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集注”对朱子四书学的诠释
2017-03-25吴佩
吴佩
摘要:朱门之后为羽翼朱子及其“四书学”,殚精沥血诠释《四书集注》,因此历代“四书学”专著汗牛充栋,其中杰出的代表当属南宋赵顺孙的《四书纂疏》。作为朱熹的三传弟子,赵顺孙《四书纂疏》开创了以“纂疏”方式注疏朱子《集注》的先河,以“子朱子诸书及诸高弟讲解有可发明注意者”为选材,援引朱子语录及或问,兼采朱子高足黄幹、辅广、陈淳、真德秀、蔡模等十三家之说,该书作为注疏《四书集注》的经典代表,加之作者赵顺孙理学的重要地位及其对朱子后学的突出影响,因此该书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理应受到当代朱子学及四书学研究的重视。
关键词:赵顺孙;《四书纂疏》;纂疏;影响
朱熹作为“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的大学问家,《四书集注》是学术界公认的最能代表朱子思想的传世文献,历代注疏汗牛充栋。而作为朱子的三传弟子赵顺孙,为弘扬朱子之学,以朱子《四书集注》为蓝本,博采朱子他书之说及众弟子之说汇编成《四书纂疏》。作为疏解《四书集注》的恢宏佳作,《四书纂疏》对“四书学”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书纂疏》保存了先儒的若干著述,成为研究朱熹和他的门人学说的必读书目,且首推十三家高足,突出了朱子门人杰出弟子代表。《四书篡疏》中,旁引了朱熹的嫡传弟子黄榦、辅广、陈淳、陈孔硕、蔡渊、蔡沈、叶味道、胡泳、陈埴、潘柄、黄士毅、真德秀、蔡模13人的著述,引用书籍40多种。这些书籍至今大半都已失传,学者若要了解或者研究这些作品,便可在《四书纂疏》中查到相关原文,如马一浮先生在《四书纂疏札记》①一文中所云:“格庵所采《四书》诸说,泰半亡佚然则诸家佚说皆赖《纂疏》而存,学者所当知也。”朱门弟子的诸多四书学著作至今大半已散佚失传,而赖《四书纂疏》得以保存了大量朱子门人“四书学”内容,为后人了解朱子后学的发展提供了书面依据,可见该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且对现今研究中国哲学,尤其是宋明理学框架下的朱子“四书”学研究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赵顺孙的《四书纂疏》,大量引用或化用朱子得意门人著作,如黄幹的《论语通释》,真德秀的《大学衍义》《西山读书记》,陈淳的《北溪字义》等,同时大量引用 “朱子诸书”,包括《或问》《语录》《文集》等来阐释《四书章句集注》,将数部重要的宋明理学经典著作融会贯通起来,珠珠相映,既是它们阐释《四书章句集注》,又是几部经典彼此之间的互相阐释,真可谓是一举两得。并且,相比于重文字训诂的注疏而言,《四書纂疏》不单注重字面意义的疏解,更多的是义理的发挥,且因其所依据的是朱子自身的著作及其及门或再传弟子之作,义理上严格保留和发扬了朱子的正统思想。这正是《四书纂疏》的价值之一,也是本文的研究价值之一。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集众人之说,其中以宋代学者二程著作居多,《四书纂疏》则大量引用宋儒之说,却与《章句集注》几乎没有重复之处。《章句集注》是朱熹的呕心沥血之作,赵顺孙能在朱熹所辑之外,还能引用诸多语录和文集,又用得恰当,实属不易,可见他学力非同一般,引用宋儒之说也是《四书纂疏》的价值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赵顺孙过于笃信朱子,对朱子过分羽翼。“所记师言,过口成酸,读者当知节取”其过于尊朱有不计是非之嫌的情况,对此读者应以辩证的眼光看待,才能正确且全面领悟朱子的思想。
注释:
①马一浮:《四书纂疏》札记[J].古籍研究1995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宋〕朱熹.朱子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宋〕赵顺孙.四书纂疏·四库全书萃要[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5.
[3] 陈来.朱子哲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
[4] 廖颖.元人诸经纂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 杨芳.陈栎《书集传纂疏》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6.
[6] 马一浮.《四书纂疏》札记[J].古籍研究,1995(1).
[7] 陆建猷.宗朱学派的四书学思想[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第22卷(3).
[8] 许家星.朱子四书学研究之回顾与前瞻[J].中华文化论坛,2013(2).
[9] 蔡方鹿.朱熹经学与宋学[J].社会科学研究,2003(5).
[10] 谷继明.试论宋元经疏的发展及其与理学的关联[J].中国哲学史,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