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开展高中生个性差异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2017-03-27邓颖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个性差异开展心理健康

邓颖

【摘 要】本文基于调查结果,阐述如何通过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努力创建良好的学校环境、培训家长如何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等策略有效开展高中生个性差异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有效 开展 个性差异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B-0081-02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第一反抗期、第二反抗期、心理断乳期以及青春期易出现心理困惑。在此阶段,学校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抓住教育的关键期进行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学生就有可能在学习、生活和交往等方面出现问题。高中学生不仅承受着繁重的学习压力,而且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期,在探索人生的道路上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应激性事件,若个体不能良好地应对,将会引发一系列负性情绪和行为问题。在本课题研究中采用中学生应激源量表、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Reid 设计的感官学习风格倾向调查问卷(PLSP),对在校高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家庭压力、自身压力、教师压力、学习压力、同学朋友压力、社会压力均是学生压力的主要来源,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由于不良的认知和评价所造成,提示在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应该关注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从而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

一、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

(一)以教科研引领教师自我成长,培养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

不同类型的学生按照自身偏好的方式学习,与自己认知风格匹配的,感觉容易理解掌握,会产生愉悦感;按照劣势风格学习不易理解知识,会深感压力。很多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模式,用单一的教学方式教学,导致有些类型认知风格的学生一直利用自己不擅长的方式学习: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听觉型的学生是最有利的,因为大部分的教学用老师讲学生听方式进行;近年来学校中选用多媒体教学,大量视频、课件的使用有利于视觉型的学生的学习;触觉型、动觉型学习的学生,他们经常被说成是多动症,不受教师喜爱,其实他们只不过是善于用动作或运动来学习而已。如果学生被迫日复一日地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学习,就会厌烦,并对学习失去兴趣,作为教师要明确这一点,设法创造多样化运用认知风格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其中可以找到自己的才能与兴趣所在,以免某些学生一直处于失配状态而导致心理伤害。

组织教师研究学习者的认知风格,目的就是实现对学习者个性化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更好地自主学习,力争使每个学生从教育中获得最大的收获。每一个学习者的认知风格都是他们各自在学习领域的心理机能的体现,必然表现出各自独特的长处和不足。教师既可以设计出与学习者偏爱的学习方式一致的学习活动,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某种学习风格中的长处,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也可以设计出与学习者偏爱的学习方式不一致的学习任务,通过一系列的强化训练,扩展学习者学习技能上的欠缺和不足。教师通过匹配和失配的教学,帮助学生充分利用他们的优势,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确保学生能够保持兴趣,主动参与,建立自信,激发学生内在的动机,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中学习。

(二)在学科教学中加强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不同学生的认知风格各不相同,当教师以某种风格教学时,与这种风格相匹配的学生会感觉得心应手,不匹配的学生会感觉力不从心,要让各种类型的学生都能学习得好,教师要兼顾不同认知风格学生的学习特点,使自己的教学手段、课堂任务以及学习活动多样化,运用符合不同学习类型的方法进行教学。

例如:视觉型偏好阅读,利用 PPT、微课、彩图、思维导图描述、实验录像;听觉型偏好聆听指导而学习,教师制作音频资料,用描述性、解释性语言及问题链突出所学习材料的意义,让学生结合自己情况反复的听;在教室角落放置几组实验器材、或者设置网络互动平台让喜欢操作学习的动、触觉型的学生通过操作复习。视觉型的学生可以把听到的知识用图表、思维导图、卡片等方式记录描述,听觉型的学生把文本材料、图表等资料利用录音笔录音后反复听讲,教师制作音频微课,帮助学生学习。

(三)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主力军的作用

班主任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很重要的是转变观念,根据认知风格差异分类教育。还要让所有学生都明确:学得不好不意味着能力差,可能是教师与学生的学习策略不匹配,或者采用的学习策略不适合自己,这样小组成员之间会有更多的包容,不会因为某种风格的学生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出现学习困难而产生歧视,每位学生会更有信心地探究自己不擅长的领域的学习。

例如:在指导学生制定计划方面,对于视觉型学习者,教师可以先把自己的学习计划写下来,展示给学生看,讨论分析计划的目的以及实施和评估的方法,并且举例说明,然后,教师要求学生分析自己的需求、认知策略,制定学习计划,并以书面形式上交,一段时间后,要求学生上交书面形式的阶段评估报告,教师也以书面形式给予评价。对于听觉型学生,教师可以减少书面形式的交流,增加口头讨论机会,例如通过面对面直接沟通来讨论学习计划,和学生定期面谈,讨论分析计划的进展情况。对于触、动觉学生,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资料来培养元认知策略,例如教师推荐网络资料,并要求他们参考互联网资料制定学习计划。

班主任在班级中建立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由 4-6 人组成。研究发现学生喜欢与学习风格相近的同学一起学习,虽然相同风格的学生喜欢一起学习,但他們的学习效果会很差,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强化各自的缺点。班主任要建议学生与各种不同风格的学生一起学习,这样能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发展新的强势风格。组内异种风格,组间同质,组内成员相互合作,互相影响,组间竞争。这样的学习方式还能有效转化和消除学生之间过度的学习压力。

二、努力创建良好的学校环境,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一)加强学校环境的建设,多角度陶冶学生心灵

学校除了通过建设优美洁净的校园环境,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硬件。同时提供各种舞台陶冶学生情操:建设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发挥同伴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如成立以摄影、绘画、心理、文学、科技、体育等为主题的学生社团,既可以在活动中培养同伴交往能力、协调能力、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又有助于学生在社团中形成积极、健康的思维。

青少年渴望被注意的,举办多种团体竞赛活动,提供表现自己才华的舞台:如分年级以班级为单位的篮球比赛,在比赛中学习竞争与合作,学习正确地面对成功与失败,针对本班的表现,组织学生反思讨论,无论成功或失败都会有所感悟的,成与败都锻炼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二)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开展心理咨询服务

在高一新生入学时,开始逐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其内容包括认知风格类型、非智力因素的测查(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学习热情、学习方法、师生、朋友关系等)、人格障碍的调查等。以档案的形式保存,为教师科学地管理与教育学生提供参考。

成立心理咨询辅导中心,专职心理教师对少数有心理困惑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以帮助他们解除和克服心理问题,使心理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大考之前和大考之后提供专题心理咨询服务活动,对已发现有心理危机或有家庭病史的学生,要注意追踪了解、交谈,帮助他们建立克服危机的信心,特别是和家庭配合起来,共同做好学生的工作。

(三)分年级进行主题培训,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高一开展“我爱学校,适应高中生活”为主题的活动,“我爱学校”系列活动:首先让学生去发掘学校的魅力,通过摄影、绘画、作文竞赛、主题班会等活动展开;第二步“爱学校”用什么行动来表达对母校的爱,帮助学生规划人生目标,规划高中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第三步,“我爱学校”,学校是一个大家庭,是我们成长的舞台,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应相互帮助,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学会情绪管理,发现及利用个人特长,学校组织心理测试,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个人优势、利用优势发展。初高中衔接阶段会遇到很多困难,高一阶段要在指导学生适应高中生活方面下功夫:鼓励人人都精彩,人人都自信;如利用军训过程,培训学生良好规范,吃苦耐劳的品质;开设基础的心理训练课程,通过“优势取舍”、“模拟招聘会”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培养自信,正确对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通过“优势学习”、“思维导图”等活动培训学生聪明地学;通过“走下情绪的电梯”“合理情绪疗法”等让学生学会在愤怒当头时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平和自然的心态处事。

高二年级开展主题为“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携手共同进步”为主题的活动,通过“对话”、“我的友谊之花”、“感谢校园活动”、“面对青春期的来临”等活动,让学生学会和父母沟通商量,明确作为家庭成员,要承担的责任,培养感恩与宽恕之心,更好地处理同学之间的友谊、异性交往。在社会实践中加入心理合作游戏,通过“生命的底色”、“不作受害者”等让学生学会利弊分析法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

高三以“帮助学生激发内在动机,实现目标”为主题的活动,开设心理课程,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开设主题课程,如通过“学习的乐趣”主题课程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归因方式;通过“做自己的尺子”课程训练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能力;通过“我的未来之路”课程帮助学生设计职业生涯,激发学生为了实现目标而自我奋斗的激情;通过“微笑走过花季雨季”“我的情绪我做主”系列课程,教会学生控制自己的情绪;通过“花开不败—— 珍爱青春珍爱生命”课程,让学生学会正确面对自己的不完美,珍惜青春,热爱生命,顽强拼搏提升学生整体自我效能感。

此外,学校还应重视培训家长,让家长能够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为学生心理发展提供支持。很多家长非常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主要是家长不会正确地监管和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因此学校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这方面的培训,从青少年心理发展角度系统培训家长教育方法,如利用 QQ 群定期发表家教指南,针对本班学生出现的问题与家长及时沟通。把家长会办成家长的学校,定期开设专题讲座:家长如何给予孩子正确的家庭支持;如何看待孩子所取得的成绩,并给予恰当的帮助;考前焦虑和考后倦怠的应对方法;培训亲子关系相處策略、健康家庭关系的处理方法等。

【参考文献】

[1]阳志平.积极心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个性差异开展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试分析交通企业管理中政工工作的开展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基于人本理念背景下的事业单位政工工作的开展
新目标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关注学生发展,从作业批改开始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