的,而普罗大众第一次在电视上见到“击掌庆祝”的画面,是在1980年的NCAA决赛中。当时路易斯维尔在决赛中的对手是UCLA,布朗在面对基基·范德维奇的防守时扣篮成功,还制造了对手的防守犯规,落地后,兴奋的布朗高举手臂,迎向了史密斯早已等在空中的手掌,这次清脆的击掌日后也成为了井上雄彦漫画中的经典场景。场边的解说员阿尔·麦克格瑞尔激动地大叫:“年轻的布朗先生不但击垮了对手,还发明了一种新的庆祝方式——让我们叫它‘High five’吧!”

德里克·史密斯和威利·布朗都是在南乔治亚小镇中走出来的穷小子。史密斯刚到路易斯维尔大学时,是个说话都会结巴的害羞小伙子,他的全副身家都装在一个包里。据布朗说,史密斯对于发明“击掌庆祝”这件事感到十分自豪,他甚至将这件事与结婚生子一起,列为自己人生中几件大事之一。我无从追问德里克·史密斯关于“击掌庆祝”的故事了,因为他在1996年死于突发性的心脏衰竭。他的儿子就是2011年6月被波特兰开拓者队选中的杜克球员诺兰·史密斯(如果你是我们杂志的忠实读者,相信已经看过了他的故事)。但布朗告诉我说,在路易斯维尔大学时,有一次史密斯接到一家大报采访时曾说,“击掌庆祝”将被载入历史,成为那种可以对儿孙们讲述的传奇故事。“现在提起这件事,我还是忍不住会得意地笑出来。”布朗自豪地说。

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了布朗所说的那张报纸——1980年9月1日的《纽约时报》,在一个小角落里,印着一篇关于“击掌庆祝”迅速流行的报道,上面还有对它的发明者德里克·史密斯的采访。上面对格伦·巴克三年前就曾在比赛中使用这一庆祝方式只字未提。事实上,除了史密斯和他的队友,还有一个人在这篇文章中被提及:“洛杉矶道奇队总经理汤米·拉苏达也是这一习惯的狂热拥护者……但这位从事了35年职棒事业的老人也说不出这种行为的起源到底是什么了。”在被问到是谁先在比赛中使用这一庆祝方式时,拉苏达只说了三个字:“谁知道?”到底拉苏达是刻意地不想提起格伦·巴克,还是他真的不记得了?谁知道?

如何做一次成功的HIGH FIVE

举起手臂,等待着你的队友挥过来的手掌。

猜你喜欢

道奇巴克布朗
最后的召唤
第六章 对人的热爱
Chapter 6 For the love of a man 第六章 对人的热爱
Chapter 4 The new lead-dog第四章新的头犬
巴克的掌控
Legendary British Climber Joe Brown乔·布朗
你好,我是布朗熊
你好,我是布朗熊
丹·布朗主要作品
道奇25周年版蝰蛇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