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中国画的图像复制与传播

2017-03-25李雪

参花(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中国画绘画图像

◎李雪

试论中国画的图像复制与传播

◎李雪

现如今属于一个信息传媒技术时代,在这个时代下,“仿真”“高保真”“复制”等概念也应运而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图像复制技术的发展,这也直接为中国画的传播提供了一定的机遇,而本文主要就是对中国画的图像复制与传播进行概述。

中国画 图像复制 传播

“图像”是由西方艺术史中的记载翻译而来的,主要是来自于西方的图像志研究,现如今也成为现代图像学较为核心的概念,不仅具备较为丰富的内涵,还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中国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我国重要财富之一。在这个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时代之下,中国文化信息的传播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画的传播与发展也成为文化发展重要内容之一。为此,笔者也就中国画的图像复制与传播进行以下分析。

一、中国画的图像复制

我国传统图像在进行复制的过程中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是纯手工临摹复制;其二则是以木版雕刻印刷技术为核心的雕版图像复制。其中,纯手工临摹这一复制方式是我国古代最早出现的一种复制方式,出现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对绘画艺术进行传承,这一技术关键在于忠于原作,临摹者不能随意加入自我风格或者是其他因素,这一图像复制方式也是古代最为有效地方式,能够有效地展示出作品的原貌,所以也一直沿用至今,在现如今中国画教育当中也属于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1]雕刻制版这一图像复制方式则代表了印刷媒介时代图像复制传播的开始,是在我国文字印刷这一技术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图像复制方式,在我国历史上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说是世界文化传播史上较为辉煌的篇章之一。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木刻套版也应运而生,同时还诞生了专门为中国画教育画谱版画,这也为中国画的传播做出较大的贡献。

二、中国画的图像传播

就我国现代图像传播技术发展现状来看,其本身还是与自然科学发展步伐是一致的。具体来说,照相这一技术的出现直接揭开了现代图像复制的序幕,中国画图像的传播就可以将其作为基点,仅仅围绕着图像传播技术而展开。为了能够更好地掌握中国画的图像传播,我们可以先掌握现代绘画图像传播技术发展阶段,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1)最开始的阶段主要是以照相技术作为基础的光化学照相制版绘画图像复制技术,这一阶段最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就是坷罗版复制技术,这一技术的关键点就是将化学和光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其所复制出的成品相较于传统雕版印刷技术而言,无论是在微妙变化或是在墨色层次等表现能力方面都有着显著的进步,而之所以会如此,其主要还是因为科技的力量,所以在近代存在较多的名家作品都来自于坷罗版的中国画复制品。(2)第二阶段处于光电子和数字化图像复制传播技术阶段,这一阶段也可以称之为图像传播媒介的革命阶段,直接将之前的模拟信号变成了有着高精确度的数字信号,而且图像复制的精度十分的高,可以说是超越了人眼能够识别的极限,这一技术的出现真正打破了绘画原作不可替代这一观点。此外,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图像复制技术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并且还出现了“高保真”这一概念,这也是我们现如今经常提到的“仿真”复制。仿真复制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画图像的传播和继承,对于拯救传统文化也有着较大的作用。(3)在第三阶段则是网络和数字化传输时代,这一阶段因为信息技术的出现,不管是从图像采集、传输还是存储等方面而言,都发生了十分彻底的改变,中国画的传播也直接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环境。如果严格来看,西方现代技术也是具有一定传承性质的,只是相比较于中国传统技术而言,发展的革命性质也更加突出。传统技术相较于现代技术而言有着明显的劣势,因为现代图像复制技术开展主要就是围绕信息传媒技术所开展的,所以传统图像复制技术不管是在信息传播、提取任何一方面都很难比得上现代图像复制技术。[2]除此之外,就加强学术建设这一方面来看的话,现代传播学以及现代信息理论本身就存在传统绘画理论所不存在的时代性和开放性。为此,在中国画图像传播过程中,现代复制以及传播技术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中国画图像复制与传播的研究本身就有着较为显著的价值,对于解决我国传统绘画资源以及中国画的继承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并且还能促进我国现代中国画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深化。

[1]郑然杰.论中国画的图像复制与传播[D].延吉:延边大学, 2008.

[2]殷晓蕾.图像的复制、传播与流变:俄藏黑水城出土《贵人像》研究[A].十院校美术考古研究文集[C] .2013.

[3]刘峰.传统绘画艺术的新媒体传播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4]韩铭.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国画鉴赏与传播[D].济南:山东大学,2012.

[5]肖霄.空纳万境——试论“留白”与中国画[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6]史正浩.明代墨谱《程氏墨苑》图像传播的过程与启示[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9.

李雪,女,硕士,通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中国画(花鸟画专业))

(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中国画绘画图像
中国画
巧用图像中的点、线、面解题
有趣的图像诗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遥感图像几何纠正中GCP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