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芒市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2017-03-27李元郭玉巩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绿色防控技术

李元+郭玉巩

摘 要:本文介绍了芒市茶树病虫害的现状;总结了茶树绿色防控的技术措施,分析推广应用绿色防控项技术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芒市现有茶园面积15.2万亩,茶叶加工企业306家,是当地农民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芒市是云南省10个年产量在5000吨以上的产茶大县之一,是云南的重點产茶县。据农业部统计,茶园面积位列全国茶叶50强基地县48位,被评为“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茶叶现已发展成为芒市重要的特色经济作物,但是随着多年栽植和生产水平的提高, 茶树病虫害日趋严重,茶小绿叶蝉、茶附线螨、茶橙瘿螨、茶黄蓟马,茶饼病、茶红锈藻病、苔藓和地衣、茶苗白绢病、茶根结线虫病等呈加重趋势。整体来说病虫害的发生趋势是小虫大于大虫、虫害大于病害,危害严重的茶园年产量可减少20%以上,茶园效益降低30%以上。采取单一的化学药剂防治,易造成农药残留超标,影响茶叶品质和质量安全。为此,芒市积极开展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试验和示范,在加大病虫害监测预报的基础上,大力推广使用杀虫灯、害虫性诱防治、信息素粘虫板和植物源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控制病虫为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一、农业防治措施

1.秋冬季实施封园清园,减少病虫害越冬基数。在秋末冬初,茶树停止生长后,修剪茶树,并彻底清除茶园内的残枝、枯叶,放至行间深埋或销毁,并在12月至1月份全园喷施晶体石硫合剂150~200倍液封园。

2.增施有机肥,配方施肥,增强树体抗性。根据茶树生长规律、土壤理化性质、气候条件和无公害的要求进行科学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适量配施磷肥,追费选用硫酸钾复合肥为主,控制尿素施用量(三要素比例:采制红、绿茶园4:1:1),大力推广生物有机肥,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抗逆性。

3.及时适时采摘,恶化害虫营养条件。在生产季节,指导茶农及时适时采摘茶叶嫩梢,恶化害虫营养条件,减少虫害取食,减轻假眼小绿叶蝉、茶叶螨类等的发生为害。

4.适时中耕除草,恶化害虫生活环境。各季茶采摘完后,全园中耕,割除茶园梯壁及周边杂草,清除茶行内杂草,并对树冠进行轻修剪,增强茶园通风透光,恶化害虫生活环境。

二、物理防控技术措施(重点在夏、秋季实施)

根据茶园害虫茶小绿叶蝉、茶黄蓟马、黑刺粉虱、茶尺蠖等的趋黄、趋绿、趋光习性,实施物理防控技术措施。通过诱杀,极大地降低了茶园中害虫的种群数量,从而减少了用药次数,减轻了害虫的发生为害。

1.引进“黄板加昆虫信息素” 诱杀假眼小绿叶蝉、茶黄蓟马、黑刺粉虱等虫害,每亩茶园配置 “黄板加昆虫信息素”30-40套。

2.引进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在茶园周边适当位置配置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5-10盏,诱杀茶尺蠖、茶枝镰蛾等趋光习性较强的害虫。

三、强化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

大力推广使用植物源及微生物源农药天然除虫菊、天泰(天霸)、绿颖、虫螨净、苦参碱等防治病虫害,以减少茶园中有益天敌蜘蛛、捕食螨、螳螂等受到伤害,充分利用天敌对茶园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开展球孢白僵菌生物农药防治假眼小绿叶蝉试验示范。

四、科学使用生物农药,保障茶叶产品安全质量

1.严格执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全面禁用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等高毒、高残留农药,要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使用农药,避免茶叶农残超标。

2.推广应用低毒、低残留的对口农药,优先推广生物农药。如防治小绿叶蝉、蚜虫推广应用帕力特、阿克泰、阿立卡、天然除虫菊类等;防治黑刺粉虱可选用矿物油类等;螨类可用哒螨灵、炔螨特等;防治赤星病可选用代森锰锌等对口药剂;冬季要用石硫合剂封园。

3.加强测报,按防治指标适时用药。在茶叶各个生长季节,均应加强田间病虫调查,坚持各种病虫达到防治指标才用药。茶小绿叶蝉应掌握在苦虫盛期,春夏季虫量达6~8头/百叶、秋冬季12头/百叶时用药;黑刺粉虱应掌握在若虫盛孵期,虫量达2~3头/百叶时用药;叶螨一般应掌握若螨发生高峰期前,螨量达15头/百叶以上时防治。病害应掌握在发病初期嫩叶初展时喷药,每季茶喷1次,基本可控制为害。

4.讲究施药技术和方法。为了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农药的不同类型要交替轮换使用。喷药时首先要正确掌握用药量和药液浓度,一般在高山、阴天、气温低、虫龄大或病情又重、树冠又宽大的茶园适当增加农药浓度和用药液量,反之可适当减少用药量。正确掌握药剂的配制、稀释方法,宜采用“两次稀释法”。注意施药均匀周到,叶蝉、螨类和黑刺粉虱幼虫均在茶树叶片背面为害,务必将叶片喷湿、喷透。注意施药方法,应先喷施四周茶园,再喷施中间茶园。

五、取得的成效

1.经济效益显著

通过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减少了农药的施用量和施用次数,减少了茶农的生产成本投入,同时减少了害虫产生抗药性,茶叶质量明显提高,产品价格平均每公斤提高20元左右,可增收节支1000元左右。

2.生态效益明显

由于茶园绿色防控技术主要综合运用农业、物理、生物等技术控制茶树病虫害的发生,减少了环境污染,天地种群数量明显增多,改善了茶园及周边的生态环境,符合当今人民生态环保的要求。

3.社会效益突出

推广宣传、培训,大力推广普及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养了一批懂技术的生产管理、技术人员和农民,绿色防控已成为企业自律、农民自觉的行为。茶叶质量明显提高,让消费者买的舒心、吃的放心。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了芒市生态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明详等《崂山茶区茶树病虫害发发生及生态控制方法探讨》.中国茶叶,2010年第二期.

[2]王美珍《》安溪县茶树害虫绿色防控技术初探.福建茶叶,2012,01:31-32.

[3]林丽凤,林丽云.茶叶质量安全绿色防控关键技术[J].福建热作科技,2010,01:16-17.

[4]王隆都.浅析农药对茶叶的影响及绿色防控对策[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1,12:76-77.

猜你喜欢

绿色防控技术
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究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浅谈大白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综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