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几点思考
2017-03-27丁永华
丁永华
(吉林省集安市榆林镇学校)
摘 要:指导学生写作的方法多种多样,仅就养成积累习惯储备写作素材,以及写作方法指导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积累习惯;诉真情;立新意;精选材;巧构思
语文新课程标准着重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鼓励学生创新和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指导学生写作时,要指导有法,训练有术。
如何指导学生写好文章?笔者认为,离不开“老生常谈”,即在继承中求创新、求发展。
一、培养日常积累的习惯,储备写作素材
宋代著名词人苏轼主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说明日常的积累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怎样积累呢?
1.博览群书,吸纳库存
博览群书可以扩大知识面,丰富情感体验,提高思想认识。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名人传记、报纸杂志,也可以阅读语、数、外、政、史、地书。课内外有用的文章,都要指导学生在闲暇时间里大量阅读,丰富自己的库存,培养积累意识与读书习惯。
2.带着“语文意识”去读
博览群书不能走形式,走马观花,要带着语文意识去读。读的时候要想一想:文章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自己感受到了什么?同时做好读书笔记,并把文中有价值的的字、词、句摘录下来。老舍说过:“要天天记,养成一种习惯。”写日记如此,读书也如此。阅读时的思考、体验和笔记,大大丰富了写作者的库存。歌德正是由于花费了58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的资料,才写出了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浮士德》。
3.阅读所得,整理归类
为了便于今后查找,阅读所得要整理归类。阅读中要记录的东西很多,典型事例、名言警句、精彩片段、数据、趣闻、小常识、小故事等,还有杂记、笔记。记多了,时间久了,要查找就会很困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笔记本上分类记录,比如:理想篇、惜时篇、勤奋篇、青春篇等,将同一内容集中在一起,查找时省时省力,便于记诵。
4.学会合理提取与使用
积累的终极目的是使用,同时,使用积累的材料,也会促进积累和巩固。从某种意义上说,积累的多少并不重要,而运用的多少才值得重视。由于积累材料时已归类整理,提取很便捷,可以直接引用到文章中。也可以转化为自己的語言,灵活掌握,使其与整篇文章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可以增添亮色。
二、注重写作方法的指导,提高写作能力
学生有了大量的材料储备,只是“巧妇”有了“米”。怎样做成色香味俱全的饭,离不开技巧与能力。写作教学中,培养作文素质,提高写作能力,必须进行有序的训练与文法的练习。下列做法是行之有效的。
1.说真话,诉真情
表达真实的思想感情,是初中作文教学的基本原则。作文教学就是要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自然,表达真情实感,抒写自我心灵。这是作文教学的生命力所在。生活中父母的絮絮不止,老师的苦口婆心,朋友的嘘寒问暖,人生的酸甜苦辣,都是真实的、鲜活的,这是作文教学永恒的不尽源头,因此说作文教学的本意是在生活与学生间实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目标。这样的作文教学是学生走向做人成功与作文成功的必经之路。
2.练思维,立新意
作文主旨的最高境界就是“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要训练学生拟题、立意,以合理的选材,确立富有个性、匠心独运的主题,常用的思维方式是:逆向思维,启发学生从相反的方向角度去思考,一反传统的思维方式,得出相反或相对的结论。如,同样是写“妈妈的唠叨”,有的同学呐喊“妈妈,请别再唠叨了,我已经长大了”。而有的同学则反弹琵琶,将作文命题为《享受唠叨》,从唠叨中悟出母爱,并学会唠叨,回报母爱。其次是侧向思维。事物大都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特点,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种思维训练可以让学生对同一命题或内容产生多种想法,进而从中找到一个新颖独特的想法,使文章立意新颖。
3.精选材,巧构思
要写好文章,选材也很关键。精选材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应从新处着手,选取自己体会深刻而又与众不同的材料。写记叙文要写新景,叙新事,记新精神、新风貌、新特点。只有新,才能体现精神,才能有生活气息。
巧构思。新颖奇特的形式可使文章别具一格。如果能在构思上大胆创新,一定能使文章增添光彩。我曾看到一题为《走进老鼠的幸福生活》的文章,文章写的是老鼠生活得悠然自得,并炫耀自己的天敌被人类杀死或改行后自己的幸福生活,倡导保护老鼠的天敌,批评乱捕滥杀的行为,从而反映保护生态环境的问题。文中用反弹琵琶法,正题反作,新颖而又深刻。由此可见巧构思的重要性。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写好文章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有效地传授写作方法,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