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课改下的班级文化建设
2017-03-27张志斌
张志斌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第二中学)
摘 要:班级文化是班级中全体成员个体意识、认知观念、价值导向、审美情趣等精神风貌的体现。初中班级的精神文化对初中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创建团结、文明、勤奋、向上的浓厚精神文化氛围,对促进学生人格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参与文化;班级精神;情感文化;任务意识
一、通过灵活多样的途径培育班级精神
1.构建一个“家”的班级环境
班级是每个学生的日常生活环境,大量的学习、社交都在此进行。因此,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让他们去建设自己的“共同的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班级环境的布置中,定期围绕不同的主題,可采用“文明的我”“时空旅行家”“讲卫生的我”等,让学生自己提出创意、自己设计、自己更新。既锻炼了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又激发了他们的责任意识,同时还引导他们勇于探索未知知识。
2.利用晚唱时间鉴赏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有着优美的旋律,长期的熏陶对于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审美取向有着重大的影响,当然,好的音乐还有德育的作用。如通过聆听亨德尔的弥赛亚、贝多芬的钢琴曲、莫扎特的歌剧等,我会问学生听到了什么,让学生讲述自己所听到的情节。同时又给他们介绍不同作曲家的故事,使学生更立体地理解这些音乐家的伟大心灵。
3.利用午诵时间诵读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中有着我们民族的传统智慧、审美情趣、价值判断、思维特质。班级中通过与同龄人诵读相关经典篇章,再加上教师的简短品析,能够引导学生热爱国学,进而认同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美德。
4.利用小组竞争活动,引导学生的合作精神
新课改提倡“小组合作”式的新型学习方式。在班级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优势,开展小组间的学习竞赛;通过小组间成员的协作、配合,促使学生逐步由“他律”转变为“自律”,提高学生在社会活动中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相互协作的能力。
二、健全制度,形成集体商议的班级参与文化
制度是班级文化的有效保障。班级管理制度的制订和实施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自己制订班级管理制度
让学生自己通过协商、制订班级管理制度,这会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权利,进而促进参与意识。学生在班级既是制度的制订者,也是执行者、维护者,这有利于学生以后进入社会的行动能力。
2.健全激励机制
为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应健全激励机制,鼓励自我发展。初中生还处于人格的建立期,适当的激励,会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如让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照片、人生格言制成教室多媒体展示屏,向全班展现自己美好的一面,也会提醒自己努力的方向;再如设立表彰栏,对一周中学生表现出的闪光点进行表彰,以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树立时刻警惕的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对于学生的自我保护非常关键,但安全意识的形成不会短期就见效,需要时时警醒,时时防范。为达到上述目的,需不断通过各类活动,如开展“安全校园”活动、“家庭安全大检查”等,让学生形成安全的行为习惯,进而形成牢固的安全意识。此外,还要让学生通过安全教育平台的学习,学会自护自救的方法。
三、通过朗诵誓词培养任务意识
任务意识是指学生在意识上所具有的按时、保质完成他人交办的某种任务的意识或习惯。良好的任务意识会促进学生专心学习、认真思考、积极探索的行为习惯,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小学时期的学习,更多是出于兴趣的培养。但到初中阶段,已有了升学的相关压力,激烈的学习竞争开始了。鉴于此,可以通过各年级的誓词、每天的朗诵,让学生知道各个阶段的任务是什么,每天怎样要求自己,以后要达成阶段性任务会有什么回报。
四、营造和谐融洽的班级情感文化
班级情感文化包括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两部分,其对于学生的情商发展不可忽视。和谐师生关系的培养需班主任和任科教师持续对学生进行“情感唤醒”,关注每一位个体,保持平等关系,建立朋友信任关系,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眼神、温和的语言、饱满的情绪去感化学生,使学生有信任感和安全感,让学生身心处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
学生融洽关系的建立,也需要持续培养。每个学生在家是全家的关注中心,而在班级中,又是诸多个体中平等的一员,难免会出现心理的落差。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集体活动,如班级有人过生日,大家就通过QQ群送花来表达祝福;每逢过节,发一些小红包来抢一抢等举措,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从而建立班级情感。
实践证明,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环境。生动活泼的班级文化氛围能使师生心情愉快,能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因此,班主任要针对班级实际和学生特点,耐心细致地抓好班级文化建设,让学生在班风正、学风浓的氛围中健康成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吴水清.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文化建设[J].南方论刊,2007(3).
[2]叶谋志.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文化建设[J].班主任之友,2003(12).
[3]蒋华英.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教育功能[J].山西教育(教育管理),2006(7).
编辑 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