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侗族传统村寨特质及其优化分析

2017-03-25梁振然任爽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侗寨鼓楼侗族

梁振然+任爽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如何在保持传统村寨原有风貌与历史传承的基础之上,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些传统村寨所面临的一大挑战。文章以程阳八寨为例,通过对侗寨的特质、存在问题、游客感知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一套适用于侗寨的优化方案。

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传统村落(寨)

(一)新型城镇化提出的背景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015年中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6.1%。而在我国原有的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比如重城轻乡、城乡二元差异大、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消耗过度、环境破坏严重、可持续发展力度不够等问题正亟待解决。更为严重的是,很多传统村落(寨)已经“人去村空”或“推倒重建”,而重新复制出来的都是千篇一律的新型农村风貌,这样的传统村落“丢了魂、落了魄”,已经丧失了传承的意义。

针对以上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概念,并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进一步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公平共享、绿色低碳、集约智慧、文明和谐、城乡一体、生态宜居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等理念。这些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与受农耕文化影响深远的传统村落一直秉承的尊重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不谋而合。所以,新型城镇化的提出无疑为中国的城镇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二)传统村落(寨)的内涵及特质

传统村落,也称古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1]。在少数民族地区多数将村落称为村寨。我国是个历史悠久、地貌广阔的国家,而傳统村落(寨)就是在悠久的农耕文化发展演变过程中积淀下来,记载着文明进化的历程,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的重要载体。

在悠久的发展过程中,各个传统村落(寨)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物态特质和文化特质,其中文物态特质包括:村落选址、空间布局、建筑形式、街巷肌理、自然景观等直观可视的物质性特质;文化特质包括: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观念、生产生活方式、地域民族风俗等非物质特质。这两种特质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传统村落(寨)鲜明的独特性和可识别性。

传统村落真正的价值所在是其所承载的历史记忆,而这也是其商业价值的落脚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文化特质是物态特质发展的风向标,而物态特质是文化特质的载体和传承手段。传统村落(寨)若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让这两个相辅相成,具有共同核心价值的特质举头并进、和谐发展,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旅游开发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品质。

二、侗族传统村落特质分析

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目前人口约287万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侗族村寨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及广西的交汇处,多数是较为典型的传统村寨。在悠久的发展过程中,深居山区又以农业为生的侗族人民巧借山水之势,将地域和民族文化融入“天人合一”的风水理念中,形成了一套具有侗族自身认同感和强烈识别性的村寨选址、格局理念。

(一)村寨选址及空间格局

古人云:“地理之道,山水而已”。风水学也认为:山是气之源,凡林木茂盛,山泉甘洌之段均为佳境。侗族村寨选址也讲究“依山傍水、来龙去脉”。其址必选在水土丰厚之地,并且以“山水”为核心衍生出许多建筑设计主题。比如,侗家民宅大多沿山脉走向而建,使山脉的气势成为侗寨的靠山,意为“顺气”。水是农耕文明重要的组成因素,传统侗寨在水口处都会建福桥,即“风雨桥”。风雨桥架于溪河之上,既起到了重要的交通通道作用,同时也是侗寨地理空间界限的重要标志,很多侗寨就是将风雨桥与寨门合二为一。

侗寨最富有民族特色,并且在空间格局上占据重要位置的建筑是鼓楼。侗寨历来有未建寨,先建鼓楼的风俗,鼓楼在侗族文化里有着深远的代表意义,被视为侗民的灵魂、族徽寨胆,侗寨便是以鼓楼为中心向外辐射,宗族团团而居。鼓楼位于寨中心,它既是村寨秩序的焦点,也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所在,侗民每有重大事件都要在鼓楼举行专门的仪式。可以说,鼓楼是侗族表达性最强、最具代表性、积淀最深厚的文化符号。

(二)建筑形式及村寨肌理

建筑是一个地方风俗习惯和历史传承的物化体现。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各地都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造型独特、内涵丰富、因地制宜、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居。这些地方民居,不仅可以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气候条件和物质基础相得益彰,更重要的是它承载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地方风俗和当地居民对物质精神方面的期盼和诉求。

侗寨的传统民居称作“干栏”,在侗语中意为“侗人的房子”,是一种在木(竹)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屋。侗民把自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诉求都寄托在“干栏”的建筑上,比如,干栏的主梁——宝梁就被侗民视为精神力量象征,在选梁、祭梁、升梁、定梁、抛梁粑等一系列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了侗族所特有的文化、信仰与风俗。

通常一个侗寨会有数百座干栏式建筑或依山就势,或临河修筑,在空间上形成错落有致,极具层次感的木建筑群。这些建筑群又依山形随水势构成了侗寨层次丰富的村寨肌理。这些村寨肌理可分为空间组合复杂多变的民居组团空间、与溪河水塘相配合的自由的水空间、以鼓楼为焦点的鼓楼核心空间、富有空间节奏感的街巷带状空间等四种类型。这些空间形成了层次丰富的村寨内部空间肌理,体现了侗寨肌理极强的向心性。

三、城镇化进程中的程阳八寨

程阳八寨位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县城东北部,由马鞍寨、平坦寨、平寨、岩寨、东寨、大寨、吉昌、平铺8个侗寨组成,星罗棋布地分布于林溪河旁,是典型的侗族村寨。程阳八寨内部景观以鼓楼为中心, 聚集层层民宅组成八个村寨,村寨之间由风雨桥进行连接,形成了一个结构清晰的有机整体。

(一)“城镇化”带来的问题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旅游业的发展,程阳八寨在近十年的城镇化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较为典型的问题。

1.自然生态环境受到污染

程阳八寨的自然生态环境目前面临着极大的危机,首先是村寨内部分山体裸露,缺乏河道防护林带,村寨内植被覆盖率不高,缺少生机和活力。其次,代表村寨风水的河流污染严重、风水塘变为污水塘。村寨内垃圾回收点不完善,垃圾多随意堆放在河道旁,严重污染了河流水体。加上寨里的排污系统不完善,污水处理率低,许多污水直接排入水塘,使得村寨水塘成了死水、臭水,严重破坏了侗寨特有的水体景观环境。

2.社会人文景观遭到破坏

侗族本是一个向心力、公益性极强的民族,在少数民族村寨中,侗族的公共建筑是做的最为完善的。然而,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很多村寨改变多年来的村寨用地结构,拆戏台、填水塘、建房屋,更有甚者缩小了侗寨最有内涵和代表性的鼓楼、鼓楼坪的基地面积,为的是建更多的旅馆、饭馆及其他营业场所。

此外,为了追求现代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利益最大化,很多寨民放弃了原有的选址原则,在寨口或重要景观节点附近搭起了自己的民居,而且,为了舒适高档,很多新建民居采用砖混结构,房屋立面现代感十足,严重影响了村寨整体景观风貌和肌理。更有为了能多设几个床位、多建几个房间的寨民将自家的民宅建设的高过了村寨的鼓楼。使得侗族传统村寨风貌遭到了严重破坏。

(二)基于游客感知的调查分析

本研究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对2016年5月三江程阳八寨游客调查问卷进行分析。问卷重点调查游客对程阳八寨的总体及各类景观的评价。因问卷问题简单易懂,题目数量不多,因此被访者多较为配合。本次共发放问卷150分,有效问卷145分,有效率96.66%。问卷采用评分量级法,按照满意度或赞同度由低到高分別赋1-5分,请被调查者进行评价。

运用spss19.0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对异常数据进行了校正和剔除,经过计算得出“游客对程阳八寨总体景观及各类景观评价”的平均值、标准差、评价因子相关系数等(详见表1、2)。

标准差又叫均方差,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可以反映随机变量取值相对于平均值的集中程度,用来描述随机变量与数学期望之间的差异程度,即随机变量的幅度。

由分析结果可见,游客对程阳八寨整体感受中等偏上(评分均值在9项评价因子中排第三位)。游客对程阳八寨建筑景观和风土民俗较为满意,评分均值分列一、二位,标准差较小位列最后两位,说明游客对程阳八寨风土民俗和建筑景观的认知较高并且相对较为统一。对“总体感受”与其余8项评价因子进行双侧检验Pearon相关系数分析(详见表2)得出,游客单项评分均值最高的建筑景观与总体感觉相关系数却最低,仅为0.598**。可见,程阳八寨不能只依靠单一的侗族建筑工艺来吸引游客。现阶段的游客已经开始对游览地的自然风光、人文地理、饮食文化产生了广泛的兴趣,一个游览地单靠一两项知名景观已不能吸引大批的游客。程阳八寨虽有一些鲜明的饮食文化和些许赋有寓意的小品景观,但总体来讲,民族风俗、风水寓意等文化因素挖掘不够。而从表2可知,服饰饮食文化、寓意象征、宗教信仰及风水却是与游客对游览地整体感觉相关度较高的三个评价因子(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938**、0.915**、0.832**)。

由表2可知,游客对于游览地自然景观的评价与总体感受的相关度较高为0.824**,甚至高于风土民俗。可见游览地的生态环境、自然景观给游客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 但由表1可知,游客对于程阳八寨的自然生态环境评分较低,已低于平均线。可见程阳八寨的自然生态环境应进行重点改善。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侗寨的优化对策

合理的城镇化模式将为传统村寨实现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在“新型城镇化”理念的指导之下,有步骤、科学的推进城镇化进程,对于古老的侗寨而言尤为重要,以程阳八寨为例,优化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改善村寨及周边生态环境

由政府主导“查缺补漏”,将村寨及周边裸露山体复绿。杉木在侗家有着深厚的寓意,又有着极高的经济价值,因此在侗寨种植杉木既可以改善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又可以通过售卖木材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与此同时,通过改变村民的思想认知,引导其自行改善自家水塘环境,使他们认识到“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这个道理,这是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

2.优化侗寨用地布局

在千百年的发展中,侗家已然形成了一套因地制宜、顺应地势、寓意丰富的用地布局方法。侗寨应保持并强化这种传统用地布局,即以鼓楼(点)为中心,聚集层层民宅(面)组成了景观片区(村寨),景观片区之间由风雨桥(线)巧妙的连接,景观片区内部由曲径通幽的寨间小路(线)连接,构成一个结构清晰、丰富多彩的整体。

在保护现有鼓楼、风雨桥、寨门、民宅等传统建筑的基础之上,侗寨也应考虑经济发展因素,但应尽量将具有商业功能的民宅集中布置,将商业区和居住区区分开来,合理选取游客休息、集散区域,以避免给游客以过分商业化的印象。此外,还应完善侗寨规划体系,制定控制性详细规划,并加强规划对侗寨的引导控制作用,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合理划定、统筹各类建设用地,在确保环境质量和容量的基础上合理划定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并且明确各项建设的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用地指标,提高用地效率。

总之,侗族村寨用地布局应按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

3.规范侗寨建筑形式

传统民居风貌是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引入现代化的建筑,破坏村寨的传统格局,无异于饮鸩止渴。为避免这样的失误,应由旅游部门会同住建部门共同制定《侗族建筑风貌设计导则》,规范建筑形式、外立面,使得侗寨整体风貌统一整齐。当然,此导则应在满足消防要求、提高人们使用便利度等方面提出民宅建设的材料、结构、内置的建议方案,不应强制实施。

四、结语

程阳八寨是众多侗寨中较为典型、具有代表意义的其中一个。在少数民族特色极为突出的侗寨,城镇化建设和旅游冲击带来的负面影响和问题是普遍存在的。本文针对程阳八寨提出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侗寨的优化分析方案,希望能为其它侗寨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

(作者单位:1.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2. 桂林理工大学)

猜你喜欢

侗寨鼓楼侗族
肇兴侗寨
音画之旅 百里侗寨踏歌行
快乐童年——榕江侗族儿童
侗族建筑博物馆——大利村
Land of the Dong Minority
侗族养生防病抗衰老经验荟萃
侗寨鼓楼传歌声
苗乡侗寨乒乓情
贴近大地:侗族栖居之所的智慧之思
南京鼓楼医院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