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使幼儿美术教学绽放异彩
2017-03-26安徽省安庆市菱北中心幼儿园甘怀英
◆安徽省安庆市菱北中心幼儿园 甘怀英
信息技术使幼儿美术教学绽放异彩
◆安徽省安庆市菱北中心幼儿园 甘怀英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幼儿美术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幼儿表现美的最初、最简单方式,其中的绘画,可称为孩子们的无声语言,孩子们喜欢用七彩的笔表现内心多彩的世界。美术可渗透于幼儿教育各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现实教学中由于种种的局限,导致幼儿美术教学的质量很难提高。细心的老师可能会发现:每次外出学习、幼教教研活动或优质教学活动比赛等,较少有老师会选择美术教学,我们也很难欣赏到高水平的幼儿美术活动。这是为何?究其原因,我想有两点:其一,说到美术教学,大家总认为简单,教学模式单一,难出彩,难创新,不愿或不敢尝试;其二,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所用材料很多,教师事前要做大量的知识准备、图片材料的收集、操作工具的准备……
从教多年,我喜爱幼儿美术教学,可我总感觉自己做得不够好,曾经很是迷茫。于是我不断学习、创新,想寻求一条“捷径”来弥补美术教学中的不足。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发现了一条有效的路径——信息技术。以下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借助信息技术教学的乐趣。
一、便于活动前资料的收集
一位好老师,在活动前都会围绕教学收集相关的资料,以备教学中使用,尤其是幼儿美术教学,需要大量的图片以及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启发幼儿思维,发挥幼儿的想象。但过去由于条件的限制,教师收集的资料难以全面,幼儿的创造性发挥也受其影响,作品大同小异,大多处在模仿阶段,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资料收集工作就非常方便,十分全面。
(一)拓展视野,增长知识,绘出特色
举例来说,大班美术活动“美丽的花瓶”,目标很明确:在欣赏花瓶的基础上自己设计出美丽的花瓶。欣赏花瓶,这就得收集各种实物花瓶或花瓶图片,活动前得做好充分准备。实物花瓶收集起来很麻烦,上网收集花瓶图片,应有尽有,非常全面。丰富的花瓶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孩子们大开眼界:有柄没柄的、玻璃陶瓷的;口大底小、口小底大的;瓶颈细长的、瓶颈粗短的;圆形、方形的;古代、现代的……为了幼儿接下来的创作,教师挑出典型的、有代表的花瓶组织幼儿仔细欣赏,重点引导幼儿认识花瓶的构造,了解花瓶的各种装饰。欣赏了各式各样的花瓶,孩子们感受到花瓶的美,思维得以启发,很快自己动手设计出不同造型的、装饰性的、有个性的花瓶,几乎每位幼儿设计的花瓶都有自己的特色,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可见,正是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通过大量的花瓶图片的欣赏,为幼儿创作提供了前提。
《指南》建议:“带幼儿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如皮影戏、剪纸和捏面人等。”这方面的内容,通过传统教学方式很难吸引幼儿。一方面,我们受时代的限制,对于传统文化,孩子无法真正感受;另一方面,教师的知识有限,组织活动时仅仅借助教学参考书中的有限内容的介绍传授于幼儿,孩子们不感兴趣,教师也感觉无趣。有时干脆忽略过去,这实际上也违背了《指南》的要求。现在对于这些传统文化和名家作品欣赏,我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提前上网收集教学所需的资料,教学时通过视频播放,不仅知识全面、讲解详细,而且能将孩子们带入传统民俗中,让孩子们徜徉于名家的作品中,感受大师的画风,教学效果不言而喻,教师也受益匪浅,和孩子们一同学习成长,收获满满。
(二)效果直观,置身其中,绘出动感
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通常为:教师示范、幼儿作画、展示作品。容易陷入平淡、无趣,孩子跟随老师,认知肤浅、视野狭小,纯粹模仿,毫无想象可言,更别说创作出自己的、有童趣的作品了。借助信息技术,以往不能实现的环节都能在教学中得以呈现,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如中班美术教学“可爱的大熊猫”,主要是先认识熊猫,再通过想象,画出大熊猫的各种表演动作。活动前我先上网搜索了一段有关大熊猫活动的视频,借助活动室的电子白板进行播放,提出要求,组织幼儿观察熊猫特征及动态。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可爱的大熊猫吸引住了,观察仔细,很快总结出了熊猫的特征:圆圆的头、胖胖的身子、八字眼、全身黑白两色……个别幼儿还发现了熊猫的爪子、尾巴呢,孩子们仿佛走进熊猫园。在我的指导下,每一位幼儿都认真画着熊猫,各种动态的熊猫跃然纸上,还添画了背景,满满童趣,效果非常好。的确,只有置身其中,才能画出真实的、活灵活现的作品,这是三言两语简单的说教所无法实现的。有了这次尝试,下次我还可以采用同样的形式画企鹅、鸭子……相信一定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便于教师教出精彩,幼儿乐中学习
美术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教学形式的改变,能活跃教学气氛,幼儿的学习热情及效率也会提高。首先,在视觉上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有效地调动全体幼儿的积极性。其次,对于教学内容重难点的诠释,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放大、反复播放或采用不同的颜色对比等来组织幼儿观察,幼儿更易于理解、掌握。
(一)重难点示范详细,体验成功喜悦
对于以往的折纸活动,一线师都深有体会:首先得花费一定的时间提前将步骤图放大,主要是便于引导幼儿观察,学会看步骤图。其次在折的过程中,稍有一步遇到点麻烦,或者由于距离及角度的影响,幼儿没看明白,接下来的教学秩序将会很难控制,孩子们开始下位求助,吵吵闹闹,老师手忙脚乱,还得维持秩序,后面的教学也将无法继续。
借助信息技术,折纸教学轻松许多。活动前教师可以将折纸步骤图拍成照片,制作成PPT,将折的过程拍成微视频,强调难点及重点。活动进行时,教师先根据制作好的PPT步骤图,一步一步讲解示范,接着用多媒体播放折的详细过程。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对照视频自己动手尝试,遇到难点,反复播放,整个教学过程直观、详细、易懂,一目了然。孩子们在操作过程中专注度高,动手欲望强,同时教师还能抽身进行个别辅导,教学常规好,每一位幼儿都能独立完成作品,感受成功的喜悦。
(二)多媒体全程教学,教学更精彩
以大班美术欣赏活动“青花瓷”为例,对于这种类型的活动,传统上不仅仅是活动前的资料收集不足,还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以教师的说教为主,教学形式简单,幼儿只是旁听者,他们或许稍稍了解了青花瓷,但印象肯定不深。
借助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学形式,教出了别样的精彩。活动前收集资料制作好课件,教学则借助电子白板:首先教师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幼儿进入“青花瓷”展馆,播放课件,欣赏各种展品,了解青花瓷的历史。在琳琅满目的青花瓷展品中,教师带领幼儿欣赏几幅有代表性的青花瓷作品,将选定的展品放大,让幼儿更清晰地观察展品上的每一个细节,对青花瓷有个总体印象。认识了青花瓷,接下来一起感受细节的装饰美,如欣赏青花瓷瓶口(底)的装饰、盘子周边的设计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将展品某一部位突出显示,组织幼儿仔细观察,发现别样的美。最后,在欣赏、了解了青花瓷后,带领幼儿继续前进,欣赏更多的展品,并请个别幼儿在白板上圈出自己喜欢的展品,同时说出理由。同样一次活动,设计也很简单,但借助电子白板,形式改变了,幼儿跟随着教师,仿佛真的进入了青花瓷展馆,感受青花瓷的美,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巧用结束环节,发挥作品评价的实效性
美术教学最后的欣赏点评环节非常重要。一方面满足孩子的表现欲。另一方面,作品的展示环节实际上是孩子们相互学习的过程,好的作品进行展示,正面引导,孩子们会模仿;不足的作品进行展示,这也是反思的机会,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审美,会发现其中的不足。
传统的评价环节,大多数老师过于形式化,选几幅典型的作品进行简单的点评,有时对孩子所画的细节没能深入领会,有时由于画面不大,许多孩子没来得及仔细欣赏,教师就草草结束。电子白板展台的使用克服了这一弊端,为孩子们展示作品提供了舞台。每次的绘画活动时间,孩子们很是认真,积极完成,乐于将作品放于展台,通过屏幕放大,让大家共同欣赏自己的作品,同时告诉大家自己当时作画的想法,所画的每一处内容含义,等待教师的评价。借助实物展台,点评环节真正发挥了实效性。
教学中合理将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而且对孩子的绘画技能、审美提高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启发。每位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需要老师创造条件,启发引导。因此我还需不断学习、探索,信息技术教学的许多优势和巨大价值还有待我们去发现。我要让幼儿美术教学更精彩,让这颗美的种子绽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