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经济学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优化

2017-03-27薛选登张一方

科教导刊 2017年4期

薛选登 张一方

摘 要 本文从经济学专业开展个性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入手,分析目前我国经济学专业培养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当今个性化人才特征,提出经济学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学专业 培养体系优化 教育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2.021

Abstract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paper from the economics profession to carry out personalized training,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economics majors in Chinese culture system of the status quo and existing problems,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dividualized talents,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to optimize the training system economics of individualized talents.

Keywords economics specialty; optimization of training system; education popularization

个性化人才,就是根据每个人的兴趣和特长,通过具体的发展分析,决定和选择其培养目标,适合学什么,就让其学什么,适合干什么,就让其干什么;让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入,经济专业化的不断加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另一方面,从人的发展来看,当代大学生具有价值多元化和个性化特征。因此,为适应社会和个人发展需求,为社会培养经济类人才的高校经济学专业,应克服传统教育模式,积极推进个性化培养研究和改革。

1 开展个性化培养的意义

传统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需要高校大力培养和打造个性化人才。

(1)个性化人才培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经历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过程。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经济深入发展,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产品差异化、个性化生产代替了传统的标准化、模式化生产方式,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与此相对应,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也应从过去的标准化、流水线式的培养模式向个性化人才培养转变。

(2)个性化人才培养适应价值多元化人才发展趋势。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生活在开放的社会背景下,西方社会的一些价值观念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影响,比如独立、自我等个性特征比较明显。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自身的发展,“以人为本”、“万众创新”等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所以,当代大学生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和时代特征。从国外来看,尊重学生个性、重视学生的主体选择和个性表达,是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普遍实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因为该培养模式适应了价值多元化人才发展趋势。

(3)个性化人才培养适应经济学专业课程特点。按照经济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经济学理论知识,懂得市场运行规律,熟悉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能够熟练运用经济学相关理论对社会问题进行分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服务。由于社会问题的复杂性,急需具有创新思维和个性化特征的人才。因此,强调应用性、实用性是目前许多专业培养目标的发展趋势,个性化人才培养适应经济学专业课程特点。

2 经济学专业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经济学专业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社会对经济学人才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在高校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一个专业,经济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也在不同高校中进行了不断修订和完善,现在也已经基本成熟,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原有的培养方案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和弊端,与当前社会对经济学人才的需求不匹配。

2.1 培养方案雷同现象严重

经济学是一个传统专业,其培养方案也基本定型了。目前,我国各地院校的经济学培养方案都大同小异,缺乏特色和个性。各个高校在制定本专业培养方案时基本都是相互借鉴,先是重点高校制定培养方案,然后是普通地方高校借鉴学习重点高校,向重点院校看齐,略有改变,然后高职高专院校借鉴一般院校。大家相互借鉴,并在借鉴的基础上,再稍加修订就形成本校的经济学专业培养方案。另一方面,国家教育部对培养方案规划了较大的固定模块,比如公共基础课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等两课内容必不可少。此外,还有英语、数学、计算机原理、体育等课程;经济学的必修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会计学、财政学、货币金融学、国际贸易、产业经济、区域经济学;实践类课程: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课程设置。真正能留给各学校自主支配的课程相当有限。考虑新课程的各種成本和接轨问题,所以各学校形成了大同小异的培养模式,缺乏灵活性和个性化。

2.2 理论性课程偏多、实践类课程偏少

在目前的大多数高校,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主要以理论课程为主,实践课程相对较少。一方面缘于经济学专业本身的性质,经济学许多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另一方面,经济学的一些实践类课程难以开设和实施教学,同时也缺乏相应的实践经费。一些重点高校的经济学专业在经费相对充裕的情况下,实践课程开设较多,而在一些地方高校和工科院校,经济学专业的实践课程就会更少。因此,就形成了目前许多高校以理论课为主的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任课老师也便于教学(因为经济学课程理论教学模式基本定型),节省教学成本。但同时带来的结果是,老师上课内容长期没有变化,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逃课现象严重,考试前学生突击复习便可通过考试或取得好成绩,教学与实践脱节,所学知识缺乏实用价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差。另一方面,由于人们认识的偏差和经费的制约,对经济类学科的实践环节重视不够,实验(实践)条件有限,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较弱,进入社会后,学生适应社会能力较弱,自信心不足,难以获取用人单位的认可。

2.3 固定模块课程较多,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偏少

借鉴西方教育管理制度,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需要, 1978年学分制开始在国内高校推行。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已经普遍实施学分制,学分制的优点毋容置疑,带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余地,可以自主选课,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相应的学分,即可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但是,由于管理制度和资源的限制,真正完全实现学分制的学校较为有限。虽然有学分制相关规定,但是学生基本还是按照培养计划推荐的方案来完成学业。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方面,培养计划中留给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较少,甚至如果你选择了相关课程,也会因为人数较少而难以开课,导致自主选课未能落地实行。另一方面,如果你选择了与大多数人不同的路径,可能会付出较大的成本(办理相关手续等),导致许多学生一开始热情高涨,到最后也主动放弃。最后,基本上所有的同学都会选择相同的培养方案来完成学分,学生自主选课的空间也仅限于一些公选课,几乎没有体现出个性化培养。

2.4 培养目标缺乏针对性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关于经济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的表述都是: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具有深厚的西方经济学理论素养,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具有敏锐深刻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适合经济管理和决策的高级专业人才。近年来,一些学校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目标做了一些调整,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包括:培养知识面宽、经济理论功底扎实,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与培养研究型人才并重,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培养能够应对21世纪挑战,肩负经济学理论发展重任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础扎实、研究与创新能力强、素质高,能从事经济学教学科研的精英后备人才。这些培养目标,表面上听起来似乎很高大上,实则不切实际,我国经济发展目前缺少的是能够到基层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具体经济工作的基层人员,现行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目标设计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中对人才的需要。实际上,经济学教学课程设计中主要强调经济理论的广度和深度,很难落实到具体实践工作上,培养出来的人才没有个性和特色。

3 经济学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建议

经济学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践平台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建设,甚至包括学校环境、管理思维、方式等方面综合提升。

3.1 制订“个性化”的教学培养方案

制订“个性化”的教学培养方案是 “个性化”人才培养的基础环节。经济学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其次打造“差异化”的经济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从教学模式方面来看,在培养方案的制订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可以采取分类培养模式,根据学生特点和需求,制订几类不同目标的培养方案供学生自主选择,满足学生“个性化”培养的要求。从课程设置方面来看,课程设置的重点应放在学生能力培养和社会需求上,不应单纯追求课程体系的完美,应充分结合当前社会对经济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开设一些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的课程,包括经济统计、区域发展规划等课程,删除一些不太实用、内容陈旧的课程。尤其应加大公共选修课的比重,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拓展和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2 提供多种供学生自由选择的课程组合

传统的培養模式提供给学生的课程组合较少,只有一种或几种,因而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结构也就比较单一,难以适应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往往是一个专业、一个学校就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制约了人才发展,因此,必须给学生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课程组合,且能够有效落实。课程越多,选择越自由,组合形式越多,知识结构越具备无限多样性。在国外,都比较注重学生选课自由。美国高校鼓励学生自由选修课程,美国的大学都有1/5到1/3的任意选修课,这些课程区别于通识教育课程,它没有任何限制,完全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来选择,有利于促进学生各学科知识的交叉和融合。我国高校专业课程比重较高,专业必修课加上专业选修课,总的比重高达60%~70%,跨专业任意选修课比重相对较小。

3.3 提供“个性化”的发展平台

从当前社会对经济学人才需求状况来看,社会对学生的实践与操作能力比较看重。从经济学专业性质来看,本专业与社会实际联系紧密。这就要求学生具有适应各种不同环境,解决问题的独特思路,这就要求学生在学校要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各种个性发展平台。主要应从两方面打造:一是引导学生参加相应的社团活动,让学生在各种社团中锻炼他们的团队精神、创新思维、领导能力等素质;二是通过提供创业空间或园区,培养学生的创业思想和经营能力。

3.4 打造“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方法

培养“个性化”人才,需要从课堂教学入手,(下转第54页)(上接第47页)引进“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营造一种能让学生发挥个性的课堂环境,学生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而教师在课堂中只起到引导作用。尤其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植入场景模拟教学法。具体来说,就是教师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给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和方向,而学生要结合内容,通过课下查阅资料和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思路,大家各抒己见,发挥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后由教师总结相应的经济原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要实施“个性化”教学,需要营造与之适应的教学情景。可以围绕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把课堂设置成情景剧,让学生扮演市场中的相关角色,发挥学生的自主决策能力和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个性特征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金炜.个性化因材施教人才培养探索——以城市园林分类培养分层教学为例[J].高教学,2016.2:171-173.

[2] 祝洪章.对高校“大类培养”模式下“个性化”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探索,2015.285(3):54-56.

[3] 冯晓丽.基于个性化人才培养的主动实践教学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5.2:83-86.

[4] 王有炜.“个性化拓展课程”——基于安徽科技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2013.27(6):86-90.

[5] 何楚明.大众化背景下个性化人才培养与板块课程设置[J].教学研究,2009.32(1):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