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隔附子饼灸配合药物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2017-03-25严萍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硝酸甘油附子稳定型

严萍



隔附子饼灸配合药物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严萍

(鄂州市中医医院,鄂州 436000)

目的 观察隔附子饼灸配合药物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冠心病二级预防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隔附子饼灸内关、关元、膻中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10次。比较两组治疗后硝酸甘油减停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对照组为72.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硝酸甘油减停率为84.8%,对照组为63.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隔附子饼灸配合药物是一种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方法。

间接灸;药饼灸疗法;心绞痛;冠心病;针药并用

冠心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是一种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自身管腔痉挛或者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发生的心脏病[1]。在我国,由于饮食结构、工作压力以及老龄化问题,本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当冠脉供血、供氧不能满足心肌的需求时可引起心绞痛的发生,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与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中,除现代医学的常规治疗以外,针灸、中药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疗效[2]。笔者采用隔附子饼灸配合药物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6例,并与单纯药物治疗44例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9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为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鄂州市中医医院内科住院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采用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最小41岁,最大81岁,平均(57±18)岁;病程最短3年,最长26年,平均(21.31±1.10)年。对照组中男23例,女21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79岁,平均(57±19)岁;病程最短4年,最长27年,平均(22.12±1.89)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3]中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心绞痛严重程度参照加拿大心脏协会分组标准[4]。Ⅰ级表现为一般日常活动不引起心绞痛,仅在剧烈或长时间劳力时发生心绞痛;Ⅱ级表现为日常活动轻度受限,心绞痛发生在快速行走、餐后、寒冷或逆风行走、情绪激动或醒后最初几小时内步行或上楼,平地步行两个街区,或常速情况下上3楼以上高度能诱发心绞痛;Ⅲ级表现为日常活动明显受限,平路一般速度步行1~2个街区,或平常速度上3楼可引起心绞痛;Ⅳ级表现为任何体力活动均可引起心绞痛发作,但休息时无心绞痛的发作。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心绞痛每星期发作不少于2次;③普通心电图(包括在心绞痛发作时的心电图)显示缺血型改变;④能坚持治疗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病情危重或疾病晚期;②妊娠妇女或精神病患者;③使用影响疗效的药物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冠心病二级预防常规治疗,包括抗凝、抗血小板聚焦、调脂及改善冠脉循环等基础治疗。口服药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责任公司)100 mg,每日1次;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10 mg,每晚1次;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60 mg,每日1次。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1 mg。共治疗10 d。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隔附子饼灸治疗。取神阙、膻中、内关。将附子研细末,以黄酒、少量蜂蜜调和成厚约0.3 cm的饼状,中间用针刺5个直径约为2 mm的小孔,上置底面直径为2 cm、高为2.5 cm的锥状艾炷,每次每穴灸5壮,以局部皮肤出现红晕为宜,避免灼伤。若附子饼被艾炷烧焦,可以更换后再灸。每日1次,共治疗10 d。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两组治疗后分别记录硝酸甘油的用量。

3.2 疗效标准

参照卫生部《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相关标准。

显效:同等强度活动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80%或不诱发心绞痛,硝酸甘油剂量减少>80%,心电图ST-T回到等电位线。

有效:心绞痛发作频率及硝酸甘油剂量减少50%~80%,治疗后静息状态下ST段压低恢复>1.5 mm, T波直立。

无效:心绞痛发作频率及硝酸甘油剂量减少<50%,心电图无改变。

加重:心绞痛发作频率增加、程度加重及持续时间延长,硝酸甘油剂量增加[5]。

3.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由表1可见,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对照组为72.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1)<0.05

3.4.2 两组硝酸甘油减停率比较

硝酸甘油减停率=[(停药例数+减量例数)/总例数]×100%。

由表2可见,治疗组硝酸甘油减停率为84.8%,对照组为63.6%,两组硝酸甘油减停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

表2 两组硝酸甘油减停率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1)<0.05

3.5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4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伤寒论》:“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指出其病机在于阳虚阴寒,心阳不足,外寒侵袭,同气相求,发而为痹;胸痹日久,心脉不畅,又可致血行凝滞。因此治疗的基本原则在于温经通阳[6-9]。

隔附子饼灸的应用早在唐代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中就有记载,对临床多个系统疾病均有确切疗效。附子为大辛大热之品,能上温胸阳,中温脾阳,下温肾阳,艾叶能温经通阳,附子借助艾火之力通过穴位透达经脉,能温通心阳,祛除阴寒之邪[10-13]。取穴上,内关为心包经之络穴,可宽胸理气,改善冠状动脉血供,缓解心肌缺血、缺氧状态,从而达到通络而止痛之功[14]。膻中、关元均为任脉经穴,膻中为气会,可行气活血止痛;关元可温阳固元。佟欣[15]通过实验研究发现,艾灸膻中穴能改善心肌缺血大鼠的心脏功能,缓解心肌缺血,从而起到防治心绞痛的作用。宋云娥等[16]通过艾灸关元穴后对大脑进行静息态磁共振扫描,发现可引起多个与疼痛相关脑区的功能变化,为临床上艾灸关元穴的中枢镇痛机制提供了可能的影像学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和硝酸甘油减停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0.05),表明隔附子饼灸配合药物治疗能明显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症状,减少硝酸甘油用量,且隔附子饼灸疗法操作简单,无毒性和不良反应,适用于慢性疾病的长期治疗。

[1] 李志强,常红娟.丹香冠心注射液联合杏灵分散片治疗心脉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19(12):281-284.

[2] 杨华,高翔,臧亮.针灸治疗心绞痛的疗效评价[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4):51-53.

[3] 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9(1):75.

[4] 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55.

[5] 巩亮,姜黔峰,赵鸿彦,等.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6):3517-3518.

[6] 梁丽珍.中医补气活血法在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治疗中应用的价值[J].中外医疗,2014,33(30): 159-160.

[7] 陈子晶,胡元会,王师菡,等.200例冠心病房颤患者中医证候特征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8): 1314-1317.

[8] 薛凯.中医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6):88-89.

[9] 李锐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6, 4(8):27-28.

[10] 覃肯,罗薇絮,张学强,等.隔附子饼灸对肠易激综合征大鼠内脏高敏感的机理研究[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28(5):79-82.

[11] 沈群,陆菁.隔附子饼灸为主配合针刺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2):120-122.

[12] 赵洁晶,崔秀敏,卢耀能,等.针刺联合隔附子饼灸治疗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研究[J].世界中医药, 2016,11(5):891-893.

[13] 周亚锋,严伟,殷建权.不同灸频隔附子饼灸治疗肾阳虚型前列腺增生症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12):1105-1107.

[14] 张朝晖,王强.针刺内关神门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性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0,20(2):119-120.

[15] 佟欣.艾灸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大鼠血清NO、CAT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33-34.

[16] 宋云娥,徐放明,唐成林,等.原发性痛经患者关元穴艾灸前后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2,37(9):753-757.

Therapeutic Observation of Aconite-cake-partitioned Moxibustion plus Medication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Stable Angina Pectoris

.

,,436000,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onite-cake-partitioned moxibustion plus medication in treat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with stable angina pectoris. Method Ninety patients with CHD stable angina pectoris were randomiz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of 46 cases and a control group of 44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intervened by the secondary preventive treatment for CHD, while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intervened by aconite-cake-partitioned moxibustion at Neiguan (PC 6), Guanyuan (CV 4) and Danzhong (CV 17) in addition to the treatment given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once a day, for a total of 10 sessions. The reduction-termination rate of Nitroglycerin and clinical efficaci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9.1% in the treatment group versus 72.7%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between-group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0.05). The reduction-termination rate of Nitroglycerin was 84.8% in the treatment group versus 63.6%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between-group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0.05). Conclusion Aconite-cake-partitioned moxibustion is an effective method in treating CHD with stable angina pectoris.

Indirect moxibustion; Medicinal cake-partitioned moxibustion; Angina pectori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cupuncture medication combined

1005-0957(2017)03-0276-03

R246.1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7.03.0276

严萍(1979—),女,主治医师,Email:921988762@qq.com

2016-10-19

猜你喜欢

硝酸甘油附子稳定型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附子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多巴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硝酸甘油别贴身带
不同姜制附子中6种生物碱含量的比较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附子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