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舞动语文教学新课堂
2017-03-27高小平
高小平
摘 要:反思过往的教育改革,提得最多的当然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每次改革收效甚微,其根本原因是学生的主体作用仅仅是教师的一种设计,是为教师的教学策略而设置的,体现在教学的局部。创客,勇于创新,努力将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为改善如今的语文教学模式,必须要对语文课堂教学有新的认识,需要拥有创客精神,对课堂进行全面的彻底的系统的革新,创建一种“新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堂;创新;创客
“新课堂”以新的教育理念作为基石,为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价值观为教育导向,一切为了学生,从新的高度尊重学生,全方位依靠学生,将学生当作课堂教学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新课堂”将把学生的学习取向当作是教学的出发点,而并非将知识传授当成是起点,顺应学生自然的天性,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通过这种“构造”努力将课堂从原先教师“表演的舞台”变为师生“互动的平台”,将传授知识的场所变为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的新天地。基于以上的理念,对新课堂有了以下的构想。
一、从“教室”变成“学室”
我们按照生活的习惯把学生学习的场所称为“学校”,主要是突出一个“学”字。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集权统治思想逐步影响了学校的教育观念,于是“教”的思想不断被强化,后世的人便把学生学习的地方命名为“教室”。在现在看来,其实我们很有必要对此进行再次的更名,改“教室”为“学室”。“学室”这样的称谓不仅能超越“教”的思维局限,使之成为学生学习之所、生活之所、活动之所,让它成为学生接受这个世界广大思想的一个新天地。
二、把“教师”称呼为“先生”
其实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长远的见解,古人把老师称之为“先生”,实在是高明。所谓“先生”,同样也是学生,但是是先几步学习的学生。然而“教师”这样崇高的称谓,彰显出来的地位明显是高于学生的,这样理所当然教师就成了课堂的主人,变成权威、不可侵犯的象征。然而本质上来讲,教师和学生其实是平等的学习伙伴,如果一定要分个高低先后,我们也可以称之为“首席生”。但是相比较“先生”这样的称谓,反倒后者更加返璞归真,更有贴切感。
三、把“教案”改成“学案”
“教案”是教师自己设计的教学的方案和蓝图,根本目的其实是为教师服务的。它将课文内容作为教学的导向,以知识为起点,流程规范,内容细密。教师在书写教案时,往往重视教学的目标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体验与感受。我们都知道,学生是课堂行为的主体,当然是要先有学生的“学习标准”,才会有教师的“教学目标”;先有学生学习的“学案”,才会有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教案”。不仅如此,课堂中学生的学习都是随机的。那必然需要改“教案”为“学案”,以过程为导向,站在学生的角度和学生拥有的学习经验为起点,假想出学生学习的模块,对学生的知识进行建構,发挥出教师应有的引导、组织、服务学生的特性。
四、化“教学”为“学教”
以往的“教学”观念所提倡的是“先教后学”,导致课堂关注的焦点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然而这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新课程标准指出,必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先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将学生真正变成课堂的主人。所以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要转变成“学教”,即“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五、变“课本”为“文本”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以“课本”为中心的,提倡对“课本”的熟识、理解与掌握。这种将“课本”视为“教学圣经”的做法导致了语文课堂学习的简单化和师生视野的狭隘。我们应该认识到,“课本”本质上只是师生共同分享的一种学习资源,然而除去课本,还有更多的方面需要我们去重视,社会经验、交际技巧等也都是学习资源,而且是更为重要的资源。只有对“课本”建立了正确的认识,师生的学习才能突破“课本”的限制,突破“课堂”的限制,从而转变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搭建起一个开放的、综合的学习资源共享系统。
六、把“讲台”当成“展台”
教室里的三尺讲台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地方,是教师权威的象征,是教师个人表演秀的舞台。讲台虽然树立了教师的威严,却拉远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语文教学改革需要我们对传统的课堂重新审视、认识,新型课堂以学生为主人,不单单是需要教师在讲台上传授知识,还需要学生自主上台讲解学习方面的看法,将“讲台”变成展现真实自我的一个“展台”,让每一位学生享受学习,享受课堂生活。
总而言之,构建语文新课堂,并且让语文新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的心灵得以放飞,情感得到宣泄,知识得到更新,能力得到提高。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努力创新,不断改善原有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让语文课去接近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的心灵能够在语文教学文化的熏陶下更加充实,让思想在广阔的知识海洋中遨游,让学生的心灵一直在言说与倾听着语文课散发的魅力,让语文新课堂伴随学生自由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邓红玉.新课堂,让孩子们“动”起来[J].华夏教师,2013(5).
[2]李勇.时代需要新课堂[J].新课程学习(中),2013(6).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