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发展机遇,深化改革创新
2017-03-27
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始终紧扣“弘扬红岩精神”这一主题,定战略明方向,抢抓机遇,改革创新,扎实推进博物馆建设、红色旅游发展、教育基地打造、党的建设等重点工作,实现了红岩文化事业产业健康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行业示范意义的创新之路。
优化思路,发展方向更加清晰。确定了“123456”发展思路。即把握一个灵魂——弘扬红岩精神;立足两大定位——建设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目的地;实施三大创建一一创建国家一级博物馆、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全国党性教育基地;打造四个红岩——品牌红岩、实力红岩、形象红岩、千秋红岩;培养五类人才——研究人才、讲解人才、演艺人才、创意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发展六大产业——文化旅游、文化演艺、展览展示、影视制作、教育培训、文化产品生产销售。立足博物馆性质,制定了“文物立馆、科研优馆、人才强馆、服务兴馆”四大发展战略。2014年9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视察红岩时指出,“要挖掘好、保护好珍贵的史料和文物,修缮好、利用好宝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址,发扬好、传承好伟大的红岩精神”;2015年11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莅临红岩视察调研强调,“要进一步保护好、利用好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发扬好、传承好伟大的红岩精神”,进一步为红岩发展指明了方向。
深化改革,体制机制更具活力。2012年,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单位。依托“红岩”这条主线,整合红岩革命纪念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及其所属的革命遗址群,于2007年设立正厅级事业单位——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加挂“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牌子;之后又先后整合了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农工党中央机关在渝旧址等革命遗址,形成了重庆市内“大红岩”格局。2010年组建红岩文化产业集团(现下辖8个子公司),形成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与市科委、西南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等单位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构建联动发展格局。同时,深化内部改革,完善管理制度lOO余项,编印《规章制度汇编》;强化绩效量化考核,实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现事企分开,规范事企产权投资关系,理顺人财物关系;先后开展“制度建设年”“改革创新年”“依法治馆年”“融合发展年”等主题活动,有效提升了“专业化、规范化、数字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狠抓主业,发展成绩更加可喜。2012年成功创建国家一级博物馆。一是文物工作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共征集文物1590件,三级以上珍贵文物达3042件;修复文物476件。基本完成可移动文物普查,采集文物照片23450张,上传报送文物数据6436件。完善遗址保护法治体系,新增文物管理制度11个,完成《重庆红岩遗址保护区管理办法》条文修订和立法评估工作,参与修订全市文物遗址管理办法10余个。完善遗址保护修缮体系,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纳入“十三五”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八办”旧址保护规划成果上报国家文物局;实施保护工程5个,修缮遗址20余处。完善遗址安全管理体系,完成烈士陵园548亩土地确权工作,实施消防、安防、防雷工程。42处文物遗址管理规范,保护完好;二是科研开发成果丰硕。“十二五时期”共发表学术文章45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4篇、国际刊物2篇;完成课题20个,其中省部级以上课题10个;举办、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20余个。深挖红岩精神时代价值,制作推出《红岩精神与中国梦》等展览34个;出版《红岩精神与群众路线》系列读本等图书26部,《忠诚与背叛》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制作影像制品3部,《千秋红岩》专题片获“纪念建党九十周年全国优秀纪录片评选一等奖”;打造红岩题材精品剧目6台,京剧《张露萍》获中国戏剧梅花奖,话剧《幸存者》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三是社教功能发挥突出。年均接待观众600余萬人次。每年开展景区主题教育活动600余场、基层巡展巡讲巡演活动100余场。“十二五”时期创建红岩班13个、周恩来班6个、红岩文化室6个,招募红岩志愿者531名。实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试点,建立课程体系和体验活动项目库,年均接待青少年200余万人次。
提档升级,旅游品牌更加响亮。被评为全国红色旅游先进单位,被列为全国十大经典红色旅游景区、全国最向往的党史纪念地、全国首批20家研学旅游示范基地。一是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投入经费3200多万元,完成停车场改造、公共厕所改扩建等基础设施项目60余个;实施景区绿化改造40余处,建成总面积30亩的红梅、樱花、荷花、玉兰等生态花卉园;开展景区环境综合整治500余次,新增休息桌椅、电子储物柜等便民设施200余个;二是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完善参观接待服务制度,探索“因人施讲”讲解模式,建立参观咨询、义务讲解服务平台。打造红岩智慧旅游,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展示重要文物;实现展厅无线WIFI全覆盖,推出系列语音导览服务;建成3D画廊和7D互动影院。开辟多条精品旅游线路,配备24辆全程旅游车,免费提供讲解服务。扎实做好安全稳定工作,景区无一起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三是5A景区创建扎实推进。全面启动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景区总体规划通过重庆市旅游局审批,景观质量评定已上报国家旅游局;共策划四大类、86个子项目,正在实施标准化游客接待中心等13个项目。正在编制烈士陵园景区游步道详细规划、道路交通规划,5处停车场规划列入《重庆市主城区停车专项规划》。
强化优势,基地打造更加深入。一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充分发挥。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举办烈士纪念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清明祭英烈、“11·27”烈士祭扫仪式等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大型活动30余场,参与观众10万余人次,社会反响良好;二是党性教育基地建设成果显著。2012年被中组部列入全国13家地方党性教育特色基地。2015年,与市委组织部、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委党校合作,对基地实施提档升级,确定“立足重庆、面向全国、服务全党”的发展定位,设置红岩革命纪念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三大教学区、22个现场教学点;开发出理论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影视教学、反思教学“五大教学模式”,设计了“1-5”天菜单式课程体系,组建了20余名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完善了吃住行保障服务,健全了领导管理机制,初步形成了专业化、系统化、特色化的教学运行体系。近一年,接待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20余人次,接收培训班次293个,培训学员12276余人;三是统一战线教育基地打造初显成效。被授予中国统一战线传统教育基地、中国统一战线历史研究基地、中国民主同盟传统教育基地。初步建立起以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为龙头的统战传统教育联线和“以点带线,以线连片”的整体发展格局,形成了将统一战线传统教育与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有机结合,寓统一战线传统教育于参观旅游之中的良好格局;实施统战文艺精品战略,打造展演《天下为公》等剧目,出版系列统战文化图书9部。
盘活资源,产业发展更加强劲。实施规模化发展,组建红岩文化产业集团,初步形成了以红色旅游为龙头,集旅游服务、纪念品销售、影视制作、信息技术、物业管理、展览设计、舞台演出等产业于一体的发展链条。“十二五”时期共实施产业项目54个,研发文化产品20余种,实现产业收入18988D-元,年均增长5%。强化产业与旅游、文化、教育、科技的融合,破除发展瓶颈,推进转型升级。组建红村网络公司,创建“中国红村网”,着力打造全國一流的“智慧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云服务平台”、全国第一个多介质效益型红色全媒体网媒集团;红岩旅行社升格为国际旅行社,探索“国际定制旅游”模式。对外联动,与重庆安产集团、西南政法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各大旅行社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参加中旅游博览会、“重庆非去不可”旅游专列推介会、全国博物馆及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和重庆文化产业博览会等大型宣传推广活动,荣获多个奖项,红岩文化产业影响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
固本强基,战斗堡垒更加坚固。坚持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着力提升党委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持续改进作风,巩固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团结干事的良好氛围。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筑牢人才支撑,“十二五”时期引进各类优秀人才55名,开展培训教育158场次,23名同志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现有博士3人,研究生2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2人,国家“四个一批”人才1人、重庆市“五个一批”人才2人、巴渝新秀2人。
成绩只是坐标,奋进成就未来。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重庆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遵循新的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孙政才书记“六个好”要求,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创造性推进国家一级博物馆建设、国家5A级景区创建、党性教育基地打造、文化产业发展、党的建设五大重点工作,全力打造“红岩升级版”,努力建成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目的地、行业领先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专业化、系统化、特色化的全国一流党性教育基地,倾力传承好、弘扬好红岩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