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理不分科的新常态下高中数学教学应注重的问题
2017-03-27姚广
姚广
(甘肃省会宁县第二中学)
2014年9月4日,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公布:文理不分科,这意味着高中学生将执行同样的数学课程标准,相比文理科分科的高考政策,改革后的数学教学肯定会发生较大转变,数学教师在文理不分科的新常态下,如何转变教育教学行为,以便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笔者认为必须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数学文化教学
数学作为人类思维所创造的产物,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毫无疑问是一种文化——数学文化,数学文化作为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其特有的基本内容、价值。一方面,数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的核心无疑是数学本身,包括了数学在内的思想、精神、方法、技能等内容;另一方面,数学文化是独特而自成体系的文化形态。数学文化包罗万象,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它涉及数学与哲学、数学与艺术、数学与精神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与计算机、数学与美学、数学与经济等等。总之,数学文化具有比数学知识体系更为丰富和深邃的内涵。
高考改革后,就要求数学教学在文化的层面上突出数学的核心价值观,强调数学学科育人的价值,着眼使未来从事各行各业的学生都能通过数学的学习提高整体素质。为此,作为教师必须有良好的数学文化观,在课堂上根据教材特点,借助数学史料营造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并充分地让数学历史凸显其文化底蕴。
二、注重基础性知识的教学
在今后文理不分科的新常态下,高中阶段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更加有普及性,自然更加基础。所以高中数学教学一定要重视对“三基”的夯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教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应成为教学的重点,重视基础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全方位地对基础知识进行探索。
另外,数学的基础知识就好像是数学知识大厦的地基,对整个知识体系的学习和掌握至关重要,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用学生的脸光和心态去审视教学内容,要多讲“为什么这样做”,告诉学生其中的原理,而不是给他模型,引导学生去探索,从中受到启迪,从而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反而忽略基础或基础不扎实,大厦随时都可能出现“倾斜”或“坍塌”事故。
三、注重知识的应用性教学
高考改革以后,数学知识的应用性显得更加重视,数学的应用性体现在数学源于实际问题、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观。但在以往的教学中,有一些老师就会对课本内容简化处理,比如,有些实际应用性的章节教师会直接跳过,不给学生讲授,理由很简单:高考不考。学生在学习时也是为了成绩直奔主题,所以他们也会理所当然地忽略掉知识的实际应用,这样在平时的生活中根本不能发现数学的作用,数学知识也没有任何活力,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今后文理不分科的新常态下,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帮助学生树立应用数学意识的价值观,达到掌握数学知识、训练数学思维,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综合应用能力的目的,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与我有关,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是非常有用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四、注重知识的创新性教学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重要的使命。这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创新教学模式主要是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并且具有分析与解决某些问题的能力。所以,高考改革后,教师要更加注重创新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在今后文理不分科的新常态下,教师首先要改變以往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积极采用启发、讨论、质疑、实验等创新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自由探索,不迷信书本,允许存疑,标新立异,突出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思维能力;其次积极鼓励自主探索及合作交流,数学教学既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也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提高的过程。创新性学习的教学表现为教师不仅要把知识告诉学生,还在于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得到方法,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有效的学习策略;最后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数学眼光观察事物之间的数学现象,探索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气质。
总之,高考改革之后,在文理不分科的新常态下,对数学教学行为要求的变革是深刻的,会带来各个方面的挑战,但是只要我们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重新审视、定位自我,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我们一定会在高考的变革中“处变不惊”。
课题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规划课题(课题网络初审号[BY2016_612])成果。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