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泥埙韵依依
2017-03-27张莹莹张海生
张莹莹 张海生
黄河泥埙韵依依
张莹莹 张海生
埙是我国汉族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埙的起源与汉族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用以诱捕猎物。后随社会进步而演化为单纯的乐器,并逐渐增加音孔,发展成可以吹奏曲调的旋律乐器。
原始社会的埙,器形多样,如浙江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发掘的陶埙,呈椭圆形,只有吹孔,无音孔,距今约7000年。陕西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发掘出的陶哨,其形略如橄榄,也只有一个吹孔,用细泥捏塑而成,是埙的原始形态之一,距今约6000年。河南省郑州、安阳、洛阳、南召、新郑、巩义、偃师等地考古陆续发掘出自仰韶文化时期以来的各种陶埙,种类繁多,日益进化,反映了埙乐自古便在中原兴盛,源远流长的埙乐埙韵记载、传承并展示了自古以来黄河儿女自强不息、百折不挠、激流勇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和大气磅礴、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华夏文明。
往事越千年,埙韵穿古今。
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武陟县,人杰地灵,如今在这一方土地上制作出的黄河泥埙,音色优美、手感温润细腻。这里的黄河泥埙选材自黄河边的胶泥。黄河水滋养的黄河泥品质细腻、柔滑、杂质少、可塑性强而又不过于软塌,做出来的埙造型各异、音域宽广、古朴淡雅而手感温润,散发着黄河泥土独特的气息。
泥土味十足的外表让人感觉不到一点儿艺术气息,这就是河南省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泥埙制作技艺传承人王建给人的第一印象。在王建的创新下,黄河泥埙又配以精美的绘画、古朴的文字,精心烧制后再涂漆上色,更加可心。由他精心烧制的黄河泥埙轻巧坚固、精致脱俗,集工艺品、民族乐器纪念品于一体,凝聚着厚重大气、深沉悠远的黄河文化气息。
王建出生在武陟县小董乡岗头村,离黄河很近,他悉心钻研,用日常工作赚来的收入和业余时间来研制埙、琢磨埙。他的埙都是用黄河泥纯手工捏制的,造型全凭感觉和经验,一埙一型,绝无重复,他制作的埙吹奏出的音乐不仅音色优美,乐器本身也是高雅的艺术品。
在王建的工作室里,我们目睹了他制埙的过程。只见他先将黄河泥揉成馒头大小的泥团,再用双手捏出接近鸡蛋的形状,封口后抹光,稍停片刻打孔,接着试吹以调音准,晾干后打磨、抛光,便可吹奏了。“想要美观,还可以刻字、涂漆、上色。”王建说。
黄河泥埙是在对传统陶埙的继承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成果。要让黄河泥埙上档升级、精益求精,王建深感学海无涯、艺无止境。他刻苦钻研,把黄河泥埙精雕细琢成了诗画并茂、秀外慧中的黄河文化精品,既小巧精致又高贵典雅,成为传播中国黄河文化的新载体。
在王建的推广下,黄河泥埙如今已逐渐为世人所认知。2016年6月,武陟县黄河泥埙制作技艺入选焦作市级非遗名录。现在有很多人跟王建学制埙、吹埙,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埙,传承这一历史悠久的乐器。
王建说:“我用黄河水和黄河泥,用黄河泥制作黄河泥埙,用黄河泥埙吹奏黄河音乐,用黄河音乐传播黄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