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图画书是幼儿的良师益友
2017-03-27
引导幼儿阅读是家长们热衷的事,但是,站在琳琅满目的书店里,许多家长感到迷惑,哪些书适合自家孩子呢?给孩子买文字少、图画多的书是不是浪费钱?买到书后,又有不少家长不会正确引导,使孩子体验不到阅读的乐趣,阅读效果自然大打折扣。日前,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儿童阅读专家王蕾博士,请她给家长朋友们指点迷津。
图画书使命重大
记者(以下简称记):为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和图像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全国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取得了巨大成效,目前,阅读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家长来说,引导孩子养成阅读习惯更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但是,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需要阅读不同的书籍,在选购图书时往往不知从何入手。您是儿童阅读教育专家,请问学龄前儿童应该读什么书?
王蕾(以下简称王):学龄前儿童应该以阅读图画书为主。
记:图画书是指那些以图为主、以文字为辅的书吗?都说现在是读图时代,成年人也喜欢读绘本。请问,究竟哪些图画书适合学龄前儿童阅读?
王: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喜欢图画书,但针对学龄前儿童的图画书有鲜明的特征。广义地说,以图为主、以文字为辅的书都可以称为图画书,英语叫Picture Book,在日本和我国台湾称为绘本。日本著名儿童文学学者松居直认为:“现代的被称为图画书的读物,并不只是有很多插图的儿童书,而是指一种特定的少儿读物的形式。所谓图画书,文和图之间有独特的关系,它以飞跃性的、丰富的表现方法,表现只是文章或只是图画都难以表达的内容。”国内的图画书研究者彭懿对图画书的定义是:“图画书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说得抽象一点,它是通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讲述故事的一门艺术。”也就是说,在针对学龄前儿童的图画书里,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甚至可以见到一个字也没有的无字书。
记:学龄前儿童适合阅读图画书,是因为他们识字较少吗?
王:这只是原因之一。对学龄前儿童而言,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的图画书是最适合的读物,是每个儿童人生的第一本书。图画书对促进儿童语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早期教育中,图画书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教学资源和手段,尤其对学龄前儿童语言教育。
记:儿童语言发展,具体指的是什么?
王:儿童语言的发展是指儿童对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的过程和现象。在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图画书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图画书阅读的最大价值是促进儿童语言的迅速发展。英国“阅读起跑线”阅读研究中心2005年发布的研究数据表明,1~3岁婴儿期的语言习得机会有近50%出现在图画书阅读中。所以,早期阅读是学龄前儿童语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是让儿童进行早期阅读的基础,而图画书阅读是帮助学龄前儿童喜欢阅读的重要法宝。
记:在培养学龄前儿童阅读兴趣的过程中,图画书有哪些优势?
王:图画书首先是借助画面来叙述,造型丰富,色彩明快的图画很容易抓住儿童的心。如果图画书讲述的故事有趣,那么儿童会发现:原来书里有这么好玩的事,原来阅读是这么一件让人快乐的事。他们在一次次有趣的图画书阅读过程中,会逐步发现图画书是快乐的体验,是知识的源泉。随着这个认识的加深,他们会慢慢拓展自己的阅读方式和种类,从而在浓厚的阅读兴趣中增强自己的阅读能力,这便为儿童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記:您能举例说明吗?
王:好的。《要是你给老鼠饼干》是一本适合学龄前儿童阅读的美国畅销图画书,内容大意是:一个男孩碰见一只身穿蓝色牛仔裤的可爱小老鼠,随手给它一块饼干吃,谁知道就此开始了没完没了的奇妙故事——老鼠有饼干后,就要喝牛奶;有了牛奶后,就要吸管;有了吸管就要餐巾……最后,男孩再也受不了这只小老鼠的纠缠,竟然被它不断地要这要那折磨到累得睡着了,而此时老鼠发现自己又饿了,于是它又要饼干吃……一块饼干既是故事的开始,又是结尾,在这样有趣的情节设置中,幼儿的阅读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家长在陪孩子阅读时,可以照方抓药,让孩子以《要是你给……一个……》题,创造类似的连锁反应故事,孩子一定会大感兴趣,其语言表达能力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锻炼。
总之,图画书作为一种独特的读物形式,可以引领学龄前儿童进入一个奇妙又愉快的世界,对幼儿语言、想象、思维与记忆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图画书对学龄前儿童的成长承担着重要使命。
如何选购图画书
记:家长在为学龄前孩子选购图画书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王:首先,要选那些以图画为叙述载体的图画书,而不是把图画作为装饰性插图的文字书。构成图画书特征的有线条、形状、颜色、画技、风格等,这些特征汇合构成了一幅幅图画作品,能激发孩子的审美欲望。但图画书中的图画不仅仅是提供艺术欣赏的媒介,其主要价值和本质特性在于叙述的功能。松居直曾经借用数学公式来说明图画书的这一特点:文+画=有插图的书;文×画=图画书。
其次,要选那些图画连贯性强的图画书。图画书非常强调图画的连贯性,无论是横画面构图,还是侧画面构图,抑或俯瞰画面构图,图画必须根据文字叙述的需要来安排,图画具有序列性、连贯性与逻辑性。一本好的图画书,能让一个不认字的学龄前儿童通过看图画读懂大意。比如荣获2005年凯迪克奖的《小红书》,整本书没有一个字,全靠图画来叙述,书中一个个充满连贯又富有极强逻辑性的图画,让不识字的学龄前儿童也能离开父母、老师的讲述,读懂故事的大意。图画书富有连贯性的画面,能极大地丰富学龄前儿童的想象力。加拿大作家佩里·诺得曼在其著作《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中对用图画表示上下文关系有这样一段表述:“图画书包含一连串的图,所以当我们从这张图看到下一张图时,就必须想象可能发生的事,以便来说明我们在图与图之间所看到的改变。当然文本的字常告诉我们图画间所发生的事情细节,但只要我们具备策略来寻找这些关联,即使没有文字,也能找出关联,这就是插图画家制作无字图画书时凭借的技巧——只提供一连串互有关联的图来暗示故事。”
记:有家长担心,孩子热衷于阅读图画书,会在不知不觉间对图画产生依赖,淡化识字的兴趣,对入学后的学习不利。这是一个误解吗?
王:家长的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我国台湾经过十多年的图画书阅读推广之后,发现孩子的阅读习惯虽有显著增强,语文能力却下降了,有些孩子已经到了高年级,主要的读物却仍然停留在图画书阶段,完全无法进入文字世界。该现象引起了儿童阅读研究者的关注,设计出一系列的“桥梁书”。所谓桥梁书,是介于图画书和纯文字书之间的一种图书类型。阅读能力较强的五六岁儿童和小学三年级以前的儿童,可以通过阅读桥梁书逐渐减少对图画的依赖,向文字阅读过渡。
记:市场上都有哪些优秀的桥梁书?桥梁书有哪些特点?
王:欧美国家和日本因为儿童文学发展比较早,桥梁书的发展相当成熟,比如美国哈珀柯林斯公司的《我能阅读》《青蛙和蟾蜍》就是很成功的作品,日本也有《平底锅爷爷》《小狐狸的故事》等脍炙人口的读本。分析这些产品,很容易发现存在一些共同的特点:文字都在1万字以内,不超过100页,文图比例约为1:1或者1:2,文字浅显易懂,句型简单,故事兼具趣味性和文学性,又能深入孩子内心,很容易一口气读完。桥梁书的发展在我国才刚刚起步,相信不久就会有高质量的产品出现。
亲子共读效果佳
记: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陪伴孩子阅读是一项重要的措施,但是图画书浅显易懂,孩子阅读时还需要家长的陪伴吗?
王:恰恰相反,学龄前儿童阅读图画书更需要家长的陪伴。我认为,亲子共读是图画书阅读最重要的方式。在与孩子的共同阅读时,家长的作用不是教给了孩子多少知识,或者教孩子认识了多少个汉字,而是让孩子在家长温暖的臂弯里得到最大限度的精神放松。当孩子与父母一起沉浸在图画书中,家长的讲述与体温,构成了儿童听和说的绝佳环境,从而促进孩子语言的发展。研究显示,学龄前儿童语言能力对大脑语言中枢的机能成熟存在依赖,而外部的刺激对促进儿童语言中枢的成熟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尤其是加强后天的语言训练,可以优化外部刺激。
记:在亲子共读过程中,家长应该注意些什么?
王:家长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抓住睡前阅读的好时机。学龄前儿童的语言训练必须依据儿童自身的心理、生理的发展规律。研究表明,为儿童睡前朗读,可以增强记忆,加强语言学习的能力。图画书是儿童睡前读物的最佳选择,因为其画面生动,色彩鲜明,语言简洁,内容有趣,这些都有助于学前兒童愉悦情绪的调动。在他们无意注意与有意记忆占优势,更易受环境影响的情况下,愉快的图画书阅读情绪会减少遗忘量,增强记忆的牢度,对短时记忆转为长时记忆有着促进作用,从而在发现、挖掘儿童记忆潜能的同时有利于语言学习能力的提高。
第二,循序渐进地进行逻辑训练。图画书的一个重要元素便是画面的连贯性,学龄前儿童完全可以在不识字的情况下独立阅读,而依序翻页阅读情节,对学龄前儿童语言逻辑能力和流畅表达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研究显示,在整个学龄前阶段,儿童具体形象思维是此时期思维的主要形式。图画书的图画生动形象,色彩鲜艳,造型鲜明,为学龄前儿童提供了便于理解的基础。同时,图画书中的图不同于一般插图,具有表意的功能,图画成为叙述媒介,本身可以表现图画书的内容和主题。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理解上一幅图和下一幅图的逻辑关系,但一定要浅尝辄止,不可用艰深的逻辑影响孩子的阅读乐趣。
第三,让孩子口头复述故事。读完一本图画书后,家长可以要求孩子尝试性地口头复述书中的故事情节。学龄前儿童通过复述可以加强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从而促进其语言、思维和记忆的发展。图画书人物少,情节简单有趣,句子结构简洁短小,同一个句子或者同一种语法结构的句子不断重复出现,非常适合学龄前儿童进行口头复述训练。需要提醒的是,在孩子复述的过程中及完成复述后,家长要给予表扬和鼓励。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受到成人的鼓励至关重要。如果成人对儿童学习语言时的吃力表现出不满,就会影响儿童说话的意愿,也会让儿童对他人的表达没有兴趣倾听,这样便会使交流中断,严重影响儿童语言的发展。
记:听了您的讲解,相信家长朋友都获益匪浅。没想到小小的图画书竟有这么多的学问,看来,做家长需要处处用心,不断提升自己的家庭教育水平。
【编辑: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