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地区多因素保水措施对土壤水分及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2017-03-27汪成成
摘 要:文章以某地区的煤矿沉陷区为研究主体,在借助相关实验的基础上,对其保水剂的应用方法、肥料的最佳配比做出了相关探讨,同时也对保水措施对土壤成分及造林成活率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结果显示,覆盖材料、保水剂应用强度、肥料配合比例等都能够对长梗扁桃成活率造成直接作用,其中土壤含水量的影響效果最为明显,因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以上三要素进行能效衡量,覆盖材料的影响效果最强、其次是保水剂的适用量、最后肥料的投入比。
关键词:多保水措施;土壤水分;造林成活率
煤炭资源是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项目,其应用优势不容忽视。煤炭资源虽然是助推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但是在实际开采环节却出现了相应问题,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也日益加剧,因此煤炭行业中的矿业也逐渐发展成为制约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在煤炭的大量挖掘过程中,虽然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相对的煤炭的减少,使得塌陷问题频繁发生。为了从根本上提高生态环境的主体结构,拓宽植被覆盖面积,需要在采取优化措施的基础上,应用积极有效的保水技术,加快植被效率。
1 材料与方法
1.1 应用材料
为了提高试验精度及准确率,在开展实验工作前,需要对试验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衡量。试验区的开采区通常都是富含较多煤炭资源的,并且其分别区域的周边环境往往较为复杂,因此这就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对覆盖材料、保水剂施用量及肥料比对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衡量,并以此为依托,开展相应试验。在将植被种植到制定区域以后,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其成活率,应当配合开展大量的浇注施工,为其健康生长提供必要条件,当水量达到预期标准后,需要将多样化的材料铺设到植被表面上,在对地膜进行选择时,应当根据所在地的特点,尽可能地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白色地膜,并将杂草生长高度及风沙覆盖厚度进行精准控制。
在实际试验过程中保水剂的选择利用也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最大化的降低环境污染问题,应当使用具有复合优势的保水剂,这种保水剂的应用优势就在于能够快速溶解到水中,并且其固态存在形式是以多个分散的颗粒为主。在推进试验流程时,可以根据其实际需求,将试验总体划分成不同的类别及特点,与此同时,处理形式也可以做出十六个等级的层次划分,其中所涵盖的处理植株可以做出量化设置,以每日重复的方式对其进行管理及处理。在本文中所提到的试验对象是已经生长三年的地区特有植被,选中的试验对象具有一定的同一性,并且他们来自于同一块土地。试验是从2016年的2月份开始的,在整地过程中可以采取整块推进的方式优化试验项目,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整地的规格需要进一步做出标识及确认,在使用保水剂时,可以以层层递进的形式对试验对象进行标准施用量的衡量。
1.2 测定指标
在实际试验过程中,只有确定了指标,才能从源头上确认试验方向及优化形式。由于本文将处理内容划分为16种,这就需要对其各个横截面进行指标性确认,并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对土地水分涵养量进行判断。通常情况下,可以将土壤剖面做出四个等级的适应性划分,在侧样环节应当将试验主体放在相应设备中进行烘烤,并有针对性的对各个试验植被进行考察及研究。
2 结果与讨论
2.1 多因素保水措施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通过对试验内容进行研究不难发现,各个区域处理土壤的水分含量并不是长久不变的,其水量在受到影响后变化曲线是大体相同的,都是由最开始的水量上升,到后期的水量不断减少,当达到一定时间点后,处理土壤的水分含量将会降到历史最低值,当达到下一个期间时,水分含量又会逐渐增加,这一阶段中土壤含水量与同期相比会呈现乐观趋势,其中各个处理土壤的含水量并不一致,在推进至各个期间时,水量的多少变化也难以预估。通过综合研究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影响因素中覆盖材料所起的作用是最为明显的,其能效发挥也是其他因素无法超越的,保持水分的效果十分强大。6月份处理14的土壤含水量最高为16.83%,其他各处理土壤含水量均在12.36%~16.36%,处理16最低为10.83%;7月份土壤含水量最高的是处理14为16.02%,其他各处理土壤含水量在12.45%~15.56%,处理14是处理16的1.65倍。
在进行多样因素保水措施的研究过程中,通过相应值量分析进行研究可以看出,以上三种影响因素对保水效率的作用效果做强的是覆盖材料,其次是保水施用量、最后才是肥料的配合对比。在处理土壤上覆盖材料,能够有效避免水分的大量流失,相对的应用的材料种类不同,所达到的效果也就存在一定差异,也就是应用地膜的品质及适用性,能够直接决定处理土壤的保水效率及质量。地膜覆盖的保水效率通常是最为明显的,如果采用风成沙对其表面进行覆盖,或者是借助周边杂草将其覆盖,都将为水分流失提供有力条件及空间,可想而知没有物质覆盖的土壤必将导致水分的直接流失。
2.2 多因素保水措施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造成植被成活几率会在时间的作用下不断弱化,因此在处理成活率的过程中,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以成活率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为依托。在对可靠资料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处理成活率的工作并不是十分困难,并且目前我国的处理效率能够达到50%左右,在提升应用效率的同时,造林成活率也随之不断提升,但是在这一背景下,部分处理项目成活率不高的问题也频繁发生,低到50%以下,甚至更低。通过对上述内容进行研究可以归结出这样的保水规律,利用地膜对处理土壤进行管理,是保水效果最为明显的,而其他两项因素的配合应用,也能够进一步提高保水效率,但是这就综合以上多项内容,对应用材料进行优化选择。保水措施并不是一项简单的措施应用工作,它需要从多方因素入手,对土壤需求进行深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科学化的可行性措施,提高土壤含水量,从根本上提高造林成活率。
3 结束语
首先,在对试验内容进行综合研究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其试验流程对结果进行科学性总结。根据多因素正交试验结果,地膜覆盖-保水剂60g-当地土∶肥料(4:1)的保水措施组合土壤含水量最高为17.11%,长柄扁桃成活率最高为80.45%,其他处理土壤含水量在9.98%~14.88%,成活率在30.14%~71.33%,无任何保水措施的处理土壤含水量为8.59%,成活率最低为30.13%,因此,半干旱地区多因素保水措施能够不同程度保持土壤水分,进而提高长柄扁桃成活率。其次,在对比覆盖材料、保水剂使用量及肥料配比三个因素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效果进行研究时不难发现,以上三个因素都是半干旱地区多因素保水措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虽然他们的影响效果大不相同,但是为了有效提高保水效率,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最为有效的综合保水措施,从而更加全面、系统地提高保水效率。覆盖材料、保水剂施用量、肥料配比对长柄扁桃成活率、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极显著,影响程度为:覆盖材料>保水剂施用量>肥料配比;长柄扁桃多因素保水技术措施最佳组合为地膜覆盖-保水剂60g-当地土∶肥料(4:1),建议今后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中,为了保持土壤水分,保证苗木成活率,长柄扁桃的保水措施以地膜覆盖-保水剂60g-当地土∶肥料(4:1)为最佳。
参考文献
[1]汤志馥.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节水保水技术初探[J].现代园艺,2016(12).
[2]许浩,蒋齐,潘占兵,等.黄土丘陵区降雨、土壤水分和苗木成活率的关系[J].水土保持研究,2012,19(5).
[3]郝阳春.辽西半干旱地区施用保水剂造林对成活率的影响[J].防护林科技,2016(2).
作者简介:汪成成(1985-),女,辽宁大连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培育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