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州市夏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2017-03-25邓州市农业行政监察大队房中耀

农家参谋 2017年7期
关键词:邓州市茎秆苗期

邓州市农业行政监察大队 房中耀

邓州市夏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邓州市农业行政监察大队 房中耀

邓州市地处豫西南边陲,南阳盆地西南沿,全市辖27个乡镇办事处,150万人,240万亩耕地,常年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甘薯、大豆等,是全国主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市之一。多年来邓州市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160万亩左右,产量也稳步上升。但是,近年来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加重,异常天气增多,风、雹、旱、涝等自然灾害频发,给玉米生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特别是玉米植株倒伏现象连年加重, 轻者减产5%~10%,一般减产20%~30%,重者减产40%~60%。玉米植株倒伏已成为限制邓州市玉米产量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分析玉米倒伏的原因,研究预防对策因而成为了农业工作者的重要工作。

一、引起玉米植株抗倒伏能力下降的人为因素

1.播种偏晚。播种偏晚是玉米植株倒伏的主要诱因。邓州市玉米种植麦茬玉米为主,玉米播种时非旱即涝,正常年份极少,致使玉米播期推迟。特别是干旱年份,降水严重不足,土壤墒情极差,致使玉米播种后出苗困难,大面积玉米晚播,岗坡丘陵等水源奇缺的地方播种期常延迟至6月底甚至7月初。晚播玉米苗期与雨季重合,高温多雨使玉米茎秆生长加快,缺少蹲苗时间,根系发育不良,地上地下部分严重失调,茎杆细弱,机械组织不发达,为以后倒伏发生埋下隐患。

2.过度密植。过度密植是引起玉米植株倒伏的又一诱因。近年来,玉米机械播种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大地提高了播种效率,但由于技术不熟练或受有钱买种、无钱买苗的影响,农户在播种时无意或有意加大播量,造成田间玉米苗过多。在间苗、定苗时又舍不得或根本不剔苗,结果造成群体过大,田间植株郁闭,茎秆徒长,根系不良,个体发育较差。一旦遭遇大风降雨等恶劣天气便易发生倒伏。

3.施肥不当。施肥不合理也是造成玉米植株倒伏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一些农户喜欢用单一氮肥在播种时或苗期遇雨时采用“一炮轰”的施肥法一次性撒入田间,没能做到氮、磷、钾、微量元素配比,更没有根据玉米需肥规律,分期分批科学施入。结果既造成了肥料浪费,肥效损失,又造成了玉米前期生长过快,茎秆脆弱,组织疏松,抗倒伏能力下降。

4.耕层变浅。近年来,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越来越缺乏,为了省事、方便,农户往往采用圆盘耙或旋耕耙操作,一耙一旋,种子肥料一撒,并不进行深耕细耙。长年的浅耕粗作,致使耕层越来越浅,底层坚硬。表土暄松,土壤蓄水保肥性能变差,玉米生长的地下环境变劣,根系下扎困难,抗倒抗旱能力下降。

5.田管粗放。田间管理粗放也是玉米倒伏的原因之一。现在大部分农村状况是青壮劳力少,妇女老人儿童多,在玉米生产管理上则是不间苗、不定苗、不中耕、不培土,致使玉米次生根入土不深,气生根生发不足,抗倒伏能力下降。

6.病虫危害。近年来,玉米螟、玉米茎腐病等病虫害呈严重发生之势。再加上秸秆还田配套技术不到位,大量秸秆直接还田,造成玉米地下害虫数量有连年上升趋势。尤其是蛴螬、蝼蛄、蟋蟀、根腐病、锈病等病虫害危害加重,常将玉米茎和根咬断或造成玉米生长瘦弱,一遇风雨天气便会发生倒伏现象。

7.选种不当。有些玉米品种在其他性状方面表现良好,但在抗倒性方面却表现得不明显或不太好,到后期结实后一遇到风雨等恶劣天气便会发生倒伏。

二、提高玉米植株抗倒能力的措施

1.选用良种:一个玉米品种是否容易发生倒伏,主要与该品种的特征特性有关。一般来讲,植株较高、穗位较高、茎秆纤细、根系发育不良的品种发生倒伏的概率比较大。植株较高,特别是穗位较高的品种重心不稳,茎秆纤细的品种容易发生茎折,根系发育不良的品种则容易发生根倒。生产上应选择株高小于2.5米、穗位高低于1.2米、茎秆粗壮、根系发达的品种,诸如蟸玉系列、浚单系列、郑单958等。

2.抢时早播。邓州市地处黄淮流域,7月中旬至8月中旬正值高温多雨季节。播种晚的玉米不但易在高温、多雨条件下形成“芽涝”,而且很容易蹿秆,植株较高且茎秆纤细的玉米,极易发生倒伏。因此夏玉米应在收获小麦以后抢时趁墒、抢时造墒,争取早播。

3.合理密植。每一个玉米品种都有适宜的种植密度,一定要根据玉米品种的特征特性、地力水平、播种早晚等合理种植。一般紧凑型品种亩种4500~5000株,半紧凑型亩种3500~4500株,平展叶型亩种3000~3500株,肥地、早播走上限,反之走下限。

4.科学施肥。改“一炮轰”施肥法为测土配方,科学施用。即根据测土化验结果,以地定产,以产定肥,氮、磷、钾、微量元素配比,按照玉米需肥规律,分期分批科学施入。一般来说磷、钾、微量元素及30%~40%的氮在玉米苗期施入,剩下60%~70%的氮肥在大喇叭口期追施。同时,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增加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土壤可持续发展。

5.苗期蹲苗。对于密度较大、具有旺长趋势的地块,可在苗期进行蹲苗。蹲苗的主要作用就是控制基部茎节的生长、促进根系发育,从而减小倒伏发生的概率。蹲苗应在苗期进行,拔节前结束。掌握的原则是蹲湿不蹲干,蹲旺不蹲弱。蹲苗的措施主要有适度干旱、深锄断根等。

6.中耕培土。培土可以促进地上基部茎节气生根的发育,增强植株抗倒的能力,是防止玉米倒伏的有效措施之一。培土可在拔节至封垄之前进行,中耕深度一般5~8厘米、培土高度一般8~10厘米。

7.防病治虫。在玉米病虫害防治工作上,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在搞好农业防治的同时,切实搞好预测预报工作,抓住关键防治时机,及时选择对路农药,治早、治小、治好,把危害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玉米健壮生长。

8.适时化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降低玉米植株的高度,起到防止玉米植株倒伏的作用。目前生产当中常用的金得乐、玉黄金、吨田宝等化控药剂都有这样的功效。但化控技术属于一种“被动”措施,化控药剂的使用时期、浓度及喷施方式等一定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否则容易出现药害。

猜你喜欢

邓州市茎秆苗期
小狗的自述
大葱苗期耐低磷品种的筛选
水稻茎秆接触物理参数测定与离散元仿真标定
蔬菜苗期发生猝倒病怎么办
茄子苗期怎样蹲苗,需要注意什么?
邓州市
玉米苗期注重管 丰收高产有基础
谷子茎秆切割力学特性试验与分析
河南邓州一起涉嫌经济诈骗案陷批捕僵局
施肥量与施肥频率对紫花苜蓿茎秆直径及长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