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当前中国儿童文学现状困境与解决措施

2017-03-25倪筠

参花(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儿童文学困境创作

◎倪筠

浅议当前中国儿童文学现状困境与解决措施

◎倪筠

进入新时期后,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相较以前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与进步,无论是文字、绘本等不同形式的儿童文学,还是作品出版的数量与质量都在与日俱增,但当前中国儿童文学依然面临着诸多困境。本文主要从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现状的问题入手,进一步介绍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

中国儿童文学 现状困境 解决措施

儿童文学本身具有教育性、娱乐性、休闲性等特点,在崇尚“教育从娃娃抓起”的今天,大众对于儿童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经济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升也让家长对于儿童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多。经济水平的提升带动消费能力的提升,虽然部分人的消费领域从基本的生活用品扩大到了艺术、金融、信息、科技等方面,但“以利益为驱使”的消费理念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导致在将儿童文学作为消费品时,儿童文学所蕴含的文学性、艺术性、教育性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以上述问题为代表的中国儿童文学困境还有很多,了解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现状、问题,有助于我们找到打破儿童文学发展困境的解决方法。

一、中国儿童文学现状和主要问题

对于现代大多数儿童来说,儿童文学是他们的智慧启蒙读物,也是伴随他们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玩伴,因此,儿童文学的发展情况与我国儿童的智力发展、生活质量、心理辅导、道德品质培养等方面息息相关,但目前中国儿童文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儿童文学的人文精神、审美情趣缺失据调查显示,最受儿童欢迎和喜爱的儿童文

学类型以幽默、科幻、历险等题材为主,这些儿童文学故事性较强,往往附带大量有趣、精美的图画说明,甚至有音频朗读和视频表演等,新奇的人物角色、幽默的文学语言、怪诞的情节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儿童对这类文学读物的阅读兴趣。虽然这类阅读成为儿童的习惯甚至兴趣爱好,部分家长也对此开心不已,但我们必须认清,这类读物内容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含义。它们普遍没有涉及高尚的道德品质、优质的艺术审美或者深刻的人文精神。这些作品对儿童品质涵养、学习能力、智力、审美情趣等方面是否具有开发和培养能力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些能力是儿童文学必须具备的一部分功能。

(二)儿童文学创作者的市场化

儿童文学类作品要求其作者具备一定的艺术涵养和人文品格,并将其转化为儿童能够读懂并消化理解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但在市场消费追逐和个人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儿童文学创作者并不能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成长需要进行创作,造成最终问世作品的肤浅化、市场化,文字及情节看似新奇有趣,实则没有内涵,缺乏人文精神和道德品质的映射。创作者的意识也跟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为迎合市场的需求而逐渐变得浮躁,难以沉下心来进行儿童文学的编写创作,造成部分儿童文学内容包含大量暴力、爱情、犯罪、魔幻等不适宜儿童阅读的内容,分散儿童正常学习的精力,影响其良好三观的树立,这些问题与儿童文学创作者的市场化有很大关系。

(三)儿童文学出版方的商业化

儿童文学创作者完成作品后,一般由出版社进行审稿,提出修改意见后交由作者进行一次或多次修改,再返回给出版社排版直至出版。在这个过程中,出版方有严格审核儿童文学作品内容是否合格的责任与义务。可以说,优秀的出版社能够带动儿童文学产业的快速发展,出版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但目前存在一些出版社出版人员不具备这种品质,或者在意识到儿童教育这个市场的强大吸引力之后,对儿童文学作品的审核放松了要求,直接导致一些不适合儿童教育和阅读的作品在世面上流行;也有的对外国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翻译不合格。这些都使得儿童文学向娱乐化、通俗化、冗长化趋势发展。儿童文学出版方的商业化严重扼制了儿童文学的健康长久发展,影响了儿童教育的严肃性、深刻性和积极性。

二、中国儿童文学困境的解决措施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是提升儿童教育质量与效果的根本,当前儿童文学的快速崛起与发展是一种繁华的表象。在这种表象之下,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危机,综合分析这些困境形成的原因,并及早地从当前的困境中找到解决对策。

中国儿童文学面临如此多的困境,其成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成人本位”思想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成人本位的思想根深蒂固,包括《三字经》《百家姓》等虽然作为儿童的启蒙读物,但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封建人才观、封建道德观,并不完全适合儿童阅读。二是儿童文学创作队伍老化。我们必须承认,一批优秀的儿童文学创作者正在老去,而年轻人受现代科技和生活的影响,很难沉下心来进行儿童文学创作,造成儿童文学创作无以为继。三是文化与高科技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利用的落后,国外能够将大量适合儿童观看的影视素材利用高科技制作并投放,例如《功夫熊猫》《蝙蝠侠》《小黄人系列》等,但我国在这一块较为匮乏和落后。四是理论研究的落后。先进的流传较广的儿童文学理论,多以反映论为主,强调创作的主体论,而忽视了创作对象——儿童的感受和心理变化。因此,要想解决中国儿童文学现状困境,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儿童本位”创作儿童文学

儿童本位不仅仅是以儿童作为创作对象,创作内容也不仅包括人文精神、道德品质这些成人认为积极健康适宜儿童发展的观念,而是要在此基础上尊重和理解儿童,充分挖掘儿童身上的闪光点和儿童的人性价值。以“儿童本位”创作儿童文学要求除了将儿童作为最主要的服务对象,也要在作者创作和儿童阅读的过程中实现儿童与成人世界的价值互换。一方面创作者在创作阶段通过研究儿童的心理活动与品质特点,受到儿童真挚的情感表达、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质朴的心灵等影响;而儿童在阅读阶段获得成人所赋予的价值观念,帮助树立正确、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二)培养社会正确的儿童教育观念

虽然儿童文学的创作对象是儿童,但作为一种消费品,儿童并不能够在市场中面对千万种儿童文学作品进行自主选择,其真正面对的消费者,或者对于儿童文学具有购买能力的是家长以及教育机构。家长和教育机构也是决定儿童阅读偏好和习惯的核心因素,因此只有他们具有了正确的儿童教育培养观念和良好的教育方法,儿童文学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价值。社会正确的儿童文学消费观能够从根源上决定儿童文学创作者的创作方向,既发挥儿童文学的市场价值,也决定其文学价值和教育价值。

(三)加强儿童文学出版监管

对于越来越市场化、商业化的文学出版行业,要想提升中国儿童文学的质量、水平,必须加强对出版行业的监管。一方面支持出版方培养热爱儿童文学、熟悉儿童文学的编辑队伍,包括有足够的文学鉴赏能力、艺术审美能力、语言逻辑能力等;另一方面对国外引进的儿童文学作品提高审查和翻译水平,确保适宜儿童阅读和理解。出版社肩负着儿童文学挑选、审查的责任,是儿童文学走向教育端口的最后一道关卡,因此,加强监管是对儿童的负责的表现。

三、结语

儿童文学的发展关系着我国儿童教育的发展,也关系着国家与社会的未来发展;儿童文学的创作内容、出版审查、传播渠道等都决定了其在市场上的数量与质量,也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了儿童教育的质量。只有正确认识儿童文学教育,树立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合理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才能为儿童文学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让儿童教育得到快速进步。

[1]耿羽.数字媒体时代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发展面向省思[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10).

[2]吴政家.中国儿童文学自发期:与生俱来的现代性曙光[J].安康学院学报,2017(04).

[3]黄贵珍.中国儿童文学发生期的完成与未完成——兼论叶圣陶童话创作存在的问题[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

倪筠,女,硕士研究生,鞍山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日本文学、儿童文学)

(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儿童文学困境创作
困境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一墙之隔》创作谈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