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作

2017-03-27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新潮红色时代

【浙江省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日趋多元化。有的人喜欢追逐新潮,看电子书、享受手机和网络的便利、穿有破洞的牛仔裤、吃饭 AA 制;也有的人偏爱信守旧习,以纸笔写作、听昆曲京剧、着汉服唐装、讲究传统礼仪;更多的人喜新而不厌旧,兼融新潮和传统。当然还有人认为,本质上人们其实是无法选择的……

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加以阐明。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新旧之融

嘉兴市第一中学 邱思捷

岛田洋七说过:“我站在昨天与明天的节点上,憧憬着未来的惊喜,也坚守着过去的美好。”在我看来,新旧是不可割裂的有机整体,只有能够兼容新潮与传统两种生活方式,我们才真正存在于“当下”,把握了生活的主动权。

要追求某种新潮的生活方式,首先必然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前提,没有继承而一味追求新潮,便脱离了人类生存的根基——传统,而生活于象牙塔中。诚然,我们生活在创新色彩爆炸的时代,电子书与手机、网络已经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究其根本,它们也是传统纸质产品的进一步发展延伸。同时,我们在电子工具上所读之物亦包括了传统文学。倘若真要将新潮定义为“摒弃传统”,那么恐怕人们只能“阅读”最新式的、铺天盖地的广告了。

同样的,传统的生活方式要想在时代发展、世界融合的大潮中屹立不倒,必然离不开“新潮”的创新驱动——打造一种创新的传统生活方式。例如当下,人们在欣赏传统文学艺术时,必定会给其注入创新元素。汤显祖的作品乃四百年前的流行物,而今人们将他的《牡丹亭》与莎士比亚的作品《大将军寇流兰》创新融合为舞台剧,跨越时空限制,使得传统文艺重新大放异彩,即是此理。保留传统的生活方式与追求新式的多彩生活并不矛盾。故宫博物院曾将刻板的皇帝像化为可爱的歪脖子书签,这无疑是守住了现代生活方式中的传统文化,是让传统追求在新潮的生活方式中焕发生机的极好例证。

包容、联动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亦是人类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价值观念。单从生活方式的选择这一小的方面而言,只追求“破洞牛仔裤”而在现代生活中标新立异者,与只推崇传统生活方式的简单复制而封闭古板者都不可能与社会相融。新旧不可割裂,新潮与传统亦然。

往大的方面着眼,正是传统与新潮的生活方式的融合贯通,让我们有权利对自我的生活方式作出灵活的选择。也正是因为整合了传统与新潮、过去与未来,我们的社会才因顺应了时代潮流而稳步前行。

生活在这样一个新旧碰撞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如岛田洋七所言,“站在昨天与明天的节点”,寻找传统与新潮在生活方式中最合理的分配方法。近日兴起的“换客”模式——将闲置之物用于交换,将交换所得用于爱心助学,融传统的物物交换理念于电子商务这一新潮的交换方式之中的做法便是一次成功的探索。

因此,在我看来,我们既要“憧憬着未来的惊喜”,又要“坚守着过去的美好”,如此才不致过分夸大“新潮”而陷入娱乐至死的囹圄,同时也不致走向抱残守缺、故步自封的极端。

得分: 54分

该同学审题精准,对题意有较为自如的理解与生发。文章结构完整,开篇先亮出中心观点“只有能够兼容新潮与传统两种生活方式,我们才真正存在于‘当下,把握了生活的主动权”;主体部分从“新潮生活方式对传统的继承”和“传统生活方式离不开‘新潮的创新驱动”两个层面论证“新旧之融”的合理性与时代价值;结尾回应开篇,又有深化。

文章语言饱满干净,论说符合真实的生活情境,能形成阅读共鸣。观点与材料“黏合度”高,推断论证有一定的思辨性。建议能在论述类写作实践中,尝试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比如比喻论证、因果论证,使表达更充分地体现思维过程的丰富性、创造性。

逐浪,不流浪

海盐元济高级中学 林哲羽

时间总是在走的,走过一个又一个时代。在这个新时代中,新浪潮四起,相比甘愿流连于浪底的人来说,我更愿意跟上时代的脚步,追求新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做一个逐浪的人。

我从不否认仁、礼、中庸、四书五经、琴棋书画等作为文化烙印、历史符號、民族根骨所展现的重大价值,但相比在山脚置业安家,攀登山峰似乎才是一个年轻个体应有的追求。我认为公众是时候改变对新潮流的偏见了。

这个多元的时代,无疑是吸引人的。科技睁大我们的眼,解放我们的手,消除隔离,重塑世界。新的时代造就新的生活方式,它带来了“综合、便利”的具体可感的实际利益,也种下了“创造、革新”的深层观念。对新潮的追逐不可说不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它为扁平、沉默的群体点燃思想的引线,它的出色表现昭示着它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权衡过后我们最终发现,新时代,新的生活方式,新的思想模式,它们无疑是利大于弊的。有名言说:如果可能,那就走在时代前列;如果不能,那就同时代一起前进,但是决不要落在时代的后面。我们为什么不去拥抱新时代,做一个逐浪的人呢?

百年前孙文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推广到今天同样有意义。网络支付普及,电商冲击传统零售业;互联网催生新媒体,造成纸媒形势紧张;现代艺术崛起,挑战学院派地位……这些新事物,正最大程度地削减着人类的生活成本、交流成本、审美成本,这是传统模式无法做到的。变革,升级,时代已经改换旧衣,那么旧的形式也应该随之被替代。人类推敲新事物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就是去接纳它。新时代的多元性和综合性,才是构成人类理想家园的条件。从潜力和生命力来看,旧的远远比不上新的。我可以说,新的生活方式必将被普遍接受、应用,充满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电子、网络、时尚、科技、财经,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认识形式正在崛起,新生与发展紧密交织。这种艺术性、史诗性的更迭,甚至可以说是美的。这实质上,也是一种对审美本质性的探索。在时代的浪潮中,我愿意凭着蓬勃的少年心气,快意乘风,在流浪人不解的眼光中逐着浪头,去拥抱新时代的光明。

得分: 50分

该同学在立意设定的方向里,选择了“追逐新潮”这一相对小众的方向。文章观点明确,结构有序。第一段先亮出“追求新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做一个逐浪的人”的观点,接着从“新潮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旧形式被取代是必然趋势”等方面展开论述,结尾重申观点,总结全文。文章说今谈古,勾连紧密不生硬。语言表达酣畅、清晰,论说较为有理,较充分地传递了自我立场。论据基于事实,有效可信。

文章存在的问题有:“文”与“题”的对应关系欠缺,标题中的“流浪”无从体现,论述层次也不够丰富。若能进一步思考“旧不如新”的深层原因,丰富文本内容,文章的逻辑推论将更能引发阅读者的思考。

镇海蛟川书院高一(2)班 陈晓艾

墙是红色的,砖是红色的。从西边起的第一缕晚霞晕染开红色的光彩。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一点一点弥漫开来,充溢了整个空间。如同一场大火,热浪扑面而来,明明是如此炽热的温度,压抑得快让人窒息。于是退后,坐下,双手抱住膝,想让自己在火焰照不到的黑暗里再深一点。

喜欢黑白,不喜欢红色。愿意躲在角落聆听一个人的絮语。艳丽的暖色调太过绚烂,热情得让人无所适从,惶恐着想要逃离。

小时候也有过与人亲近,迈着碎小的步子,怯生生地走向前:“你们好……我……叫小白,可以和你们一起玩吗?”用小女孩软糯的音调,努力睁大的眼睛满含希冀。“好啊!”为首的人笑了。是从唇角绽开的红,凝聚在颊边,仿佛轻轻一碰就会化开似的。那个时候的天也是暖暖的红色,夕阳挂在树梢,似乎把手伸进口袋就会有数不尽的草莓棒棒糖。

五月份玫瑰开了,娇嫩的花瓣一层层包裹,如同身着红色小洋裙的欧洲贵妇人,颈间挂着红宝石项链,腕上是红色绸缎,繁复的裙边有着巴洛克风情,微卷的齐刘海是洛丽塔的体现。她在华丽大厅中肆意展现自己的舞姿,妖冶妩媚,风情万种。

家乡节日的夜晚有燃放篝火的习俗,于是一群人围成一圈,用火焰的温度温暖被风吹得冰凉的手。是一场盛大的宴会,由火来主导。映入每一个人眼里的火焰变化着诡异的舞步,跳跃的火星在夜幕中闪烁。是无可言说的喜悦,不受控制的欢腾,不用顾忌后果,为新一轮朝阳加冕。

六月份莲花开了,花瓣水洗般伸展开来,宛如古时刚出阁的女子,柳目清眉,颊边暗含胭脂殷红。从腰间垂下的流苏,在江南暖风中微醉。小巧的绣花鞋藏在裙里,时不时露出鞋上艳丽的红色。她仪态端庄,初显芳华,柔婉清雅,亭亭玉立。

然后到了十二月,什么都没有了。

“呀,那个末白啊,烦死了,整天娇气得跟个公主似的。”“是呀,是呀。”叽叽喳喳,叽叽喳喳,有人说。

“啊,火灭了。”“散了散了,真冷。”哗,哗。风刮过。

那温暖的、友好的、热情的红色,就这样了。窗是黑色的,雪是白色的,自夕阳最后一缕余晖散尽,到次日太阳升起的冗长夜晚,是黑色的。从前,到后;从慢,到快。把自己隐藏在黑或白的空洞里,闭上眼睛不触及一点点光亮。整天整天地待在奇怪的陰暗处,听歌声从远处传来,激起全身的颤抖。如果说红是热情,是生命,那么黑是阴暗,白是单调。小心翼翼把自己藏起来,不要看见繁华落尽后的灰暗。

八月份昙花开了,在月光中洗尽纤尘,悄然绽放。是一曲令人忘我的奏鸣,由缓到急,一点一点,扣紧心弦。再没有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象,明明是纯洁的白,氤氲上月的光华,在华丽的夜空下兀自开放。又确乎给人以热情,那种炽热的、充满欲望的、跳动着的生命,在短暂而漫长的盛开中,淋漓尽致地展现。那么忘我,那么陶醉。似乎明明知道只有几个小时的生命,依旧渴望着去迎接那片月光。不需要观众,不需要鼓掌,每一朵花开都是一段心灵的舞蹈,用独属自己的热情怒放。

隐藏在黑暗里太久的身体渴望光明。踌躇着一点一点往外挪移,别人不给予我热情,那就用热情去对待他们吧。如同黑夜中的火焰,燃尽自己的生命在所不惜。而作为干柴的漫长等待,就为那一刻的无限光华。

红色,红色。突然间不再感到害怕,哪怕将要面临死亡又如何?只要这一刻,燃烧生命之火。

火是红色,旗是红色,从身体里流出来的每一滴血是红色的。愉悦地靠近,哪怕炽热的温度灼伤脸庞。只要瞳仁还能映出红色的火焰,只要血还在流动,就用尽热情与生命,去拥抱一切吧!

猜你喜欢

新潮红色时代
红色是什么
“新潮”的旧刷子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新潮婚纱秀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吃零食没有罪!新潮零食令你美丽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