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与实践的探讨
2017-03-25吴静妮
吴静妮
摘 要:文章首先对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政策进行回溯,然后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最后从哈贝马斯认识论的三个维度,即实证分析与技术科技视角、历史诠释视角与实践认知视角以及批判视角与解放认知视角对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与实践进行探讨,以在理论层面上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政策与实践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与实践;认识论
一、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回溯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新一轮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互惠型、跨国界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和多样化,赋予高等教育国际化更深、更广的涵义和使命。我国高等教育也卷入这一浪潮之中,越来越多的大学把国际化作为办学理念和强校战略,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或世界知名大学作为发展方向和奋斗理想。1998 年5 月,教育部首次在文件中提出创建高水平大学,即世界一流大学。其中,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特征之一。2010年,中国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把高等教育国际化确定为国家教育的发展战略方向之一。2015年4月,教育部印发《高等教育专题规划》,规划指出,将进一步扩大教育开放,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大引进海外智力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力度,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涵义学界有很多不同的认识,给出的定义也很多。加拿大学者简耐特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国针对全球化的影响而采取的一种应对措施,同时尊重本国的特点。”中科院院士、英国诺丁汉大学前任校长杨福家先生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要培养融通东西方文化的一流人才,在经济全球化中更好地为各自国家的利益服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的国际大学联合会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给予了以下定义:“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变化过程,既有学校内部的变化,又有学校外部的变化;既有自下而上的,又有自上而下的;还有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变化。”
三、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认识论基础
哈贝马斯关于知识与兴趣的论述为我们的分析提供了精辟的认识论基础。哈贝马斯认为,知识是人类活动的产物,而这些活动由自然需要和兴趣所驱使。人类知识根据三种认知兴趣而建构:技术认知兴趣、实践认知兴趣和解放认知兴趣,这三类兴趣分别发展出实证—分析科学、历史—诠释科学和批判—社会科学。
1.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实证分析与技术科技视角
哈贝马斯指出,人们用工具改造自然界时,形成技术认知兴趣,它指导人们用工具和技术规范的知识去处理和认识自然,由此引导出实证—分析的科学,即自然科学。技术认知兴趣驱使人们从自然科学的实证—分析视角看待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2015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中,衡量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水平的指标包含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22项。其中一级指标有国际化战略、组织与管理 、课程与教学、中外合作办学、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二级指标主要包括国际化管理人员、外籍专任教师人数与占比、外国留学生人数与占比等。在技术认知兴趣的驱使下,人们认为借助于数学等工具,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是可观察、可分析的,存在与具体情境毫不相关的普遍理论。
2.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历史诠释视角与实践认知兴趣
哈贝马斯认为,实践认知兴趣指导人们认识自身的交往活动。实践认知兴趣以语言为媒介,关涉人及其表现,关心人与人之间的可能的理解。它引导出历史—诠释的科学。该视角强调,人们在交往中对日常生活事件进行诠释;人类获得的经验意义、情境性知识和现实,建基于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很多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关键点在于教育的国际化氛围,如果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形式上、构成要素上等都做得很好,但没有内化为一种精神、态度、意识等,也称不上高等教育国际化。美国学者哈若瑞指出,国际化应当包括“渗透整个院校并能够塑造其精神气质的对国际化的明确的认同、积极的态度、全球意识以及国际化定位与维度”。该概念充分强调了高等教育国际化体现在人身上的内在属性,强调高等教育国际化并不是一种形式,而是嵌入式的内化过程。
国外学校提倡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通过教师的引导、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合作,来实现教学目标。过去,知识传播是在课堂进行的,老师讲,学生听;而知识内化的过程,就是把知识转化为自己能理解的东西的过程,是在课后完成的,通过看书、做习题、老师辅导答疑等。现在这个过程要反转:知识传播过程在课前和课下进行,比如,大量的阅读,基于互联网的自学;而在上课时,来进行知识内化的过程,教师就不是一个人“满堂灌”了,而是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协作解决问题,进行探究式的学习。所以,教育国际化最根本的影响在于对传统教育理念的颠覆。
此外,教育国际化对学校的教学组织、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模式,乃至教室布局都会带来冲击。一个讲台、一块黑板、一个屏幕、一排排课桌椅等,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室布局,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便于分组学习、讨论式学习的教室布局所取代。
3.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批判视角与解放认知兴趣
哈贝马斯提出的解放认知兴趣以自我解放为目的,与之相对应的是批判社会科学。这种批判视角旨在让个体通过反思认识自己及身处的情境,阐明限制实践活动的知识形式和社会情境,其功能在于理解价值、兴趣和行动之间的关系,并借此改变世界。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推进,科技无国界、教育无国界、文化无国界和学习无国界的全球化时代正向我们走来。大学有了更多的跨国、跨民族、跨文化交流,以及合作和竞争的机会,以其高端人才和全球视野在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的办学理念乃至基本制度也有了更多的“通用性”“交流性”和“开放性”,教育资源在流动和重组中放大了效能,学生有了开阔的视野和更多的全球就业机会,国际化使高等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像许多事物一样,国际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对后发国家尤其如此。尽管国际化促进了各国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但也给大学发展带来很多隐忧,如教育项目的商业化和商品化,國外低质量的“学位加工厂”大量涌现,人才流失,本土文化受到严重冲击,等等。
如何应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中国大学现行办学体制、评价机制、管理模式及价值取向的冲击?在西方发达国家拥有强势学术话语权和天然语言优势的情况下,中国大学怎样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彰显特色和优势,赢得应有的地位?这些问题都是国际化给我们带来的叩问和挑战,需要我们去思考和应对。
长期以来,人们从不同的视角,根据不同的学科和理论背景来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使得该领域的研究范围较广,而且同时存在多种取向。因此,研究者需要努力阐明各种取向的概念基础,并了解这些差异的性质及其联系,以形成该领域的理论架构。
参考文献:
[1]翁丽霞,陈昌贵.中美研究型大学国际化比较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0(12).
[2]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70.
[3]刘经南,陈闻晋.论培养“有根”的世界公民——中国研究型大学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定位[J].中国高教研究,2008(1).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