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方言“啊蒙”一词探析

2017-03-25柯艳萍

北方文学·中旬 2017年2期
关键词:疑问

柯艳萍

摘要:青海方言由于历史、经济、地理的原因和普通话在语音和词汇上有一些差别,短时间内很难让人理解和进行沟通。本文以西宁话中的疑问代词“啊蒙”为例,浅述几点用法,其中包括对原因和方式的询问,以及“啊蒙”的非疑问用法。

关键词:啊蒙;青海方言;疑问;方式;原因

青海省地处我国内陆地区,自古以来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自秦汉起,就有小月氏族、鲜卑人、吐谷浑人、吐蕃人、羌人等少数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现有回族、土族、藏族、蒙古族、撒拉族等世居民族。青海方言在语序上与普通话有所不同,如“吃饭”一般说为“饭吃”,“喝茶”说为“茶喝”,语序为宾动式。

在青海方言中常见一些民族词汇:“卡玛”源于藏语,意为“把握”;“胡都”源于土语,意为“非常”;“察卡”意为“出盐的地方”。回族穆斯林之间常用一些宗教词汇,如“乃玛孜”源于波斯语,意为“礼拜”,“阿斯玛尼”源于波斯语,意为“天空”,“赛俩木”为阿拉伯语,是互相问候道安的用语,由此可看出青海方言词汇来源广泛。本文以方言词汇“啊蒙”为例,来浅析其用法。

“啊蒙”为疑问代词,意为“怎么了?”“怎么样了”,在西宁话中的用法如下:

一、位于句首,加语气词“着”“这”或“料”,表疑问

1.啊蒙这(着)?

2.啊蒙料?

3.啊蒙哈料?

前两个例句表示“怎么了?”第三句意为“怎么样了?”构型“啊蒙+这/料/哈料”。

二、位于句首,与其它动词构成疑问句式,表“怎么……?”

1.啊蒙办俩?(怎么办呢?)

2.啊蒙距俩?(怎么做呢?)

3.啊蒙写俩?(怎么写呢?)

4.啊蒙哈俩?(怎么下呢?)

“啊蒙”一词在谓语动词“办”“距”“写”“哈”前作状语,表示询问用什么样的方式,构形“啊蒙+VP”。

三、位于句中,构成完整的疑问句,表示“……怎样……”或“……怎么……”,对方式方法进行提问

1.你啊蒙回家俩?(你怎样回家呢?)

2.你兄弟啊蒙吃饭这啊?(你弟弟怎样吃饭呢?)

3.哥哥啊蒙不说话料?(哥哥怎么不说话了?)

“S+啊蒙+VP”这个结构是除过上一个构型,在西宁话中经常使用的形式。前两个例句是对方式的询问,“啊蒙”充当“回”和“吃”的状语,是对方式的询问。第(3)句则是对原因的询问,这里的“啊蒙”也可意为“为什么”。

四、位于句中,后跟语气词“哈料”构成疑问句,表“……怎么样了?”

1.你学上着啊蒙哈料?(你学上的怎么样了?)

2.这几天房子盖着啊蒙哈料?(这几天房子盖的怎么样了?)

3.饭距着啊蒙哈料?(饭做得怎么样了?)

4.妈妈的衣裳买着啊蒙哈料?(妈妈的衣服买的怎么样了?)

五、位于句中,表“……怎么……”

1.你啊蒙这们个人啊!(你怎么是这样的人啊!)

2.这个手机啊蒙这们贵啊!(这个手机怎么这么贵啊!)

3.青海湖啊蒙这们漂亮啊!(青海湖怎么这么漂亮啊!)

4.天气啊蒙这们热啊!(天气怎么这么热啊!)

这几个例子是“啊蒙”的非疑问用法,也就是反问,其反问中包括责备、反驳、否定、惊讶、感叹等语气。所举之例则是对人、手机、青海湖和天气等的感叹,来让说话人抒发强烈的感情。

“怎么”最初见于宋代,一般认为“怎么”是“作麽”“作麽生”音变而来(吕叔湘1985),

丁声树先生在《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中指出疑问有两种用法,即询问和非疑问用法,询问是有疑而问,非疑问用法则是反问。胡欲树先生认为“怎么”属于疑问代词,是对性质状态和方式方法的询问。本文以西宁话为例,对青海方言“啊蒙”一词的几点用法作了探析,得出:1.“啊蒙”位于句首,加语气词“着”“这”或“料”,表疑问;2.位于句首,与其它动词构成疑问句式,表“怎么……?”3.位于句中,构成完整的疑问句,表示“……怎样……”或“……怎么……”,对方式方法进行提问;4.位于句中,后跟语气词“哈料”构成疑问句,表“……怎么样了?”;5.位于句中,表“……怎么……”。青海方言中,没有使用“怎么”一词的用法,但“啊蒙”一词代替了“怎么”的意义,成为青海地区经常使用的疑问词。因为青海处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所以青海方言会受民族语言接触的影响,“啊蒙”一詞可能出自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多民族语言文化作用下的青海方言,能更深入地了解青海语言与历史之间存在的紧密的关联。

参考文献:

[1]孔祥馥.青海汉语方言词汇来源浅析[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6(32):132-133.

[2]柳炅希.现代汉语疑问词“怎么”的语义分析[D].上海:复旦大学,2012.

[3]王一帆.基于英汉对比的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的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疑问
探疑,让英语阅读教学有“深度”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策略
创设教学情境,优化高中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