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03-25祝允婷
祝允婷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教育领域崭露头角,推进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发展,让学生的学习更快乐,更高效。小学生年龄普遍较小,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自觉性较差,而且受小学生的知识建构限制,很多东西小学生不能独立完成。那么,小学科学课堂如何教学呢?
课前翻转
课前翻转目的是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观看课程视频,提高学习效率,视频学习过程中可以快进、后退、重复播放,同时可将在学习中遇到的疑惑和感悟记下来,以便同学们进行互动交流。
翻转课堂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相关材料。①有针对性的微课视频,时间控制在十分钟左右,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②制作“学习任务单”。由于生理特点和知识建构等限制,小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弱,“学习任务单”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③事先制作电磁铁吸起小铁圈的实验微课视频,方便上课的时候播放,用于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以及解答学生问题等。
“电磁铁”课前学习任务单
学习指南 观看老师提供的微课视频(日常生活中电磁起重机吊起重物,接着老师出示电池、铁线、一个线圈以及一些小铁圈)请同学们看完微课视频后,完成学习任务单内的相关内容。
学习任务 (请同学们利用手机或相关的电子设备把自己的实验过程拍摄下来)利用实验器材包的材料组装电磁起重机;让电磁起重机靠近小铁圈,有什么现象?如何让电磁铁吸起更多的小铁圈?(看谁的方法最多)如何减少电磁铁吸起的小铁圈的数量?(方法越多越好)對于电磁铁有哪些新发现?
你遇到什么困难? 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上一起观看微课视频,然后课外完成学习任务单。
本节课笔者利用实验作为课前引导学习,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一步步从浅层次向深层次的方向发展,学生的热情自始至终都很高。
课中引探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开学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小组成员互补搭配,形成积极上进的小组文化,以分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在课堂当中必须解决好“课前导学”和“课堂指导”的结合问题,把学生课前学习的困惑、问题、典型错误,以原生态截图的方式或者微课视频的形式呈现在课堂上,让学生存在的问题转化成为课堂教学的资源,是一种把“课前导学”呈现在当堂的巧妙方式。翻转课堂下“电磁铁”教学设计:
直接引入 用多媒体出示电磁起重机吊起大型铁块的图片。
问题导入 教师问:为什么电磁起重机能如此力大无穷?有学生回答:因为电磁起重机内有个巨大的电磁铁。师小结:确实是因为电磁起重机内部的电磁铁的缘故,电磁铁具有神奇的力量,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
情境自学 过度引入:同学们在家里也对电磁铁进行了探究,教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跟全班同学分享一下学习成果。汇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自己喜欢方式对学习成果进行汇报,并播放自己动手操作的实验视频。同时提出课前学习遇到的问题,老师做好记录。教师小结,并播放事先准备好的“电磁铁吸起小铁圈”的微课视频,纠正学生刚刚实验时出现的问题。
合作互学 向合作伙伴提出自己的疑惑。(小组长主持,有序高效,活而不乱);小组成员主动解答, 相互间敢于质疑, 找到大家比较满意的结论;记录好:已解决的问题,未解决的问题,新生成的问题,做好小组展学记录;利用桌面上的材料对未解决问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关注每一个小组学习情况;小组自我评价学习效果。
班级展示 各小组以本小组喜欢的方式对本小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教师重点关注: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语言组织、表达与素养,其他学生认真参与度的情况、纪律情况、记录学生中质疑对抗的关键点; 对比各个小组展示情况:已获共识度、演示操作力、表达与风度、新思维度、成员参与度等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对各小组做好综合评价记录。
拓展 以微课视频的形式,展示电磁铁在实际生活中多方面的应用。
作业 (完成课后延伸)有了课前翻转作为铺垫,课中教师与学生有更多共同讨论和交流学习的时间,教师可以更好的为学生答疑解惑、帮助学生。
课后延伸
翻转课堂经过课前翻转、课中引探,在课后延伸环节主要是对学生已学习到的知识的一个拓展与延伸,通过微课视频的应用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因此,一方面,可以利用微视频组织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课后自主的拓展学习;另一方面,课中引探中引入学生感兴趣的电磁铁又可以使微课资源进一步丰富与再生。
“电磁铁”课后延伸如下: ①观看教师准备的课后微课(利用身边废旧材料进行电磁起重机的小制作的方法指引);②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电磁起重机;③对于“电磁铁”你还有什么疑问?
课堂并不是学习内容的结束,而是知识的另一个开始。知识是无极限的,它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小学科学课程具有综合性的视野、鲜明的实验与探究特色,翻转课堂教学中如能进行相关的微课开发、共享与应用,必定会丰富课程的内涵,增强教学的生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碧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