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7-03-27李成功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4期
关键词:显微外科入路颅脑

李成功

(营口开发区中心医院 脑外一科,辽宁 营口 115007)

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李成功

(营口开发区中心医院 脑外一科,辽宁 营口 115007)

目的探讨颅脑肿瘤患者采用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2例颅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颅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行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临床症状以及手术前与手术后1年生活质量。结果手术前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相比手术前临床症状均有显著缓解(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后临床症状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前社会、认知、情绪、角色和躯体功能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1年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相比手术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后1年生活质量改善要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肿瘤患者行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手术治疗相比传统开颅手术,术后临床症状发生率更低,手术1年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更好的改善,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颅脑肿瘤;临床效果

颅脑肿瘤又称脑瘤,它是神经外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大多数为颅内组织病变引起原发性肿瘤,也有部分是由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或侵入引起的继发性肿瘤[1]。据临床报道颅脑肿瘤可见于任何年龄阶段,但是以20~50岁年龄阶段最多,且男性发病率要稍高于女性[2]。在较长一段时间里,颅脑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是开颅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但是该法有许多弊端,如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易感染和预后效果差等[3]。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显微外科手术逐渐在颅脑肿瘤中得到应用,许多研究也有报道其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和安全性高等优点[4]。我院于2013年开始在颅脑肿瘤治疗中引入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为了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笔者选取了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2例颅脑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具体报道如下。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前后临床症状比较[n(%)]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82例颅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个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范围19~65岁,平均年龄(39.7±12.1)岁,其中12例患者为脑桥小脑角肿瘤,11例为小脑肿瘤,8例为岩斜区肿瘤,6例为颅前窝底肿瘤,4例为蝶骨嵴脑膜瘤;研究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范围21~66岁,平均年龄(40.3±13.2)岁,其中13例患者为脑桥小脑角肿瘤,11例为小脑肿瘤,9例为岩斜区肿瘤,7例为颅前窝底肿瘤,3例为蝶骨嵴脑膜瘤。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肿瘤类型等基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均采用传统的开颅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则根据肿瘤位置的不同行显微外科不同入路手术治疗,对于脑桥小脑角肿瘤患者手术时选择乙状窦后入路,对于小脑肿瘤患者手术时选择枕下旁正中切口入路,对于岩斜区肿瘤患者手术时选择乙状窦前入路,对于颅前窝底肿瘤患者手术时选择眉间上切口入路;而对于蝶骨嵴脑膜瘤手术时则选择右侧眉上沿额纹入路。

1.3 疗效评价标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临床症状以及手术前和手术后1年生活质量。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头晕头痛、眼底水肿、恶心呕吐以及肿瘤压迫等;生活质量则采用我院根据实际情况改良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进行评价,主要从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和躯体功能等5个功能模块进行评价,每个模块总分为100,分数越高功能越完善,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6.0生物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法,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进行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法,P>0.05表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临床症状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临床症状比较见表1。由表1可知,手术前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相比手术前临床症状均有显著缓解(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后临床症状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前及手术后1年患者生活质量比较(x-±s)

2.2 生活质量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1年患者生活质量比较见表2。由表2可知,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前社会、认知、情绪、角色和躯体功能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1年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相比手术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后1年生活质量改善要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颅脑肿瘤是神经外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它可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但多发于20~50岁年龄阶段,且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颅脑肿瘤临床主要症状有头晕头痛、眼底水肿、恶心呕吐以及肿瘤压迫等,这些临床症状均不够典型,因此在临床上常会出现误诊或漏诊情况,一般只有到晚期才会出现剧烈疼痛或癫痫等典型症状[5]。对于颅脑肿瘤患者,较长一段时间主要是采用开颅手术进行治疗的,虽然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手术造成的创伤较大,手术时间也较长,易出现感染,预后效果较差。近年来,显微外科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在各科手术中都得到了应用,它是指医师通过手术显微镜,借助显微手术器械和专用的缝合材料,对身体某一部位进行精细手术,它的有优点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安全性高等[6]。我院于2013年开始在颅脑肿瘤治疗中引入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为了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笔者选取了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2例颅脑肿瘤患者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手术前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相比手术前临床症状均有显著缓解(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后临床症状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前社会、认知、情绪、角色和躯体功能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1年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相比手术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后1年生活质量改善要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颅脑肿瘤患者行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手术治疗相比传统开颅手术,术后临床症状发生率更低,手术1年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更好的改善,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1]唐先扩,张学利,王东,等.分析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5):56-57.

[2]邹坤良,陈忠,蔡洪,等.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22(2):200-201.

[3]方志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途径及其疗效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5,28(4):900-901.

[4]熊成英.显微外科手术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34):61-63.

[5]刘敏.不同显微外科手术入路在颅脑肿瘤治疗中的效果及预后研究[J].当代医学,2016,22(1):37-38.

[6]陈钫,谢薇.显微外科手术入路治疗三脑室区肿瘤的临床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0):171-172.

R739.41

B

1671-8194(2017)04-0130-02

猜你喜欢

显微外科入路颅脑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再植术后中指持续肿胀成功1例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不同手术入路(外侧、后外侧)治疗外踝骨折的对比
前外侧入路结合Kocher入路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疗效观察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
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低龄儿先天性并指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