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育管理工作模式的创新探究

2017-03-27黄妙红

广西教育·C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院校高职

【摘 要】本文分析我国高职教育管理工作模式的现状,阐述高职教育管理工作模式创新的现实意义,在研究国外先进教育管理经验基础上,探讨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模式创新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高职教育 管理工作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C-0101-02

高职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良好的高职教育管理工作能够确保高职院校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很多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模式还保持在较为传统的模仿沿用阶段,与当前的社会发展需要相比无法保持高度适应性,因此,高职院校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站稳脚跟,有所突破,必须对管理工作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大胆创新,使高职院校保持高效发展力和持续竞争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综合型人才。

一、我国高职教育管理工作模式现状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行教育体制改革。自此,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职业化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开办高等职业院校,大量的传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被模仿和沿用,旨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并输送职业化匹配度更高的人才。时至今日,传统的教育管理工作模式已经显现出与现代社会需要不相适应的问题。

(一)组织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的组织结构一般以教学和后勤两部分来确定相关的组织机构。一般而言,高职院校将所有的组织机构按照行政规划的统一部署来管理,不同部门之间并没有过多的联系,这样的组织机构管理使得处于教学、科研等不同岗位的师生不能通过增进交流培养人才的综合能力。

(二)教务管理理念存在的问题。现阶段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仍然受到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理念制约。各种教学行为的实践具有明显的守旧性。在强调人本主义的今天,教务管理依然重管制轻服务,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没有积极调动师生的学术创造性。课程管理方面,没有立足于自身院校的特点展开科学化的课程设计,专业设置、教学教材及教学内容等缺乏特色。

(三)教学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和考核等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高职院校有些专业的开设虽然全面,但在科研深度上并没有科学规划。而且在很多学科教学中,往往关注理论研究,忽视对实操能力的培养和强化,不能与社会实践相挂钩来完成教学。学校师资力量的建设和考核缺乏相关的制度,在教学的层次化设计方面缺乏适度性。

二、我国高职教育管理工作模式创新的现实意义

(一)迎合国家发展和时代进步的现实需求。高职教育规模化建设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进一步扩大高职教育管理工作模式的探索和创新,则代表着国内高职院校紧跟国家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做出的努力。近十年来,国内高职院校的发展速度大大提升。高职院校要想在竞争中保持较高的招生率、就业率,必须创新教育管理工作模式。创新出更为高效、系统的高职教育管理工作模式,高职院校必然在高职学生的教学、师资力量的培养、科研水平的增强、教育管理的改善等方面有更突出的贡献,不断满足国家发展和时代进步的现实需求。

(二)推动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我国高职院校加大了与国际院校之间的友好联系。通过引进国外先进办学理念和创新模式,我国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体制改革和规范化管理方面不断创新突破,缩小了同西方发达国家在教育管理方面的差距,为自身发展注入了更大的活力。因此,整合优质资源,探索教学及其他方面的管理经验,改善教学环境和质量,可以确保院校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健康发展。

(三)促进高职学生的自我发展。在市场化经济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不同行业对人才的定义已不再按单项技能来衡量,而往往提出了更高的综合要求。高职院校在不断探索创新教育管理工作模式后,能够积极针对社会需求对学生开展必要的教育培训,使得学生都能获得全面的知识与技能。学生在严谨、放松的教育管理氛围中,能够更多地感悟学习所得,从而积极根据所学解决问题,不断适应社会激烈的竞争。

三、发达国家高职教育管理典型模式

(一)德国——“双元制”。在德国,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同等地位。当地人民普遍认为职业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最佳补充和延续。德国在高职教育管理中往往采用“校企合作、工作过程项目化”的模式,同时重视政府的主导作用。可以说,德国的高职教育离不开政府和企業的认可和支持,他们积极建立各种人才教育与实践平台,帮助高职院校培养素质出众、技能娴熟的综合人才。

(二)法国——“交叉学习”。法国的职业教育坚持从小学抓起,学生从小就能学习到很多生产实践类知识。在法国,高职教育特别重视专业相关的基础教育和技术学习,对其他文化课程的学习也不放松,几方面学习的齐头并进不仅可以增长学生的基本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职业素养。法国的高职院校提倡“交叉学习、独立考核”,力求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够在同一课堂上完成对理论和实践的交叉教学,但阶段性考核又必须分离独立进行。

(三)日本——“多层开放”。在日本,高职教育坚持“多层开放”的教育管理模式。模式的主要内容是建立一个开放式国民教育管理体系,体系中的主体是不同层次的院校,包含正规学制的高等学校、短期培训学校等。高职学生完全根据个人需求,按层次、类别的不同选择院校就读。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很多院校层次和教学内容不同,但都严格秉承同一个教学理念,即全力培养具备高胜任力的人才。

四、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模式创新的策略

(一)扩大行政职能效力,强化管理制度改革。具体采取以下措施:

1.降低职业院校与普通高校的认知差异性。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相比,在声誉和口碑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每年的招生工作,大批量的优秀学生被普通高校录取,而高职院校录取的学生成绩相对要低很多。同时,每年的就业工作,高职学生往往面临很多歧视和误解。这些现象反映出当前职业院校与普通高校的等级认知差异性。要解决这一难题,政府必须有所作为,全面重视职业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积极通过宣传等措施改变人们对职业高校和普通高校的社会地位的错误认识,提升高职学生的学习与就业信心,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创造条件。

2.改善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质量。由于传统的观念认知、生源素质较低、师资水平不平衡等原因,我国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相比,教学质量较低。我国高职院校可以借鉴日本等国的教育管理工作模式,在校内积极开设不同等级教学,既可以特别开设精英式专业技术人才班开展精英教育,也可以积极构建富含自身特点的特色专业,集中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进行精心培育,从而拉动整个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3.追求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发展。借鉴德国的“双元制”管理模式,将职业教育直接与学生的未来就业相联系,保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统筹协调发展,以获得更好的促进高职教育管理工作开展的适用性。一方面,重视知识积累,培养学识和才干;另一方面,重视技能加身,巩固操作与技巧。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必然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坚持人本教育理念,塑造特色院校形象。具体采取以下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优化课程设计。高职学生大部分文化基础较差,理论和实践水平一般。在高职教育管理工作中,必须深化“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要让学生不会感到受歧视,给予学生公平待遇。在课程设计方面,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提高教学预期,降低考评标准,灵活采用更易接受的方法进行教学,适当控制课题的难易程度,把握所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更好地完成组织优化,帮助学生按自身的能力跟进学习进度。

2.优化地区特长,创建特色职校。当前,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往往大同小异,没有形成特色学科、特色专业与特有校园文化。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自己所在地区的地域特点、风俗传统等,挖掘自身的优势,发挥院校地區特长,创建其他院校无法复制的特色专业或课程。例如,高职院校所在地矿藏丰富,且资源独有,可以打造以研究当地矿藏开发、能源利用等为特色的专业或课程,从而使得自身成为独一无二的特色院校。

(三)健全职校招生机制,多种渠道保持生源。具体采取以下措施:

1.全国统考招生。高考是中国学子进入普通大学或职业院校的统一考试。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根据自身的校舍资源、师资力量控制生源缺口,设立分数线,尽可能地择优录取参加高考的考生。当然,高考成绩只是一个学生一段时间的评价标准,高职院校在全国统考招生环节,可以适当参考与院校有关联的单科成绩、艺术分值加分等情况,综合考虑招生。

2.院校领导亲自招生。在西方发达国家,很多院校的校长都会走出学校,积极宣传学校特色,还有的院校领导亲自组织考生面试。这样的招生方式在国内仍属于空白。其实,校长作为院校的决策者参与到招生中,无疑能够扩大学院的社会影响力,为学院打造良好的正面形象,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四)丰富校企合作模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体采取以下措施:

1.整合资源,建立模拟厂区实训基地。高职院校在加强校企合作方面应该积极创新发展,积极整合自身的场地、器材、师资等资源,按照社会标准企业框架打造模拟厂区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实习环境。在集中优势办学力量下,实训基地积极开展教学、培训、学习等不同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2.邀请专家进校园,营造交流氛围。为了让学生时刻保持与社会发展的同步,了解外界行业信息与发展趋势等内容,高职院校可以积极邀请相关行业的企业工程师、学术专家等走进校园,以知识讲座或科普座谈会等形式促进专家、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推进教学创新改革。

3.校企双向合作,重视学生实践。为了早日让学生就业成才,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高职院校要强化学生的社会实践。校企之间的合作,既可以让学生直接到企业实习,毕业后原岗位就业,也可以让企业技术人员来校任教,为课程教学增加实践指导。有了校企之间的互动合作,学生的实践机会大大增多,综合能力得到较快增长。

总之,高职教育管理工作模式创新应该根据院校自身状况,以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协调发展为导向来进行改革。同时,高职院校应强化管理制度改革,坚持人本教育理念,塑造特色院校形象,健全职校招生机制,多种渠道保持生源,丰富校企合作模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媛.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J].辽宁经济, 2016(1)

[2]罗梦君.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7)

[3]郑婷莉.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

【作者简介】黄妙红(1978— ),女,壮族,广西崇左人,广西城市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学。

(责编 卢 雯)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院校高职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