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情绪也是“记忆小偷”
2017-03-25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神志病科中医心理科主任医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神志病科(中医心理科)主任医师 许 红
坏情绪也是“记忆小偷”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神志病科(中医心理科)主任医师 许 红
“最近这段时间记性越来越差,这会不会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啊?”进入中年以后,很多人都有记忆力减退的感觉,于是,他们开始担忧没到老年期,自己会不会已经提前患上老年痴呆症或是痴呆前兆。这里我们要告诉这些人的是,千万别给自己“乱扣帽子”,因为众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均显示,记忆力减退,很可能是由于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比如,坏情绪就是一个“记忆小偷”。
记忆衰退有一定曲线和速度
所谓“记忆”,是指信息在脑内储存和提取的过程,通俗点讲,就是把各种信息存到脑子里,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迅速取出来。人的记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的确会逐步有所减退。而从记忆衰退曲线来看,通常我们在50岁后会开始有所感觉,50~60岁间变化不大,70岁以后记忆减退的情况会有所加快。这种记忆减退的模式,我们称之为“生理性记忆减退”;如果是由于某些原因导致记忆减退加速(比同龄人差太多或比自己以前差太多),即不符合记忆减退曲线的标准时,那就是“病理性记忆减退”。
生理性记忆减退是一种自然现象,虽然记忆有所衰退,但是对于时间、地点、人物关系和周围环境的认知能力丝毫未减,到医院做记忆力检查结果通常是正常的。这样的情况,虽然也会给当事人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但不至于产生很大影响。而病理性记忆减退就不容忽视了。比如我们所说的脑卒中、老年痴呆症、营养不良、颅脑外伤、肿瘤、感染患者,通常会有程度不等的记忆减退的表现。
焦虑情绪是典型的“记忆小偷”
现有研究证实,情绪对记忆有时会起促进作用,有时则会起阻碍作用。很多中年人常见的记忆减退现象,其实就是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在作祟。由负面情绪导致记忆减退的人往往有一个特点,就是他特别关注的事情很容易会成为让他焦虑的事情,会对此事描述得很详细,细节记得很清楚,而除此之外的其他事情却总记不住。
一般来说,出现持续的记忆减退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时就医,评估记忆减退程度,找出原因所在。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需要排除器质性病变:比如一些脑血管性认知功能减退导致的记忆障碍,就需要及早干预(改善脑循环和脑细胞代谢),预后较为乐观。所以,如果一个神经内科医生给你做有关记忆测试的问卷,千万不要觉得多此一举,有时虽然你自己没有记忆减退的具体体会,但是复杂的问卷可以提早发现问题。
情绪导致的记忆差可以恢复
排除器质性病变后,对于情绪问题引起的记忆减退,往往就需要专科医生进行心理疏导。只要减轻焦虑情绪,并保持对大脑的适当刺激和锻炼,记忆力完全可以得到提升。这里,给出一些建议:
1.找出让自己过分焦虑和关注的事情,主动寻找解决方案,从而减轻焦虑情绪。
2.主动让大脑去记忆一些事情,减少对电子产品、记事本等的依赖,以加强负责记忆的海马体的功能。
3.电脑及手机中有一些益智游戏,对提高记忆力也有帮助,比如“你画我猜”,在游戏中,仅通过一些颜色、图形、人物轮廓等提醒,猜出我们生活中熟悉的品牌、人物或电影等。这种小游戏需要我们不断去回忆,如此来刺激大脑,并进行主动记忆。
4.打牌不仅需要动脑子,而且还需要同时调动肢体运动、听觉等,这些都能一定程度上对脑部进行刺激,帮助减缓大脑的退化,但注意不能过度沉迷和久坐不动。
5.看书需要我们全身心地专注于书中的文字和情节,并思考其中的道理,一些较为艰涩和难懂的书籍,更需要我们去记忆。
6.适当的户外运动和睡眠能保持大脑细胞的含氧量,从而减缓大脑的衰退,有助于提高记忆力。
7.必要时,还可以少量服用改善情绪的药物(中、西药物)以及接受针灸治疗。随着情绪的改善,记忆力往往会慢慢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