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视野下昌吉州旅游创新区发展思路
2017-03-25张位锋
张位锋
全域旅游作为当下旅游行业一个全新的概念,这一旅游发展模式要求全社会、全产业、全民共同参与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城乡联动,构建旅游经济创新区,实现旅游经济一体化。本文在简要对全域旅游的概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昌吉州全域旅游创新区的发展思路进行了论述。
一、全域旅游概念解析
全域旅游是指各行业积极参与,全城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旅游目的地的吸引物要素,为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旅游体验产品,来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这一旅游发展模式要求全社会、全产业、全民共同参与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城市旅游和乡村旅游的联动发展,实现旅游经济一体化。“全域旅游”所追求的,不再停留在旅游人次的增长上,而是旅游质量的提升。
二、昌吉州发展全域旅游创新区条件分析
(一)区位经济优势
昌吉回族自治州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就整体而言,昌吉州又位于乌鲁木齐、石河子、克拉玛依等地的中心位置,处于乌鲁木齐国际商贸中心发展区域。下辖昌吉市、木垒县、阜康市、奇台县、玛纳斯县、吉木萨尔县、呼图壁县等五县两市,其中首府昌吉市作为昌吉州经济、文化中心,靠近乌鲁木齐国际机场、火车西站、火车南站;境内交通方便,第二座亚欧大陆桥都从昌吉境内通过,是北疆地区的交通枢纽,同时昌吉州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环乌昌石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其资源、交通、客源等优势形成的指向性区位优势,决定了旅游产业的空间布点。
(二)区域旅游资源分析
昌吉州旅游资源丰富,有山地、草原、戈壁、荒漠四大景观类型,拥有全国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51.47%,新疆的62.5%。首先在人文资源方面,昌吉历史文化厚重,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西域历史遗迹富集区,涵盖古城、古道、古寺、古烽燧和岩画等重点历史遗存,截至目前,全州共发现不可移动文物642处;其次在昌吉回族自治州有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等多个民族,各民族独特的饮食、居住、娱乐、风俗习惯等形成了昌吉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旅游资源;最后在资源吸引力方面,昌吉有着世界级的天山天池风景区、优美的奇台江布拉克大草原、亚洲最大的硅化木-恐龙国家按地址公园、著名的沙漠古海温泉、最原始的木垒胡杨林和大上海吉尼斯记录世界最响鸣沙山等自然奇观和“世界自然遗产”地新疆天山博格达峰,“世界文化遗产”地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遗址。
(三)发展机遇
2013年由国家提出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新疆被确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昌吉州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其资源、交通、客源等优势明显。2013年自治区旅游局与昌吉州人民政府签订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创新区战略合作协议战略合作协议,形成了昌吉州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机遇。
(四)政府重视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全国旅游援疆工作会议”上在讲话中指出,国家旅游局决定为认真做好旅游援疆工作,支持新疆旅游业发展,“十三五”期间,在旅游发展基金中共安排3.5个亿,支持新疆旅游业的发展。在2017年。昌吉回族自治州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政府报告中提到,要推进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极大旅游业务投入,政府牵头高标准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整合县市旅游文化资源,突出特色、串点成线,构建州域大旅游格局。
三、昌吉州全域旅游创新区发展思路
(一)打破季节局限发展全时旅游
昌吉属于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特点,旅游业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点,旺季为每年的6月-10月份,11月-2月属于淡季,3月-5月进入平季。旺季昌吉州旅游业主要以天山天池、奇台江布拉克等观光旅游为主,淡季和平季昌吉州旅游业几乎进入休眠期。如何挖掘旅游资源,培育打造“ 全年候”旅游产品,实现旺季与淡季均衡发展,构建全时旅游成为昌吉乃至新疆旅游规划的重点。创新和丰富旅游业态,提供和增加昌吉州多样化的全年候旅游产品。一是着力打造无季节性产品,如加大昌吉回民小吃街、恐龙馆和新疆大剧院功能开发,打造昌吉一日游旅游产品;二是整合资源、设计淡季旅游产品。重点利用游客赏雪滑冰的圣地天山天池;疗养保健休闲度假地古海温泉和卡拉麦里野生动植物观赏园和野生动植物博物馆,设计冬季旅游精品线路。
(二)构建旅游+产业发展格局
强力推动旅游业和三产的互动融合发展,丰富昌吉州旅游載体,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形成 “旅游+”全产业发展格局。结合昌吉州旅游业与各产业的关系和产业发展特点,主要做好旅游+农业、工业、文化、体育的融合。
1.旅游+农业
加快推进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促进“农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2002年昌吉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成立,是全国38家农业科技园区之一,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唯一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园的优势,创新设计,将农业与自然、农业与城市、农业与健康、农业与休闲、农业与文化、生产与生活有机结合,打造主题特色体验馆,如:“农产品科普体验”、“有机果蔬采摘体验”“农产品电商交易互动体验”等,针对不同植物生长周期开展不同主题的游园赏花季活动、婚纱摄影创意文化活动,同时发挥区位优势,举办亚欧国际农产品展销会来开展农业旅游。
2.旅游+工业
加快推进旅游业与工业的融合;按照“厂区就是景区、企业就是景点”的开发原则,培育和打造工业文化旅游产品。发挥昌吉工业发展特点,开展“特变电工工业文化旅游园”“葡萄酒庄园”工业旅游。昌吉州境内有昌吉市的重力酒庄、华兴酒庄、印象戈壁葡萄酒庄、玛纳斯县葡萄酒公园、玛纳斯中信国安酒业等多家葡萄酒厂,各大葡萄酒庄园都有酿葡萄酒的生产基地,有着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特点,在哪里既能提供葡萄种植葡萄酒品鉴、采摘、红酒文化传播等多样化娱乐活动,又能满足游客就近体验乡村风情的需求。因此政府牵头打造葡萄酒长廊文化体验专线,必将成为乡村旅游业态的新宠,带动昌吉市、玛纳斯县、阜康市等地的工业旅游发展。
3.旅游+文化
加快推进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重点发展少数民族饮食、服饰、娱乐、建筑、艺术文化,形成以昌吉市回民小吃街为主的美食文化旅游项目、木垒哈萨克族刺绣园为中心的哈萨克族文化风情园和新疆大剧院、屯河景观带为主的文化旅游。其中回民小吃一条街,重点通过政府牵头,举办“美食节”引客的同时开发清真食品旅游商品,并形成一定的品牌。木垒哈萨克民族刺绣园,通过产品设计,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工艺品、旅游商品,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对于新疆大剧院,在《千回西域》精品剧目的基础上,充分开发剧院功能,通过多元化的不同节目来满足不同游客需求。在丝绸之路印象城综合项目竣工后,将其作为新疆旅游转型升级的标志性项目,将打造一个集文化、旅游、特色商贸、景观建筑于一体的融合性产业。
4.旅游+体育
加快推进旅游业与体育产业的融合。充分发挥气候和山地优势,建成以杜氏旅游为核心的水上运动旅游基地,博格达峰、天山天池滑雪场、吉木萨尔车师古道等景区为核心的登山、探险、滑雪、露营、户外运动基地。
(三)推行前+行中+行后全程化服务模式
全过程服务是从旅游活动安排环节方面来评价全域旅游发展模式的,是指随着对旅游者进行全程化跟踪服务,它既包括旅游前、中、后,也包括线上和线下服务,确保旅游者每个环节都能享受到优质服务。昌吉州在发展全域旅游过程中应在旅游者行前做好前期市场调研,针对目标顾客量身定旅游行程,行中应做好旅游接待监督与监管工作,避免游客出现的不满意,行后应随时做好电话随访及时改进不满意的地方,从而形成回头客。
(四)区域联动形成从点到线路的多业态新产品
根据不同目标市场的需求,实施跨区域联合合作,联合打造以天山天池为核心的中央景区,整合资源,形成吉木萨尔、奇台、木垒“东三县+”养身、养心经典线路产品和以大漠风光为特色的东环线景观区和呼图壁、玛纳斯葡萄酒长廊专线和以侏罗纪山系为中心的西环线景为核心的“西部两县+”两支新品;与哈密、克拉玛依、伊犁、可可托海联合打造“环游天山+”旅游精品线路;与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合作放大“一支国品”,与丝路上的旅游城市、旅游景区、客源城市形成多景联动、多城联动,提高昌吉州旅游的影响力。
(五)开展“互联网+全域旅游”联合营销
首先,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平臺进行精准营销,设计企业视频、微电影、微博、微信、手机APP、旅游网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推广,提升当地品牌知名度进行网络营销;其次,与国内旅游OTA电商平台深度合作,与携程网、驴妈妈等平台线上合作,并与线下旅行社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提高昌吉州旅游名气。加强与昌吉州电视台、昌吉市电视台、新疆旅游集散网、亚心网、新丝路旅游、天山网、昌吉零距离微信平台、昌吉州旅游微信平台、新疆旅游集散微信平台等媒体深入合作,扩大宣传影响力;最后,整合全州资源,协助州旅游局在国内、国际各类展销会、博览会、推介会上展示昌吉州旅游形象,推销昌吉州旅游产品。
总之,通过打造昌吉州全域旅游创新区,实施全时旅游和旅游+发展模式,可以实现区域旅游资源共享,联动发展实现昌吉州旅游业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