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学生化学中考“三步”复习法
2017-03-27刘旭杰
刘旭杰
【关键词】 化学教学;中考;“三步”复习法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1—0113—01
一、剪碎——紧扣《新课程标准》,过好课本关
九年级同学刚接触化学知识,可能对刚学到的新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的意识性并不强,所以容易混淆、忘记,所以在复习时切忌急于求成,必须要做到紧扣《新课程标准》,对每一章、每一节的内容必须逐个剪碎,剪碎的过程中,删繁就简,加深记忆。比如在“氧气的用途”中,课本上内容很多,但我们只需记住“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就可以。这一过程重在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复习,即把原先所学知识再归纳、再整理、再记忆的过程。这一过程按每周复习两章计算,大约需要40天时间。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复习时对每一节的内容要按《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找出那些内容是需要认识的,那些内容是需要了解的,那些内容又是需要记忆的。在剪碎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巧妙利用顺口溜等形象记忆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一步的复习并非简单的重复和循环,而是在紧扣课本的同时有所上升和提高,因为中考必须以课本为主。教师可根据往年本章节考查的重点精选一些试题精讲精练,抓住重难点,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地步。
2.立足双基,重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复习。化学学科基本概念非常多,而且很零碎、易混淆,因此必须在本步复习中加强记忆,对每一章节的概念、性质、用途、实验的基本技能等必须牢记于心、深刻理解、熟练掌握。
3.本步复习必须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化学不像语文、数学一样存在潜在的基础知识很多,九年级刚接触化学,只要复习方法正确,后进生是一定能够转化的。所以本轮复习一定要在课堂上多关注后进生,让他们把原先没有记住的东西补上去,这也是提高整体成绩的关键一步。
二、凑成——归纳总结,加强记忆
通过第一步的复习,已经夯实了基础。任何一道复杂的题型都是由最简单的知识串联而成的,所以第二步复习必须对已学的知识由点成线,由线及面加以连贯,因为系统的知识便于掌握、便于提取、便于应用。这一过程可以将九年级化学分为化学实验——元素及其化合物——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计算——化学与生活五大块来复习,其实就是将前面剪碎的部分再次凑成的过程。例如,将第二章《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氧气的制法》、第四章中《电解水的实验》等各章节中出现的实验全部系统地归纳总结在化学实验中进行复习。这样把所学的知识构成一个知识系统,便于做题时提取和应用。这一过程大约需要20天左右的时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将知识按以上板块汇总,找出相互之间的关联,将其系统化、结构化。根据双基的基本要求,首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总结,然后教师帮其指正,最好根据历年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寻找一些相关的试题进行训练,在训练中加深对每一模块的整合记忆、理解、应用。
2.对每一模块自己经常出错的问题建立错题薄或错题库,并经常拿出来重复训练,因为第一次在头脑中形成的错误认识很难更正。所以对错题必须做到举一反三,在纠错中提升。
3.教师在本步复习中必须起引导作用,加强学生的规范训练。例如,学生表达时尽量用化学用语,书写时尽量用化学符号。提高同学们语言的组织性、科学性、规范性以及格式的正确性、实验的严谨性、思维的创新性等。让同学们多训练一些相关模块中综合性比较强的试题。
三、系统——综合训练,提升素质
这一过程大约需要20天左右的时间。其实也就是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对所学的知识再次系统化。本步采用的方法多为模拟训练,也就是在模拟训练中查缺补漏,达到综合提升的复习效果。
1.进行题型分析,掌握解题规律。每年中考题都由选择、填空、实验、计算四大块组成,每一种题型都有各自的解题规律。只有掌握了每一种题型的解题规律,才能在解题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切忌教师搞题海战,每一套试题要精讲精练,充分发挥同学们的创新思维。
2.提高同学们的审题能力。审题是做题的前奏,根据我16年的化学教学经验,大多数同学一拿到题目后,边阅读边下手做,有时候题上问了好几个问题,而他只回答了其中的某一个方面,没有全盘把握,故失分较多。所以建议同学们认真仔细地读题、审题,并通过审题训练,提高学生分析、判断、联想、推理的能力。
3.中考既是一种学业水平测试又是升学选拔性考试,家长期望值高,学生压力大。作为九年级的化学教师,研究中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和特点,了解中考命题趋势,以课本为本抓基礎,以考纲为线抓提高,以经典的中考试卷为标杆抓突破,才会取得很好的复习效果,才能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编辑:张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