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有光笑侃“有书而无斋”

2017-03-27

红岩春秋 2017年3期
关键词:书橱周有光书桌

周有光,原名周耀平,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经济学家,“汉语拼音之父”。

北京朝内大街上车水马龙,朝内南小街一胡同内,周有光在自己的“小楼”,闲适地享受着宁静。每天起床后,看看报纸,看看书,每天喝茶也不可少。来客人了,就在他的书房招待。书看完了,杂感还是有的。百岁高龄的他仍每月一篇文章,发表在国内外的刊物上。

1956年,周有光从上海调来北京,住沙滩原北京大学内,那是民国初年为德国专家造的一所小洋房,周有光占其中两间半房间。“一间我母亲和姐姐住,另一间是老伴和我带小孙女住,半间做我的书房、客室、吃饭间”。而周有光也只能将书放在半间书橱内,“另一半留着放菜碗,书橱兼做菜橱,菜有书香,门槛破烂,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欢迎老友来临”。

改革开放之后,书橱与菜橱功能合一的境遇有了改变。当时,周有光所在的单位建造新简易楼,他分得两大两小四居室。其中一小间9平方米,也就功能独一地做了他的书房兼客室。“我的书桌很小,只有90厘米长,55厘米宽,一半放书稿,一半放电子打字机。书桌又破又小,一次我玩扑克牌,突然一张不见了,原来从桌面裂缝漏到下面抽屉里了”。

书桌虽小,书橱却很大。在这个9平米的空间内,除了在窗口放小书桌,入口放个沙发,其余之地全是书架。周有光的书多,这个书房实在太小,于是4个房间全都被布置成以书架为主的格局,书成了这个家的主角。“我家里没有什么家具,因為放了家具就不能放书了”。尽管4间房子全被用来放书,但周有光仍笑言自己是“有书无斋”,“我国外亲戚朋友,做教授的,都住的小洋房,他们都有书房。什么叫书房呢,不仅有看书、写文章的地方,还有一个藏书的地方,等于是个小图书馆。我这是破房子,是有书而无斋”。

(摘编自人民网)

猜你喜欢

书橱周有光书桌
小书桌,容天下
爸爸的书橱
书橱
一张书桌的自述
周有光的处世观
一张美丽的书桌
书橱女巫的等候
书橱女巫的等候
未来书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