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行业草长莺飞
2017-03-27
新公关时代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百舸争流,不进则退,还是得继续学习,这才是保持竞争力的唯一法门
今年春节期间,见到些多年不见的家乡故人,寒暄之余,问及现在都在忙些什么,发现如果说自己是搞品牌管理、公关传播的话,对方常常会一脸懵懂,于是干脆简化,说就是帮企业做宣传的,这时就会得到“哦”的一声会意:“你是打广告的啊!”
别嘲笑我老家朋友的知识体系落后,各位可以做个调查,把身边人挨个问一遍,咱们公关人是干什么的,看有几个能说清楚?
我是2011年入这行的,之前有十几年媒体记者的从业经历,一般认为,我对公关传播应该有所了解了,但我知道自己还是个门外汉,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而学习的最快方法,就是装成专家的样子,对行业内发生的事,做一些观察点评。当时因为机缘巧合,在《国际公关》开了这个专栏,掐指一算,到今天已经5年多了。
这5年多来,随着社会化媒体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媒介形式和传播渠道一直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作为媒体链条的下游产业,公关行业也在不断融合创新。我这个公关门外汉从2011年底开始的专栏文章,正好见证了行业嬗变的过程,说起来真是幸运的一件事情。
2011年到2016年,是媒体及公关行业巨变的5年,我理解,公关行业出现了3个巨大的变化。
一是公关由中介向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传统的公关模式,是在掌握客户的需求后,向媒体购买内容和传播渠道,来完成客户的需要,本质上赚的是中介服务费。但随着社会化媒体平台的发展,媒体受到巨大冲击,在传播影响力下降的同时,内容生产力也不再能满足企业需要,所以公关公司迅速调整,服务链接向前延伸,由中介服务直接变成了解决方案提供商,传播渠道除了购买还可以自建,自由度实际上是扩大了。
二是服务由活动和传播为主向多媒体整合营销转型。广告圈有句话,其实也适用于公关圈,那就是“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浪费了一半,但要命的不知道是哪一半”,这道出了传统公关的痒点,以活动执行和新闻传播為主导的公关,作为品牌建设的重要手段不可或缺,但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根本不能量化。近年来,随着互动人群的可定位,传播路径的可追溯,单纯的公关活动逐渐向多媒体整合营销转型,公关、广告和营销的边缘已经越来越模糊。
公关行业出现的第三个变化,是竞争由渠道和资源向创意和实效转型。传统公关要是能帮客户上一次主流媒体,比如《人民日报》的头版,那绝对能得到客户最由衷的认同。但在当下,要是能帮客户开发出一款刷屏的互动游戏,比如围住神经猫,那没准客户更愿意买单。用大白话说,贩卖资源和渠道的生意已经越来越式微,创意和内容生产能力的建设,是公关行业弯道超车,甩掉媒体附属行业标签的机会。
上述三大变化,其实是从不同的维度,论述了在传统的传播渠道瓦解、新的传播秩序还未形成的过程中,公关行业发展的一些状态。事实上,当前行业的状态可用两句话来概括,一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有的一夜关门,也有的前赴后继;另一句是“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一些新生的抛弃了传统公关业务,专注于社会化营销的数字公关公司真是活力满满,草长莺飞。
公关行业的发展,无论是理念、技术、渠道还是团队,甚至包括客户的需求,都不会是替代型的,而将会融合发展。这是一个剧烈变化的时代,不光是公关行业,社会的很多方面,都在发生着深刻而又巨大的变化。公共关系的本质,是代表机构和企业,与社会公众沟通,以达到多方的共识,无论是借用什么平台或形式,这点是不会变的。这么理解公关的定义,应该不会有大的偏离,不知道我是否讲清楚公关是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