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五大发展理念的科学文化品格

2017-03-25孙德忠胡红生

关键词:理念科学文化

孙德忠!,胡红生

(1.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2.深圳市福田区委党校,广东深圳 518000)

论五大发展理念的科学文化品格

孙德忠!1,胡红生2

(1.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2.深圳市福田区委党校,广东深圳 518000)

五大发展理念具有浓厚的科学文化品格,它的提出是当代社会发展观的升华和结晶,是对近代以来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和生态主义发展观的超越和提升。五大发展理念分别从求真精神、有机属性、生态趋势、超越意识以及普遍性公有性等方面,彰显了其自身的科学文化品格。五大发展理念的贯彻和实施,也必将成为进一步弘扬科学文化的契机。

五大发展理念;科学文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线索和框架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五大发展理念已经成为我国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从文化发生和文化运行的角度来看,宏观而深远的发展理念只有转化为微观而具体的文化行为,才能切实引领并规范人们的实践活动。由是,探讨五大发展理念的文化意蕴、文化品格,对于深刻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全面拓展五大发展理念的实践路径,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一、科学文化的求真精神与创新发展

众所周知,在科学文化多元复合的精神维度中,追求真知、真相、真理的求真精神,是其最基本的核心价值追求。在作为孕育科学文化之母体的西方古代哲学中,拨开“意见”的迷雾发现纯粹的“共相”“形式”,曾被视为理智的最高任务。从中世纪的晦暗中走出的身兼哲学家和科学家于一体的思想巨人们,高举“普遍怀疑”的大旗,为知识的发生正本清源、清理地基,以至于著名科学社会学家默顿将“有条理的怀疑论”[1]列为科学的重要精神气质之一。当代科学虽然与政治、经济、宗教等因素难分难解,但是其内在的逻辑动力仍然是求真。

求真意味着创新。真知、真相、真理并非直接地呈现在人们的感官世界中,它总是与各种现象、表象、假象混杂在一起。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借助表象把握整体、剔除假象显现真理,需要不畏圣、不唯上、不从俗的理论勇气,需要大胆探索、小心求证的理性分析,需要咬定青山、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意志努力。正如马克思所说:“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2]这就是说,科学探索的过程,恰恰也是求新、创新、推陈出新的过程。没有创新,科学文化就失去了内在的生命和灵魂;由于创新,科学文化与政治文化、宗教文化、艺术文化、伦理文化等其它文化形式彰显了本质的区别。

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理念的创新,直接表征着科学文化的求真精神。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无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还是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等,都需要求真务实、实事求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本取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我们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必然会遇到异常复杂的困境和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走出困境,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参考,没有通行的模式可以照搬,只有切实走进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处,深刻认识历史的真实和历史的逻辑,才能奠定社会发展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基本前提;只有全面把握当今的世情、国情、民情、党情,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最大的现实之真,才能确立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基本方向、主要领域和路径选择;只有尊重科学发展规律和文化发展规律,才能切实有效地推进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抛开各种前见、偏见和谬见,以“面对事情本身”的原则和态度,在求解历史之谜和现实之谜的过程中不断拓展创新的新局面。这正是创新之科学文化品格在社会发展中的生动体现。

二、科学文化的有机属性与协调发展

科学文化是以理性精神为内核的文化。知识形态的科学文化往往表现为以客观观察为起点、以理性演绎为线索、以实验验证为标准的理论体系,其内部概念与概念之间、原理与原理之间、定律与定律之间具有强烈的协调性和融洽性,任何一个概念、原理和定律只有在科学文化的整体中才能具有确定的内涵和真理性。这种有机属性使科学文化成为一个活生生的机体,其各个要素、部分和领域不是外在的并列和简单的叠加,而是“所有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整个系统的贡献好像是有调节的、有目的的自组织起来的”。由于这种有机属性,在科学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往往能够自主地呈现问题、提出问题,保持不同知识要素、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内在相关性,从而推动科学文化的协调性、整体性发展。

科学文化的有机属性根源于自然界的复杂性、系统性和有机整体性,也是人类认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必然要求。在自然界的多样性存在中,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生命个体、物种种群、生物群落到生物圈乃至整个宇宙,依次形成了不同层次、相互包容的整体性。其中,局部、个体以全息反映的形式映现着整体,“它在微观世界中复制着宏观的宇宙”[3],较高层次的整体性则以“多”中之“一”的合生形式涵摄着较低层次的整体性。作为理性具体的知识形态的科学文化无非是自然界无限多样的感性具体的观念化存在形式。正因为这样,在近代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时期,恩格斯曾经指出,由于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等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可以描绘出一幅自然界由种种联系和永恒发展交织而成的无穷无尽的画面。

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理念的协调,确证了科学文化的有机属性和整体意识。社会发展是一个由多重要素、不同领域相互支持、协同推进的过程。在改革开放初期,基于迅速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状况的需要,我国循序推进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又进一步推进了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当前,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全球治理面临多重困境的背景下,在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关头,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特别要求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协调好城市与乡村之间、国内与国外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国家硬实力与国家软实力之间的关系,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和可持续性。这些关系之间如果不配套、不协调,那么社会发展将失去平衡,社会不同结构、不同领域之间将可能相互掣肘,从而使社会失去发展的内生动力,甚至葬送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果。因此,必须要从科学文化的有机属性出发,深入把握社会生活的整体性,促进社会整体的协调发展、系统发展。

三、科学文化的生态趋势与绿色发展

同其它一切文化形式一样,科学文化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也呈现出明显的历史性和时代性。如果说古代科学文化是以自然哲学为载体的有机论世界观,近代科学文化是以经典力学为代表的机械论世界观,那么,当代科学文化则日益突显其重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品格。20世纪后半叶以来,在量子物理和信息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在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激光技术、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海洋科技等领域,催生了一系列新兴的科学技术群。在这些新兴的科学技术群中,有两个趋势引人注目:一是以“老三论”“新三论”为代表的系统科学的蓬勃发展;二是生物(生命)技术逐渐成为带头学科。这两个趋势有力地冲击了根深蒂固的机械论世界观,标志着当代科学文化在研究领域、基本方法、价值目标等方面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回归。

科学文化的生态趋势折射在社会发展观中,就是绿色发展的理念。人类源于自然,从亘古苍莽的素朴绿色中走来。但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伴随着文化类型的转变和风俗习惯的迁移,红色、橙黄等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色调,它们以统治、掠夺、征服的意象,隐喻着现实生活中自然与人类、他者与自我、卑微与显贵等一系列异化的二元对立。资本主义社会凭借科学文化和资本逻辑的共谋与博弈,在工业文明的快车道上,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带来了大量足以导致文明整体毁灭的全球性问题:能源枯竭、环境污染、军事对抗、两极分化、人性扭曲——人类面临生存根基坍塌和意义危机的黑色深渊!正由于此,向往绿色意象,回归绿色模式,重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关系,已成当务之急。绿色组织、绿色运动、绿色发展,在世界各地蓬勃展开。绿色政治、绿色GDP、绿色金融等概念一经提出,便深入人心。

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理念的绿色,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4]。它以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宗旨,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推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发展生产力”的生产观,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财富观,倡导“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幸福观。通过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等途径,生产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这种目标的设定和措施的推行,既需要人们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转变,倡导节约集约、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更需要大力发展生态科学技术,弘扬生态科技文化,为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提供物质技术保障。

四、科学文化的超越意识与开放发展

超越性是科学文化的重要品格。科学文化总是在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积累、不断超越,形成分化越来越细但又高度整合关联的知识体系。在科学文化中,最崇尚的是提出新思想、创建新范式,最有价值的成果是具有优先权、更大解释范围和更强解释力的成果。这就要求科学家要以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超越既有的理论疆域,直赴科学前沿。同时,作为对无限复杂和永恒运动的自然界的探究,自然科学总在不断挑战、超越已有的认识界限,向一定时代所固有的知识极限进军,从而将时代的极限化为已有的界限,并无限地逼近自然界的大极限。当爱因斯坦对所知愈多、未知亦愈多的“宇宙宗教情感”发出感叹时,他其实是对科学文化的超越意识有了最深切的体会。另外,观念形态的科学文化不断突破狭隘的常识意识、自我意识和平庸意识,能够推动着人的自我超越。文化形态的科学技术无限发展的可能性甚至能够成为支撑和抚慰人的终极关怀的重要维度。所有这些表明,科学文化不仅具有改善和便利人的现实生活的工具理性价值,而且具有表现和确证人的超越性的目的理性价值。

超越的前提和必然要求是开放。对于一个凝滞静止、孤立无待的呆子而言,无论内在-纵向的超越,还是外在-横向的超越都是不可能的。从封闭到开放,是自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升和国际形象再造的重要动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开放战略,也经历了一个由点到面、多侧度、全方位,由跟踪参与到主动引领的不断自我超越的历史进程。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理念的开放,以实现合作共赢为目标,着力突破地区、民族、国家的壁垒,超越单边主义的霸权思维和利益藩篱的零和思维,构建广泛的利益攸关、共生共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它所推行的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的双向开放战略,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体制机制,以“一带一路”建设为代表的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以及对全球治理的积极参与和国际义务的责任担当等等,既秉持了中华文化亲诚惠容、协和万邦的优秀传统,也是科学文化超越个体中心、庸常自守的具体体现。

五、科学文化的普遍性、公有性与共享发展

科学文化是真正具有普遍性和公有性的文化。除科学文化之外的其它文化形式,如哲学、宗教、艺术、民俗、政治法律思想等,都是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其独特的个性甚至是这些文化形式具有旺盛生命力和恒久影响力的内在根据。这种特殊性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民族性和地域性;二是意识形态性。然而科学文化却超出了特定民族、地域、阶级、宗教等等的界限,对科学文化的接受或排斥,不取决于该学说倡导者的个人属性或社会属性,而是服从于一个普适性的标准,即与观察实验、与已获证实的知识的融洽一致。“科学文化尽管在创造过程及初级阶段中多少带有一些地方特点和个人色彩,但是经过科学共同体的充分交流和再加工,这种差异在成熟的理论中便大为减少,从而具有其它亚文化所不具有的普遍性。”[5]

与科学文化的普遍性紧密相关的是它的公有性。所有的科学文化成就,虽然发现权和优先权属于个人或集体,但却是整个社会竞争性协作的产物。科学文化的成就一旦产生,立即成为科学公共领域的一部分,它不像其它任何实物财产一样,任何个人或集体都没有排他性的所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这表明,科学文化的遗产是公有的,科学活动和科学文化正是依赖这种公有性才能不断发展。科学文化的普遍性和公有性意味着,科学文化是一种全人类的、国际性的事业。正如斯诺所说:“科学文化不仅是智力意义上的文化,也是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6]因此,科学文化的大门向一切科学天才和乐于分享它的人敞开,任何人的真正的科学成就都应当被承认,也都能够被利用。

科学文化的普遍性、公有性与共享发展的理念高度契合。共享理念强调发展的出发点、立足点和最终归宿是人民,突出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发展的力量是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可以说,共享理念的底色、本色是人民性,但它所折射的却是发展主体、发展动力和发展方向的普遍性、公有性。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四个方面,阐述了共享发展理念的深刻内涵。其中,“人人享有、各得其所”的全民共享,和“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的全面共享,体现的正是共享在群众范围和实质内容上的普遍性;而“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共建共享和“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的渐进共享,体现的正是共享在实现机制和历史进程上的公有性。因此,可以认为,科学文化的普遍性、公有性正是保障并强化共享发展理念之人民性底色、本色的重要支撑。

综上所述,五大发展理念具有浓厚的科学文化品格,它的提出是当代社会发展观的升华和结晶,是对近代以来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和生态主义发展观的超越和提升。五大发展理念的贯彻和实施,也必将成为进一步弘扬科学文化的契机。当然,五大发展理念的文化品格是丰富的、完整的,科学文化的理解角度并不排斥其它文化形式、文化类别的理解角度,更不意味着对五大发展理念的科学主义理解。事实上,五大发展理念同样具有深厚浓郁的人文文化色彩。关于这一点,尚需另文专论。

[1][美]罗伯特·金·默顿.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M].范岱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6.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4.

[3][英]A.N怀特海.过程与实在[M].李步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331-33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N].光明日报,2016-03-18.

[5]李醒民.科学的文化意蕴——科学文化讲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7.

[6][英]斯诺.两种文化[M].纪树立,译.北京:三联书店,1994:9.

On the Scientific-Culture Characters of Five Development Ideas

SUN De-zhong1,HU Hong-sheng2
(1.School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Hubei 430070,China;
2.Party School of Futian District Committee of CPC,Shenzhen,Guangdong518000,China)

The five development ideas with rich scientific-culture characters,has become the sublimation and crystal of modern social development view,and has become a transcendence and promotion to the material-oriented development view,the people-oriented development view and ecologicalism development view since modern times.From different aspects,such as the spirit in pursuing the truth,organic property,ecological tendency,transcendental consciousness,universality and communism,five development ideas demonstrate its scientific-culture character.Surely,the implement of five development ideas will turn into the opportunity of further carrying forward scientific-culture.

five development ideas;scientific-culture

D61

A

1672-934X(2017)02-0047-05

10.16573/j.cnki.1672-934x.2017.02.008

2017-02-15

武汉理工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15419093)

孙德忠(1971-),男,湖北襄阳人,教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文化研究;

胡红生(1971-),男,湖北蕲春人,副教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猜你喜欢

理念科学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年味里的“虎文化”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谁远谁近?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科学拔牙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