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2017-03-27李云
李云
摘 要:一切知识的进步都是源于人类的探索,而数学也是在对问题的不断思考中进步的。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探究性也是以问题意识的培养为基础的。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学生此方面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以教学主体的形式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研究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主要针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培养
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对学习的知识有这样那样的疑惑,而对问题的不解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心态的变化,进一步使学生对问题产生一探究竟的想法,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一、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产生问题意识
以往的教学形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师基于对知识全面掌握以及对学生的了解进行知识的传授。此种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很难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难以带动数学课堂活力,除此之外,教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也不能及时地了解。新理念下的教学要求学生全方位发展,尤其是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是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创设轻松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在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前提下,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小学生对教师存在一种敬畏的心理,对数学知识虽然存在疑问,但由于胆怯不敢向教师提出问题。在此种情况下,教师应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减少学生的紧张感,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畅所欲言,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教师还可以利用欢快的语言、有趣的小故事等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并且在课程讲解的时候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宽松的课堂范围中提出有价值的疑问,使其问题意识得到展现,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效率进一步提高。
二、自主探究式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小学生最具发散性思维,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小学时期,学生的问题具有多样性,可能是对数学知识产生的疑问,或者是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动脑、多思考,这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探究式教学充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生动的教学引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利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对其产生疑问,在知识的探究中设计一系列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功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动态的图画,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逐步发现在此动态图画中图形是怎么变化的,学生对此产生疑问后自主地对问题进行探究解决,并且研究在这一过程中,图形的形状是否发生了变化?和原来的图形还一样吗?多媒体中展示的知识在生活中又有什么样的应用呢?在一系列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中,落实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对知识有更好的掌握,并且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实践性教学手段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对知识产生更为具体的印象,这也是小学数学知识由抽象到具体的一个过程。数学中有很多概念以及公式,学生对此类知识的理解不透彻,从而降低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对知识有具体的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多种不同长度的小木棒,学生亲自动手对小木棒进行操作,在摆一摆的过程中学生发现,有的三根小木棒可以拼成三角形,有的小木棒不可以拼成三角形,学生就会思考这是为什么呢?到底三根小木棒是什么样的关系才能拼成三角形呢?在实际动手操作过程中,不仅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乐趣,而且在具体化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不断地促进学生对知识产生疑问,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探究精神,更好地落实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只有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在此种氛围中减少对学生思维的禁锢,使学生大胆地对知识进行质疑,在探究教学中,对问题不断地进行深入研究,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对问题进行解决,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罗水琼.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2015(35):273-274.
[2]林朝华.小學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策略初探[J].科技资讯,2014(21):144.
[3]李佳.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学周刊,2016(23):29-30.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