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家文化”活动的研究策略
2017-03-25周磊
周磊
浙江省诸暨市店口镇是全国首批国家级星火计划现代示范镇,本镇聚集了一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我园现有幼儿人数为320人,这些幼儿中225人为外来务工子女。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园因势利导,提出校园文化——“家文化”。“家文化”就是融合共进的文化,与协同教育异曲同工,相比更有“人情味”和“积极性”。把幼儿园建成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使传统家庭文化的精华与时代教育相吻合,在协同教育的背景下,最直接的情感纽带就是幼儿,以“一切为了孩子”这个共同目标结合在一起。
活动推进——构建和谐共同体
班集体建设 ①用特定称谓替换原有称谓,拷贝家庭形式,让孩子对老师称为“老师妈妈”,让孩子和老师通过此称谓,从潜意识中将老师与妈妈的角色关系相叠合,称谓先行,作为心理突破口,将班集体缔造成一个小家庭。②通过活动以及教师引导,使幼儿间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尊长爱幼的良好品质。如通过教学游戏活动的渗透、一日生活中教师的不断提醒暗示、教师以身作则的示范引领、家长对幼儿的不断正面引导等。
园级互动 在我们整个幼儿园,班级与班级之间更多的是团结互助与相互关怀,这样的意识需要用活动来体现和发掘。如建立结对帮扶班,我园共9个班,按照班级名称,小中大建立3组“兄妹班”,在互帮互助中,逐渐建立友谊,完成了共同体的创设。
父母学堂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与原生家庭对其身心健康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外来务工人员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如何构建良好亲子关系成为“家文化”建设的重要主题。①利用家长会,灌输正确育儿知识,讲述科学育儿的重要性以及意义,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的积极性,为构建和谐共同体打好基础。②建立开放的环境和支持性的群体,组织专题讲座,联系邀请专家来园进行教师、家长培训,让教师与家长掌握亲子沟通基本原理与技巧。③充分利用各类平台,进行家园沟通。我们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力量,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发送全园动态、家教常识,实时与家长在平台交流近期幼儿情况。
走进社区 幼儿园是一个大家庭,但我们这个家庭还寄生于社区这个更大的“家”体系之中,作为社区中的一员,我们带领着孩子们走进社区、了解社区、服务社区。
了解社会 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们借由孩子们感兴趣的地点和感兴趣的人物来让孩子们间接了解社会,在一次次活动进行过程中,孩子们感受爱、体验爱,渐渐学会了表达爱,初步树立社会小主人意识,加速适应新环境。在有爱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养成了文明礼貌、热情开朗、乐于助人的好品质。
环境创设——辅助心理创设
班级环境 班级内环境以温馨为主,有益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每班除常规设置的区角环境以外,还设有亲亲一家人的全家福展示墙,让孩子将家的温暖一同带到幼儿园的大家庭中来。
多功能室 园中设生活体验室,在其中体验自己动手制作、品尝食物的乐趣。与老师妈妈一同动手搓搓汤圆、包包饺子,体验共同劳动和生活的乐趣,体验与“家人”共劳作的快乐。
色彩选择 幼儿园整体环境主色调以淡蓝、淡黄以及粉色等色调为主,更能营造温馨氛围,增添平静和谐之感。幼儿园窗帘选择单一粉色与整体相协调。环境墙面布置也以此色调为主,内容选择以温馨家庭形式出现,活泼温暖,将“家”的主题更进一步显现。
总体规划 文化体现在校园的角角落落,因此,我們对环境进行了以“家”为主题的布置。如一楼至二楼走廊的亲情树,二楼至三楼走廊边设置“亲子活动大集结”都在潜移默化中让家长学习了多种亲子游戏的玩法,也让孩子们对幼儿园这个大家庭有了更多的归属感。
课程渗透——培养亲子文化
从物质环境到精神氛围上营造幼儿喜爱的“家文化”,让幼儿能在充满温馨关怀的环境里安心学习和生活,无形中也刚好符合了《指南》的新要求。如点心时间变成自助,吃多少取多少。户外自主游戏时,器械的选择、游戏的方式都能自主选择……
在小、中、大班的系列课程中,深入挖掘感受家的温馨、感恩父爱母爱的主题教学内容,如上半学期为《我爱我家》,下半学期为《亲亲一家人》,促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使亲子之间感情更为浓厚。
结合幼儿园“家文化”特色课程的实施,每月请爸爸助教前来授课,弥补幼儿园男性角色的缺失,同时让孩子感受到幼儿园与家庭的紧密相连。
结束语
做好“家文化”创设,解决了幼儿园家园合作问题上的种种难题,提高了家长参与度,与社区紧密合作扩大了学校影响力。提升教师个人素质与科研水平,提升了团队凝聚力,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是2016年度诸暨市、2017年度绍兴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幼儿园开展“家文化”活动的行动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店口镇大湖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