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品德课如何实现教育的有效性
2017-03-27韦璟
韦璟
摘 要:良好的品德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而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启蒙阶段,实现教学有效性,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对于他们以后的成长和发展都将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将从小学品德课的角度论述实现教育有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教育;有效性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小学生正如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更多的人才,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而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不只需要学生学好文化课知识,品行在他们的生活中也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下面,笔者将根据思想品德课分析如何实现教育有效性,促进教学的发展。
一、品德课体现趣味性,实现教育有效性
在传统的品德课堂上,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配合教师的讲解,教学十分枯燥无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比较低,而在品德教学中设置品德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品德知识,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因此,笔者认为要想通过品德课堂实现教育的有效性,就必须展现课堂的趣味性。小学生的年龄普遍比较小,他们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也主要是通过自己的兴趣,如果兴趣比较浓厚,学生往往很快就能将自己想要理解的知识全部理解,反之,兴趣比较薄弱,可能无论怎么去学,不懂的知识他们还是不懂。所以,品德课的设置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例如,在学习“绿色行动”时,教师可以将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游戏融入课堂之中,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所见到的一件物品来描述绿色,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很容易就能够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
二、品德课体现实践性,实现教育有效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小学生的年纪虽然小,对外界的认识也不是十分清晰,但是每个小学生都渴望能够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因此在设置品德课的时候,教师还应当注重在课中体现实践性,让学生能够参与到一些活动中。
例如,在学习《家乡物产知多少》这一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去实践,通过实地考察、调查访问和搜集资料等方式,让他们深入到实践中,去探索家乡有哪些物产,这样既能使学生理解知识,也能够在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中,增长学生的见识,丰富他们的知识。而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知识,也能给他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
三、品德课体现启发性,实现教育有效性
品德知识教学不同于数学和英语等知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品德知识学习更为注重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感受。比如说,这个道理我懂了,这个事情我知道怎么做了以及人们常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无形的东西都是思想品德的一种。品德是属于思想领域范畴的认识。
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能只将教学关注点放在课本上,除了需要对学生的课本学习有帮助以外,还需要有所延伸,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这样对小学生的影响也会更加深远。如,在教学《如果我是他》这一课的时候,教学的重点就是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从其他人的角度去思考一些问题,教师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些教学情境,如学生和自己的好朋友闹别扭了,该怎么处理,这种事情是学生在自己学习的时候经常会遇到的,通过思考,学生也能够学会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品德课与生活联系,实现教育有效性
在传统的品德课堂上,教师的教学除了使学生的学习较为被动以外,还有一大弊端就在于教学过于封闭,脱离生活实际。而思想品德所学习的许多知识都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思想品德知识时,还应当将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不仅能够展现知识的趣味性,而且还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应用自己所学习的知识。
例如,教师在讲解《他们是家乡人的骄傲》这一课的时候,从题目上就可以看出,所学习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教师在教学之前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探寻自己家乡的著名人物和在他们身上所发生的一些历史故事,并让学生将自己所了解到的故事在课堂上讲述出来,这样学生参与到了教学中,而且通过自己的发现和探索,受到这些著名人物的影响,也能在小学生心中种上榜样的种子,在无形中也会对小学生产生深远影响。
总之,想要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通过品德课的学习可以加深小学生对思想品德的认识,逐步使他们意识到拥有良好的品德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嚴格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是一个有良好品德的人,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束彦.独立不惭影,胆怯失先机: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探析[J].考试周刊,2014(78).
[2]蒲元儒.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上),2015(8).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