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学检验降低血液病漏诊和误诊的价值探讨

2017-03-27邢立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4期
关键词:血液病性贫血形态学

邢立娟

(盘锦市中心医院检验科,辽宁 盘锦 124000)

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学检验降低血液病漏诊和误诊的价值探讨

邢立娟

(盘锦市中心医院检验科,辽宁 盘锦 124000)

目的分析探讨采用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减少血液病漏诊与误诊中的价值,促进血液病诊断水平的提升。方法纳入我科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经检查白细胞计数WBC超过25×109/L或者不足4.0×109/L的525例住院与门诊患者血液标本进行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查与外周血细胞涂片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25例全自动血液分析报告中,显示正常(无异常报警)73例(13.90%);而经外周血涂片检验,检出形态正常47例(8.95%),二者异常细胞形态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大细胞性贫血24例,其中17例由骨髓证实为巨幼红细胞贫血;检出小细胞性贫血95例,均证实为缺铁性贫血;另检出附红细胞体67例,异常细胞44例,异性淋巴细胞108例,疟原虫7例,感染133例。结论对疑似血液病患者与血液检查异常中采用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学检验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可减少血液病诊断中漏诊与误诊的发生率。

血液病;外周血异常红细胞;细胞形态学

近年来,外周红细胞的形态学检验,在贫血性疾病的确诊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可用于其他血液疾病的辅助诊断[1-2]。形态异常的红细胞在临床疾病诊断中作用显著,可作为仪器诊断的质控手段之一,通过形态学上的识别,有效地降低血液病漏诊与误诊的发生。本研究对经检查白细胞计数WBC超过25×109/L或者不足4.0×109/L的525例住院与门诊患者血液标本进行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查与外周血细胞涂片检查。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我科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经检查白细胞计数WBC超过25×109/L或者不足4.0×109/L的525例住院与门诊患者血液标本进行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查与外周血细胞涂片检查。所有标本均为EDTA-K2抗凝血。男性274例,女性251例,年龄最小为3天,最高为96岁。大部分的患者为出血、贫血、黄疸、发热或者淋巴结肿大。典型病例1:女,46岁,因发热、咳嗽1个月入院治疗,治疗期间进行2次血常规检查(未复片),血常规:WBC 14.62×109/L,RBC(红细胞)2.56×109/L,Hb血红蛋白73 g/L,PLT血小板64×109/L。经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分类为:粒细胞62.7%,淋巴细胞34.6%,中间细胞2.7%,但仪器并未发出异常警报。经外周血复片检查,粒细胞63%,淋巴细胞16%,浆细胞18%,中间细胞3%;红细胞形态为缗钱状;经诊断为浆细胞白血病。病例2:男,23岁,因黄疸入院,经抗肝炎治疗疗效不理想,经仪器分类与体检均未显示出异常。经外周血复片检查,白细胞未显示异常,红细胞中点彩红细胞显著增加,经诊断最终确诊为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1.2 仪器及方法:血常规检测采用贝克曼全自动血液分析系统LH750,采用光学显微镜(Olympus)进行外周血红细胞形态学检验。试剂为BASO瑞氏-吉姆萨染色液。外周血液标本进行采集时,将第1滴血擦去后迅速地采集到绿豆大小的血液,并将血样推成长度约30 mm,宽度约20 mm的血片,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SOP操作程序[3]进行染色。由经验丰富的形态学检验技师2名,观察血图片并做出检查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有红细胞的形态、粒细胞的形态、淋巴细胞的形态、寄生虫和异常细胞等。

1.3 统计学处理:研究中获得的数据均采用SPSS17.0进行专业统计分析,检查获得数据均采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与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验结果比较:由表1可知,525例全自动血液分析报告中,显示正常(无异常报警)为73例,所占比例为13.90%;而经外周血涂片检验,检出形态异常478例,所占比例为91.05%,其中由仪器检验73例无异常报警血样中检出26例异常形态红细胞。二者异常细胞形态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60,P=0.012<0.05)。

2.2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由表1结果可知,525例复片中形态正常所占比例8.95%;检出大细胞性贫血24例,其中17例由骨髓证实为巨幼红细胞贫血;检出小细胞性贫血95例,均证实为缺铁性贫血;另检出附红细胞体67例,异常细胞44例,异性淋巴细胞108例,疟原虫7例,感染133例。

表1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n=525)

2.3 红细胞大小、形态异常结果:检出红细胞大小异常119例,包括大细胞性贫血24例,小细胞性贫血95例。大细胞性贫血患者中17例为巨幼红细胞贫血,4例证实为溶血性贫血,3例证实为急性失血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95例,均证实为缺铁性贫血,细胞直径不足6 μm。红细胞形态异常患者中,2例检出球形红细胞增多,1例检出口形红细胞增多,分别证实为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与溶血性贫血口形红细胞增多症。

3 讨 论

近年来,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被广泛地应用到了临床检验中,大大提升了检验准确度与检验效率,但在检验过程中也发现,采用分析仪器检验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无法对核红细胞、幼稚细胞进行准确的计数和分类[3]。在这种情况下,若临床检验工作中单一的依赖于自动分析仪检验则将可能造成血液病诊断的漏诊与误诊,对患者的诊疗造成影响。因此,针对部分贫血诊断有较高价值的异常形态则需要通过血涂片检验来进一步诊断[4]。本研究525例全自动血液分析报告中,显示正常(无异常报警)13.91%,而经外周血涂片检验,检出形态正常8.95%,二者异常细胞形态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临床上,缺铁性贫血患者较为常见,经血涂片检验发现红细胞大小不一,其中以小细胞居多,主要是因为血红蛋白的合成不足,且大多数的小细胞中央区淡染缺乏,甚至出现环形的红细胞。在本次研究中,检出小细胞性贫血95例,均证实为缺铁性贫血,细胞直径不足6 μm。大细胞性贫血以巨幼红细胞贫血为主,因患者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使得幼红细胞的DNA合成缺乏,造成无法按时进行细胞分裂,导致最后脱核形成巨红细胞[5]。同时,大细胞性贫血也可能在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中发生,患者因病理性造血导致大、小细胞直径相差较大(1倍及以上),反映出骨髓中红细胞增生十分旺盛,因此在血涂片检验中可看到巨红细胞。在本次研究中,检出大细胞性贫血24例,其中17例为巨幼红细胞贫血,4例证实为溶血性贫血,3例证实为急性失血性贫血。另外,在本次红细胞形态异常患者中,2例检出球形红细胞增多,1例检出口形红细胞增多,分别证实为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与溶血性贫血口形红细胞增多症。在血液循环过程中,红细胞为了适应血液切变力,以及微细血管孔径的作用,能够进行变形、也能够复形。血细胞形态检查能够对细胞的形态变化进行直观的观察,有着较高的异常细胞识别率,可为血液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6]。由于分析仪器检测自身存在的缺陷,血涂片检验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对疑似血液病患者与血液检查异常中采用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学检验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可减少血液病诊断中漏诊与误诊的发生率。

[1]安娜.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学检验降低血液病漏诊和误诊价值研究[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6(2):54-56.

[2]石秀兰,李文胜,刘文萍.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与漏诊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22):186.

[3]宋国良,薛晶,李月霞,等.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与漏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3):25-27.

[4]郑凤娇,龚燕红,傅泳航.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学检验与诊断的意义[J].医学综述,2013,19(1):141-143.

[5]周斌.血液细胞形态学在基层检验工作中的重要性[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7(1):90,95.

[6]魏宁康,杜元元.注重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降低血液病漏诊和误诊[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9):1166-1167.

R552

B

1671-8194(2017)04-0119-02

猜你喜欢

血液病性贫血形态学
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观察与分析
儿童门诊中婴幼儿营养性贫血治疗方法及效果
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检验在评估慢性肾病肾性贫血中的应用
颅内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特征和形态学的危险因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血液病患者的应对策略
GM值在高危真菌感染风险的血液病患者诊断驱动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肾性贫血治疗的研究进展
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
前交通动脉瘤形成和大脑前动脉分叉的几何形态学相关性研究
疏肝祛瘀方对兔膝早期骨关节炎软骨组织形态学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