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

2017-03-25董冰

北方文学·中旬 2017年2期
关键词: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学方法

董冰

摘要:词汇是任何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都非常重要的部分,词汇教学贯穿了整个语言教学的始终,从某种程度上说,词汇习得的成败关系到整个第二语言学习的成败。本文分析了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几种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方法及在词汇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学方法

一、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对外汉语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包括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文字教学和文化教学五个方面。语音教学主要在初期的基础阶段;语法教学的语法规则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是最难学习的一个地方,因此,教师在第二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用最简单通俗易懂的目的语教授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汉语的语法规则;文字教学根据不同国家的学生,采取不同教学方法;文化教学始终贯穿在整个对外汉语。

在这五个方面中,以词汇教学最为重要,词汇集语音、语义、语法和文化于一体。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Wilkins)指出:没有语法信息传达的很少,而没有词汇则什么信息也不能传达。由此可见,词汇是学习任何一门语言的基础。词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拥有大量的词汇,能够准确地理解词义,正确的使用。词汇量的多少以及词汇的掌握程度是决定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水平的重要指标,因为它决定了交际的有效性和信息的获取量,包括阅读获得的信息等。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证明,口语交际或书面语阅读中,词汇量的贫乏会影响交流的顺利进行,影响信息的顺利获得,造成学习者的焦虑、自卑、兴趣减弱等负面情感因素,从而进一步加大学习的难度,形成恶性循环。总之,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原则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是整个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我们把词汇教学的原则总结为:以核心词为主,由易到难,注重课堂教学,文化教学贯穿始终。

具体而言,以核心词汇为主就是要求教师或者教材编写者要在教学过程中选用合适的、经常使用的词汇,不应选择生僻、不常使用的词汇。第二,由易到难是指学生在某个阶段的学习应学习与之相应学习的词汇,词汇的难易度要符合学生阶段的学习水平,可参考《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词汇。第三,注重课堂教学是说要合理的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要充分的利用时间来对汉语学习者进行词汇教学。最后,汉语的词汇意义和文化意义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在词汇教学的同时教师应向汉语学习者介绍与之相对应的文化,尤其是一些成语俗语等文化色彩浓重的词汇,教师应先向汉语学习者解释其文化意义在进行恰当的教学使其学习并掌握。

三、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基本方式

根据词汇教学的原则与实际,在此总结一些可用的词汇教学的方式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词汇教学的首要环节是释义,对于词汇的解释,有多种方法,可以针对不同的词语使用不用的方法。基本上有以下几种:

(一)直接法

直接法就是不通过任何间接迂回的途径而是直接用目的语或其他形象的手段使学习者获知词义的方法。根据采用的具体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直观法和定义法。直观法就是用实物、图片或肢体语言等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来解释词义的方法,这种方法直观、形象、简单易懂。例如,用实物来展示一些水果类的词汇,比如苹果、香蕉、西瓜等等;对于一些颜色词,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颜色的笔或者学生身上衣服的颜色来进行学习;一些常用的动词如跑、跳、蹲等,教师可以亲自做出这些动作来让学习者获知词义。如果一些词语不便用直观法显示词义,而这些词解释起来又不是很复杂,那么就可以使用定义法。定义法就是用定义解释词义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切忌直接将以母语使用者为对象的语文词典上的解释照搬过来,因为词典中的解释可能含有学习者不熟悉的词语或他们感到陌生的语法结构,这样会影响他们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以词典的解释为基础,进行在加工,使释义简单、明确。

(二)翻译法

翻译法就是利用学习者母语或某种共通语对词语进行解释或解说的方法。对一些抽象名词,并不能用非语言手段解释,并且由于留学生汉语水平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用母语来解释更方便易懂。可以用母语来进行词语的对译或者用母语来解释说明一些词语。例如像“哲学”“宗教”等这类词语和“虽然”“但是”等关联词,它们的中英对应非常规范,如果用英语向学生解释就非常的方便。但是有些抽象词语的中英并不是对应的十分规范,如汉语中的舅、叔、姑父、姨夫等,在英语中只用一个uncle来表示,这几个词就不适应于翻译法,而比较适用于用定义法。因此当学习者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应尽量使用目的语,以免发生语义理解和使用上的偏误。

(三)比较法

对于词语而言,比较法一般多用于同义词的辨析中,同义词指意义相同、相近的一组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辨析:

(1)在基本意义上,同义词的意义范围不同,如“湖泊”和“湖”,但是“湖泊”是“湖”的概括;还存在着语意轻重之别,如“请求”和“恳求”,都有要别人帮助做某件事的意思,但是“恳求”的语义强于“请求”;在搭配对象方面也有所不同,如“侵犯”和“侵占”,“侵犯”也稱“攻击”,有意伤害他人身体和精神的行为,后面可以搭配“主权、人权”等词语;“侵占”指侵夺占据,后面搭配“土地、财产”等。

(2)在色彩方面,主要分为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个方面。感情色彩不同,如“成果“和”结果”都有结局的意思,但“成果”多用于事物顺乎发展规律而达到的最后状态,是褒义词;“结果”多用于言语和行为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而产生的的结果,是贬义词;语体色彩的不同如“母亲”和“妈妈”,是一样的意思,但是“母亲”多用于书面语,“妈妈”主要在口语的时候使用。

(3)词性方面也存在着差异,有的一组词基本意义相同,但词性不同,相应的语法功能也不完全相同。例如“突然”和“忽然”两个词,都有动作变化快、出人意料的意思,都可以作状语,但“突然”是形容词,“忽然”是副词。

(四)对比法

在学习新词汇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通过与该词汇相同、相似、相反的词语进行对比从而进行学习意义和用法。将新的词汇与学过相同的词汇对比时,不仅复习了学过的词汇,也扩展了新的词汇,从而加深汉语学习者对该词汇的理解与应用。如将新的词汇与学过的相反的词进行对比,如在学习“大”的时候就可以引出“小”,学习“快”的时候引出“慢”,这对汉语学习者理解词义有很大的帮助;也可以将新的词汇与学习者学过的相似的词汇进行对比的学习,如在学习“东”的时候,就可以把“西”、“南”和“北”这些表示地理方位的词汇都告诉学生,这样更利于学生进行归类学习

(五)语素教学法

词汇是由语素构成的,教师要对语素教学加以重视,熟练掌握汉语构词法,充分利用汉语构词法知识,把构词的规律教授给汉语学习者,并通过语素义解释词义。如在学习“厂”这个词之后,学习者了解了该词的语素义是“进行生产和加工的地方”,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引申出“服装厂”“汽车厂”“玩具厂”等词汇,这样汉语学习者就能很好的学习并掌握,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类似的词汇也能了解其含义。

(六)情景法

情景法就是把有些不能解释出具体意义的词汇放在具体的情境中来进行理解。这时,教师就应多给汉语学习者创作出情景,让学生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中来体会、学习并进行掌握词汇的具体含义与用法。情景法的教学不单单是教师在进行讲授,要让汉语学习者也融入其中,在学习新的词汇的过程中,学习者应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中去,这样不仅学会掌握了词汇的含义,同时也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

(七)搭配法

通过将词与词进行搭配,使学生理解、掌握词义,并能正确的运用。例如近义词“交换”和“交流”,都是在两者或以上之间发生的,如两种东西以上才能进行交换,两个人以上才能进行交流;两个词都是动词,都可以翻译为英文的“exchange”。但是两个词语后面搭配的对象并不相同,例如我们可以说“交换礼物”、“交流经验”,由此我们可以总结概括出:“交换”后面应该是具体的、范围小的词语,“交流”后面应该是抽象的、范围大的词语。由此可见,教师可以利用词语搭配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词汇的意义并进行运用。

四、词汇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明确进行词汇教学的目的。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时候,教师不仅仅是让汉语学习者只是会认识、会读所学的词汇,应让他们知道所学词汇的基本含义以及应用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词汇的必要性,从而激发他们对汉语词汇学习的积极性并学会自主的运用所学的词汇。在学习汉语词汇时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觉性也十分重要,只要在充满兴趣的时候,他们才能自觉地集中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才会更好地获得汉语知识。教师应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在教授词汇时,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不能一味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应开展活动,如让学生用所学的词汇进行对话练习或者完成一篇短的作文等等。只有让学生自觉地充分的融入课堂活动中,才能更好的开展词汇教学。

其次对所学的词汇进行复现是汉语教学中的一个必要环节。在学习完词语后不进行大量复习,就不能更好的掌握。不仅仅是词汇学习,在对语音和语法学习的时候,也应进行大量的复习。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者应对所学过的词汇进行大量的复习,进行大量的造句、对话,从而可以掌握的更加牢固。

再次,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做到精讲多练,及时纠正所出现的问题。在教授词汇的过程中,对词汇的讲解要用学生已学的词语进行解释或者使用简单易懂的进行讲解,不能太多复杂。例如,在我们学习“医生”一词时,“医生”是掌握医药卫生知识,从事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专业人员的统称。如果我们按照这个向学生解释,学生将不会理解“医生”这一词语的含义。在向学生讲解时我们要用一些简单的、学过的词语,这样可以让他们立刻明白并掌握该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医生”就可以解释为当我们生病为我们治疗的人。在了解词汇意义和用法之后,还要进行大量的练习。这时教师可以给出大量的例句,让学习者从大量的例句练习中更好的进行巩固。汉语学习者在学习词汇的时候往往会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出现错误,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及时的纠正学习者所犯的错误,让学生通过对词汇大量的练习加深理解,从而再遇到错误的时候可以做到自己纠正所出现的错误。

五、结语

词语的方法有很多,具体在讲解时需要使用哪种方法要根据需要讲解的具体词汇来定。讲解同一个词语不一定只用到一种方法,讲解词语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理解记忆,更要学生能够进行实际地運用,因此可以同时对几种方法进行结合运用,以达到词汇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高燕.对外汉语词汇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3] 李双梅.试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教育发展与研究,2009.

[4]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商务印书馆,1999.

[6]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浅论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热身环节中中文歌曲的应用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