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蜘蛛香中绿原酸及总酚酸的含量测定

2017-03-27刘开萍杨军罗喜荣赵开坤尹航刘兴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绿原酸

刘开萍+杨军+罗喜荣+赵开坤+尹航+刘兴赋

摘要:试验建立了蜘蛛香(Valeriana jatamansi Jones)中绿原酸和总酚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蜘蛛香中绿原酸的含量,色谱柱为Dikma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水溶液(12∶88),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27 nm,柱温30 ℃;以绿原酸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在327 nm波长处测定蜘蛛香中总酚酸的含量。结果表明,绿原酸在2~20 μ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加样回收率为97.95%,RSD为1.37%;总酚酸在5~20 μg/mL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加样回收率为100.31%,RSD为1.34%。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蜘蛛香中绿原酸和总酚酸的含量测定。

关键词:蜘蛛香(Valeriana jatamansi Jones);绿原酸;总酚酸

中图分类号:Q949.781.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02-0288-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02.021

蜘蛛香又名马蹄香、老虎七、心叶缬草等,系败酱科(Valerianaceae)缬草属(Valeriana L.)植物蜘蛛香(Valeriana jatamansi Jones)的干燥根茎及根,在中医里具有理气止痛、消食止泻、祛风除湿、镇静安神等功效,主治脘腹胀痛、食积不化、腹泻痢疾、风湿痹痛、腰膝酸软、失眠等症,主要含有挥发油、缬草三酯类、黄酮类、多酚类等成分[1-8]。蜘蛛香药材的质量控制目前尚不完善,为此,试验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首次测定了蜘蛛香植株中绿原酸及总酚酸的含量,旨在为蜘蛛香药材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質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1.1 材料 蜘蛛香植株分别采自贵州省贵阳市、江口县、松桃苗族自治县、岑巩县、石阡县,自然阴干后,粉碎过60目筛,备用。绿原酸对照品来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10753-201314;乙腈为色谱纯,水为去离子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1.1.2 仪器 主要有Agilent 1100 DAD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Agilent公司);UV-17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EL204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仪器上海有限公司);KQ5200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公司)。

1.2 溶液的配制

1.2.1 对照品溶液 精密称取适量绿原酸对照品,用50%甲醇配成200 μg/mL的贮备液。分别取不同体积的绿原酸标准贮备液于10 mL容量瓶中,用50%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配制成系列浓度的标准工作溶液。

1.2.2 供试品溶液 准确称取各地0.5 g蜘蛛香样品,用石油醚回流脱脂至提取液无色,残渣挥干石油醚后置具塞锥形瓶中,加入50%甲醇50 mL,密塞,摇匀,称定质量;超声提取40 min,放冷,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过滤,取续滤液0.2 mL,加50%甲醇稀释、定容至10 mL,即得。

1.3 绿原酸的测定

色谱柱为Dikma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水溶液(12∶88),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27 nm,柱温30 ℃,进样量20 μL。以标准品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定性、定量测定样品中的绿原酸含量。

1.4 总酚酸的测定

以50%甲醇作空白,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标准工作溶液的吸光度,绘制工作曲线,以相同条件测定样品液的吸光度,计算样品中的总酚酸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绿原酸测定

2.1.1 色谱分析 绿原酸对照品和供试品色谱结果见图1。从图1可见,在上述色谱条件下,绿原酸可有效分离,峰型对称,无杂峰干扰。

2.1.2 标准曲线 精密移取绿原酸标准贮备液 0.10、0.25、0.50、0.75、1.00 mL,分别置于10 mL容量瓶中,加50%甲醇至刻度,按上述色谱条件依次进样,测定峰面积。以绿原酸浓度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拟合,得回归方程y=9.513 4x-0.380 5,r=0.999 6,表明绿原酸在2~2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2.1.3 精密度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连续进样6次,测得绿原酸峰面积RSD为0.92%,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1.4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分别于0、2、4、6、8、12、24 h进样,测得绿原酸峰面积RSD为1.43%,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性良好。

2.1.5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贵阳市样品)蜘蛛香样品6份,先按上述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再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测得绿原酸平均含量为20.53 mg/g,RSD为1.26%,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2.1.6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已知绿原酸含量的蜘蛛香样品6份,准确加入等量的对照品,按上述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再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7.95%,RSD为1.37%,表明该方法准确度良好。

2.2 总酚酸测定

2.2.1 测定波长的选择 分别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200~400 nm范围内进行扫描,结果见图2。图2表明,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均在327 nm处有最大吸收,故选择总酚酸测定波长为327 nm。

2.2.2 工作曲线 精密移取总酚酸标准贮备液 0.25、0.40、0.55、0.70、0.85、1.00 mL分别置于10 mL容量瓶中,加50%甲醇至刻度,在327 nm处测定吸光度。以总酚酸浓度为横坐标(x),吸光度为纵坐标(y)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为y=41.867x-0.020 8,r=0.999 8,表明在5~20 μg/mL范围内总酚酸浓度与吸光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2.3 精密度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在327 nm处测定吸光度,重复测定6次,结果RSD为0.85%,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2.4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2、4、6、8、12、24 h在327 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RSD为1.04%,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性良好。

2.2.5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贵阳市样品)蜘蛛香样品6份,按上述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在327 nm处测定吸光度,测得总酚酸平均含量为37.12 mg/g,RSD为1.15%,表明方法重复性良好。

2.2.6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已知总酚酸含量的蜘蛛香样品6份,准确加入等量的对照品,按上述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在327 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平均回收率为100.31%,RSD为1.34%,表明方法准确度良好。

2.3 样品测定

取不同产地的蜘蛛香样品,按上述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再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计算样品中的绿原酸含量;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327 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样品中的总酚酸含量,结果见表1。

3 讨论

蜘蛛香是惟一被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录的缬草类生药,是一味中医临床长期应用疗效较好的中药,具有抗肿瘤、保护神经、保肝、抗氧化、抗菌、抗病毒等药理作用[9]。试验建立了蜘蛛香中绿原酸及总酚酸含量的检测方法,该方法简单、快捷、重现性好、准确可靠,可用于蜘蛛香药材的质量控制及定量分析,为蜘蛛香药材质量标准的提升打下了基础。

绿原酸广泛分布于植物中,但含量较高的植物不多。试验测定了黔产蜘蛛香中绿原酸及总酚酸的含量。结果表明,酚酸类化合物是蜘蛛香中含量较高的一类物质,是其发挥临床疗效的重要物质基础,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368-369.

[2] 杨 军,龙庆德,罗喜荣,等.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蜘蛛香油工艺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157-158.

[3] 田弋夫,龙庆德,罗喜荣,等.蜘蛛香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4):924-926.

[4] 罗喜荣,罗 俊,杨 军,等.蜘蛛香不同部位中总缬草三酯含量测定[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8884,9106.

[5] 罗喜荣,苑天红,杨 军,等.超临界CO2萃取蜘蛛香中总缬草三酯的工艺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2(16):119-121.

[6] 罗喜荣,苑天红,杨 军,等.超临界CO2萃取蜘蛛香中缬草素工艺优化[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8):1901-1902,1912.

[7] 李 蓉,李小平,吴 莹.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蜘蛛香中总黄酮的含量[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2):149-150.

[8] 傅 亮,楚清脆,黄宝康,等.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测定蜘蛛香中多元酚类化合物[J].分析化学,2005,33(2):161-164.

[9] 陈 畅,李韶菁,唐仕欢,等.蜘蛛香藥理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4):2174-2177.

猜你喜欢

绿原酸
正交试验法筛选白虎定喘口服液提取工艺研究
油葵饼粕中绿原酸的乙醇浸提研究
RP—HPLC测定桑叶中绿原酸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