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与创新

2017-03-27邢雷邹倩

城市勘测 2017年5期
关键词:信息工程测绘项目管理

邢雷,邹倩

(1.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山东 青岛 266033; 2.青岛市公安局,山东 青岛 266033)

浅谈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与创新

邢雷1*,邹倩2

(1.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山东 青岛 266033; 2.青岛市公安局,山东 青岛 266033)

城市测绘地理信息工程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规模和区域日益增大,一些大型项目往往动辄历时数年、需要的人力、物力众多。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解决现代大型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项目中的一些问题,急需新的理论支撑与模式创新。本文从现代化项目管理的角度出发,对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模式、理论、经验进行探讨,希望通过创新的管理模式,实现对大型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项目的有效管理。

测绘;地理信息;项目;管理

测绘地理信息工程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领域,目前,各种技术手段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的需求急剧增加。同时,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项目,也随着区域的扩大,规模日渐增大,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技术也在不断进行更新换代、各类生产项目逐年增加。以很多城市测绘为例,一些基础测绘,比如地形图更新、管线普查、地理国情普查等,往往一干就是几年,牵涉人力、物力众多。作为项目管理而言,测绘地理信息生产项目的管理模式面临一个新的挑战,需要足够的技术理论支持与管理创新。笔者希望通过对项目管理概念、管理问题、经验教训方面的总结和研究,得出创新性的项目管理模式。

1 项目管理的概念与工程

项目管理的概念最初是指,由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有效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时间和空间,实现所要求的质量、所规定的时限、所批准的费用预算。项目管理是以最低消耗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使项目取得成功的管理过程,同时也是将各种知识、技能、手段、技术应用到项目中,指导项目从开始、执行,直至终止的过程。

传统的项目管理大致分为以下几步:首先是项目的启动、建立过程,即明确项目目标、组建项目团队、收集相关资料信息等。其次是项目的规划、计划过程,即制定项目计划,确定项目范围,配置项目人力资源,制定项目风险管理计划,编制项目预算表,确定项目预算表,制定项目质量保证计划,确定项目沟通计划,制定采购计划等。第三是项目的实施、跟踪与控制过程,即项目实施,项目跟踪,项目控制。最后是项目的收尾过程,即项目评审,项目成果整理,项目总结等工作。

而现代大型综合性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项目中,需要加入风险控制措施,有效、合理地进行人力资源构建,以应对长期的、复杂的项目实施进程。

2 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项目管理现存的主要问题

现代常规城市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项目,往往是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测绘的一部分,随着项目规模的日益增长,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项目在管理实施中也会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2.1项目的总体需求含糊、预算不合理

由于测绘手段的多样性和比例尺的不同,测绘成果表达内容也不尽相同,不同行业对同一比例尺测绘成果的要求也不完全一致;因而对项目总体需求的理解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项目实施计划和实施方案的拟订、项目人员的组织,乃至质量要求和进度的影响。一个项目要求不同、精度不同、预算成本不同,做出来的成果也就完全不同。很多测绘单位为了承揽项目,一开始就以较低的成本价投标,中标后为了维持利润,不得不降低人员、质量和精度方面的要求,造成测绘成果质量低下、甚至不合格的现象,结果得不偿失。这就需要项目的招标方细化项目需求,明确质量要求和奖惩措施,同时由投标方制定合理的预算,实行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2.2项目的资料收集不全、分析不透彻

对项目所涉及的资料进行收集、分析,直接影响到项目实施方案的确定和项目实施。资料收集不全、分析不透彻,会直接导致技术方案不优化,影响项目的进度、质量和效益。这就需要与项目相关单位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掌握更加全面的信息,避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盲点和意外。

2.3项目的技术方案准备工作不重视

很多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项目对技术准备工作不重视,有时候是项目一边实施一边进行技术准备工作,经常出现的情况是,项目都已经开工了,技术评审工作还没有完成。

技术方案的确定,对新技术项目、大型项目尤其重要,因为大项目的生产,稍有一个方案变动,牵涉的人力物力非常多,各相关方应该都按照一个统一的、合理的方案组织试生产,再根据试生产的情况确定最后组织大面积铺开生产实施的技术方案。设计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项目生产的效率、效益和质量。在方案设计过程中,试生产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不仅能摸清技术方案和路线,判断资料的可靠性,生产过程中哪些环节会出现问题、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最佳,哪些问题会严重影响最终成品质量;还能对项目工作量有初步的测算,以便对照项目要求进行人员、设备等方面的配备。

2.4对项目的技术要求不合理

对测绘产品而言,应对选取指标、表示方法、精度要求等进行必要的规定;对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则需要撰写项目详细设计。详细设计要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可以根据试生产的情况具体拟定,详细设计和如何直接影响生产的管理,包括技术管理和进度控制。如果技术要求含糊、不合理,则面临后期一遍又一遍地调改方案,给整个实施过程造成困扰。

2.5项目的质量和安全、保密等工作控制不严密

项目的质量、安全、保密工作是直接影响项目成败与好坏最关键因素之一,部分测绘地理信息项目受某些特定因素的影响,对质量、安全、保密工作控制不重视。

早先的动物研究和个案报道中发现早孕期妇女暴露于EFV引起神经管畸形的风险升高,但后来的研究中并未发现这个问题,所以目前认为EFV可以应用于妊娠各个阶段。由于有研究发现早孕期妇女暴露于DTG引起神经管畸形的风险升高,目前不推荐在妊娠8周内使用DTG。所以对那些有怀孕意愿的或者不采取避孕措施的妇女,应选用不含DTG的其他抗病毒治疗方案。NVP不良反应较多,而且只可以用于CD4+T淋巴细胞<250个/μL的女性。RPV不能用于HIV病毒载量>100 000拷贝/mL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患者。

很多测绘地理信息项目仅重视成果是否能按期交付,甚至过于追求项目的效益最大化,忽视项目的质量、安全、保密等工作控制,某些程序能减就减、能省就省,往往导致项目质量差,修改的时间长、反复多,甚至有的项目要返工重做,如果出现了安全事故和保密事故,整个项目都会面临停工,严重者甚至涉及刑事处罚。

2.6项目的技术总结不重视

项目在达到目标或阶段性目标后,往往需要进行总结。很大一部分技术人员认为,反正项目已经结束了,项目总结就是一个过场,可有可无。但恰恰是在项目中出现问题后,考虑如何做到防微杜渐,如何通过有效的项目总结做到亡羊补牢,才能避免在下一个项目中再出现类似的问题。对项目的成功、效果及取得的教训进行分析,连同这些信息存档以备将来利用,这实际上就是通过有效的总结从而使项目过程形成一个闭环的反馈机制,最终避免和减少问题的发生。在今后面临类似问题时,我们均可以从中汲取经验。

3 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项目管理的经验教训与模式创新

现代测绘行业发展迅猛,已经逐渐从数字化测绘向信息化测绘转变,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和地理信息服务是越来越流行的技术手段,测绘的方式推陈出新、日新月异,各行各业对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的需求逐步增加,在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可以总结出以下经验和教训,并对项目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性的设计。

3.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做好制度保障

加强对测绘工程质量管理,首先就是有关部门要根据目前形势要求,制定测绘质量专项法规,以法律为根本准绳,并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制度保障。其次,行政测绘主管部门要严格依法办事,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惩处严重违反质量管理法规的单位及项目。第三,加强行政测绘部门监管工作。也就是说,应设立测绘质监部门,不断增强各级测绘质监部门地位,做好监管工作。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职业素养至少包含两个重要因素:敬业精神及合作的态度。敬业精神就是在工作中要将自己作为单位的一部分,不管做什么工作一定要做到最好,发挥出实力,对于一些细小的错误一定要及时的更正;敬业不仅仅是吃苦耐劳,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做好单位分配的每一份工作。态度是职业素养的核心,好的态度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3.3通过培训和考核来加强项目理解

首先是对项目涉及的各种规范、行标、国标,进行较深入学习和培训,对其重要的指标、限差等要重点关注;对涉及的相关技术进行学习培训。其次是项目要求,包括认真学习掌握项目需求,领会项目要旨,加强对项目的深入理解。只有对项目需求进行翔实分析后,才能全面收集所涉及的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验证其实用性和准确性,为项目实施方案的确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对基础资料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学习资料成果的技术方案及其编制资料的来源,并根据资料的可靠程度,确定资料使用的要素和范围,哪些作为基础资料,哪些作为更新资料,哪些作为补充、参考资料。

3.4注重管理细节,加强过程控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注重细节管理。细节决定成败,要特别关注细节,以细节求深入,以细节见实效,以细节保质量;要将细节管理分阶段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始终。

首先是抓好项目实施的第一阶段,这对整个项目至关重要。通过对第一阶段项目的实施,进行项目过程小结,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不但可以提高生产项目的质量,还可以细化项目生产的进度。其次是加强项目关键环节的检查落实。对每个项目在生产过程中设置相应的项目关键控制点,可以采用分工序(阶段)与分范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再次是注重项目总结。能力的提高不单是从成功的经验中来,更多的是从失败的教训中来。项目总结应该从不同工序、不同项目阶段,提出不同的问题和建议,这样能够从不同侧面来总结项目,更好地为下一阶段或以后的项目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3.5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模式创新手段

采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方法,对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可以使用的方法有:建立承揽任务拓宽市场的激励机制;落实“两层分离”和“两制建设”的运行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的用人机制;坚持以制度明确的规范管理机制等。

4 结 语

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项目的管理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过程,本文从管理概念、管理问题和管理模式创新的角度,分析了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总结出了一些实践经验和建议。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适用于测绘地理信息工程测量项目的管理,如果加以扩展,也可应用于其他行业的管理过程。

[1] 于金成. 测绘项目管理的内容及方法[J]. 才智,2011(12).

[2] 皮文辉. 国际工程的项目管理模式介绍[J]. 建筑管理,2010(6):54~56.

[3] 赵西洲. 浅谈测绘项目管理[J]. 中国西部科技,2011(32).

[4] 李金亮. 项目施工成本管理中的目标成本[J]. 天津理工学院学报,2010,17(4):40~43.

[5] 熊彩云,姜慧. 浅谈测绘项目管理[J]. 江西测绘,2012(3).

[6] 陆爱平. 论项目部对工程成本的管理与控制[J]. 建筑施工,2010,25(4):11~14.

DiscussiononManagementModeandInnovationofSurveyingandMappingGeographicInformationEngineeringProject

Xing Lei1,Zou Qian2

(1.Qingdao Institut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Qingdao 266033,China;2.Qingdao Public Security Bureau,Qingdao 266033,China)

Urban Surveying and mapp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construction,scale and area is increasing,some large projects tend to last for several years,the need for manpower,resources and many.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model has been unable to solve some problems in the modern large-scale surveying and mapp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project,and it is in urgent need of new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model innovation. This article from the modern perspective of project management,discusses the concept,model,theory and experienc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hope through innovative management mode,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large surveying and mapp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project.

surveying and mapping;geographic information;project;management

1672-8262(2017)05-139-03

P205

C

2017—07—11

邢雷(1982—),男,工程师,主要从事城市测绘技术工作。

猜你喜欢

信息工程测绘项目管理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实践中信号处理系统的应用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探讨
探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自动化技术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