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和、安、书”的班级文化,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2017-03-27郭秀娟
郭秀娟
摘 要:班级文化是小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场所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小学生素质的发展状况。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来促进班级德育工作,学生在和谐、平安、书香的环境中学习、生活,人格获得健康发展。
关键词:班级文化;良好氛围;和谐;安全;书香
班级文化亦即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是班级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在班代教育中班级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作为班主任必须在班级文化建设上进行大胆探索,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我是怎样营造“和、安、书”的班级文化呢?下面我根据多年带班的经验对班上的文化一一解读,供同仁分享。
一、“和”的文化
和谐的心理环境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一年级小学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团体,他们刚刚离开幼儿园,踏入学校,正在经历着人生的第一次重要洗礼。对学校、老师、同学都感到陌生,对一切都充满新鲜感,对学校、对老师和同学也很好奇。
我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了消除一年级学生对老师和同学的害怕感、陌生感。我是这样做的:第一次见面,首先,师生互相自我介绍,然后我对学生说:“郭老师,认识你们非常高兴,看!你们多可爱!以后我们可以做好朋友,一起快乐地学习、生活,做游戏。在学校里,你们有什么困难可以找我这个大朋友来帮忙,或者找你的小伙伴(同学)来帮忙;在座的同学都是你的好朋友,好帮手。因为同学是兄弟姐妹,会互相帮助。最后,我把我们是兄弟姐妹,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生活更愉快!”这句话写在黑板上,讓学生跟我读两遍,这时,我观察到学生担心的神情没有了。
二、“安”的文化
作为班主任的我,时刻把学校安全事故的预防放在首位,常抓“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在安全教育的方法上,不宜一味说教,容易引起学生反感,甚至听而不闻。安全教育的形式要求多样化,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乐于接受,及时讲述校级发生的安全事情和电视新闻报道校园的安全事件,讲故事等形式,让学生明白安全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有了安全,才能快乐地学习、生活。我还运用班级文化的熏陶,让墙壁“说话”,在班级的墙壁上写着:时时、处处、事事注意安全,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三、“书”的文化
近几年,我校一直评为建设书香校园,倡导书香班级。语文课上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学语文。身为语文教师兼班主任的我深知:阅读是提升国民素质,提高语文修养的重要举措,也是校园以及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我也希望用读好书影响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对书的热爱。
(一)坚持每天给孩子们听故事
有许多学生自己不喜欢读书,却非常喜欢听别人读书。听着听着,学生也会越来越喜欢书籍。阅读从倾听开始,孩子最初的阅读兴趣来源于倾听。经常给孩子读书,让孩子从小就感受到读书的快乐和兴趣。一年级的时候,每天早餐的时候,成了孩子们最企盼的时间,听故事的时间到了。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我不失时机和他们聊起对故事的感受。有时到精彩处,我则卖个关子,(等明天再讲)让他们自己去猜测故事该如何发展,让想象自由想象。有的家长也反映孩子做完家庭作业,喜欢看课外书了,有的孩子则在不知不觉中懂得了许多知识。
(二)贴读书名言
学生每天一走进教室都会面对雪白的墙壁。如何让每一面墙壁都能“说话”“说好话”,也是班主任教育学生的细节。于是我把读书的名人名言贴在教室空白的墙壁上。如:“书香伴童年,智慧享一生”“书籍的家园,知识的海洋”“书是甜的,爱看书的孩子是最美的”等等。让学生一走进教室就置身于浓浓的阅读氛围中。这些名人名言成了不会说话的老师,时时提醒孩子们要重视阅读。试想在这样的教室里学习,学生耳闻目染又怎能无动于衷呢?
(三)充分利用班级“阅读天地”,构建班级图书库
一年级的时候,第一次开家长会,我重点讲述了课外阅读对孩子学习、发展的重要性。分数赢得一时,阅读赢得一世。举了几个成功的事例,家长纷纷要求我给他们推荐一些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书籍。我趁热打铁,建议家长自行购买——小学各学段阅读书目。
(四)携手家庭,还孩子一个明朗的阅读晴空
学校重在引导学生读好书,教给学生读书方法,而学生的大部分读书时间应该是在家里,可是很多家长说:“孩子喜欢看电视喜欢上网,就是不喜欢读书。”还有的家长说:“孩子喜欢看漫画书,不喜欢看文字书。”我意识到,课外阅读指导,要通过家校结合,班主任、家长、学生的相互协作共同来完成,所以,我首先做好宣传动员工作,通过家长会、互教通、给家长的一封信等多种途径宣传课外阅读的益处,给孩子们推荐好书,使课外阅读受到家长的重视和支持。
和谐、平安、书香的班级氛围对学生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构建和谐班级,就要创造平安的学习环境,形成团结、爱读书、共进的同学关系,形成开拓创新,争先创优的良好班风,使每一个学生在平安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在和谐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