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夕”的由来

2017-03-25

农家参谋 2017年8期
关键词:七孔乞巧

“七夕”的由来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汉代画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图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古人在七夕时有许多民俗活动。南北朝时就有所谓“七夕节”,优伶扮演《鹊桥仙》戏曲,进时新果品,市井儿童手执荷叶,欢呼雀跃。唐时在七夕夜登高楼危树,安排宴会,以赏节序。宋时以七夕为“女儿节”,妇女在庭院中以巾帕蒙面,仰首星空,默默祷告,根据所看到的迷蒙景象,预卜自己的终身大事。元、明、清各代,称七夕为“七巧节”,最常见的是在庭中摆设香案,盛陈瓜果,望空焚香膜拜,然后一口气在朦胧月色中以丝线连穿七个针孔。

猜你喜欢

七孔乞巧
《乞巧》
潭山乞巧
乞巧文化在中学教学中的意义
乞巧七夕
游大小七孔
去荔波小七孔看水上森林
贵州大小七孔
七夕,向织女乞一双巧手
游荔波小七孔
七孔变燃速发射药内弹道性能的数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