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边城”,走出《边城》

2017-03-25覃国平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7年2期
关键词:边城沈从文探究

覃国平

我对沈从文的《边城》很有偏爱。

不只《边城》,包含他的散文小说的全部创作。他把乡土文学发展到了最高境界,没有谁那样高超地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地域艺术世界,即“湘西艺术世界”。这个“独特的湘西艺术世界”,决不是指当下人们千里迢迢去观赏的风景和追捧的名胜,而是指在湘西这个“恬淡静谧”的氛围中揭示出来的“乡村生命形式的美丽”。

可是,《边城》是一篇自读课文,教材要求我们探究的无非是所有课文所选小说的共同问题,诸如人物、情节、环境的分析或写作方法与技巧的鉴赏。孩子们使用的工具书《三维设计》上的十个导读问题也都只是将这些问题细化到局部或分解为枝叶。但不说能否让孩子们获取新的信息,产生新的联想,获得新的感悟,甚或从这个过程中出落一个新的自我,就连把那些支离破碎的问题弄明白都是一件难事——因为,小说节选部分的篇幅不小,经历的阅读环节和采用的阅读模式千篇一律,没有新的趣味和意义,心理的拒绝和行为的疲软总是在所难免的。

基于上述思考,我大胆地打乱了曾经的教学程式,把《边城》作为新的课程理念实施的载体,通过《边城》拓展探究实现我所期待的教学效果。不曾想到的是,这样做,把我和孩子们全都绞进了一个巨大纷繁的读写之局,从此不能自拔。

我当时采用的教学思路是这样的:

一、自己先探究《边城》如何教

1.我把课文和三维设计上关于《边城》的思考题整合成一个问题系统,准备让孩子们分小组去阅读探究。设想小组探究完之后,收集学生的探究成果,跟参考资料上的答案进行对比,看看哪个更完善更有创意。我自认为这样兴许会让孩子们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附录:

第三部分探究问题:

①第3自然段属于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②第6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其作用是什么?

第四部分探究问题:

③第1自然段在写景上有什么特色?其作用是什么?

④从这部分文字中可以看出祖父是怎样的一个人?

第五部分探究问题:

⑤第2自然段极力描写热闹的迎春场景,对表现翠翠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⑥第7自然段中,“大鱼会吃你”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何作用?

⑦第14自然段,翠翠说“谁也不稀罕那只鸭子”,这句话表现了翠翠怎样的心理活动?

第六部分探究问题:

⑧第6自然段中,对黄狗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⑨第10自然段对祖父神态描写有什么作用?

全文总探究问题

⑩小说是如何表现风俗美的?

2.在以上程序基础上,我把学习《边城》的重心放在了引导孩子们对《边城》这一名篇作拓展性探究上。利用网络调集了大量鉴赏资料和关于“边城”的视频资料,花去一个周的时间去筛选出于我教学设计有价值的东西。然后梳理出这些有价值的东西跟孩子们当下的阅读、写作、人生境况以及当下社会人文环境、社会思潮相应的问题来设置探究题,意在把孩子们从孤立的、单一的、模式化的、自我缺失的阅读中拉出来,实现真正的阅读。

我认为,真正的阅读应该是包含以下内容的:第一,要走进作者的文字,由此走进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和作者的人生里去,而不是像我们的很多孩子读到高中毕业或是大学了面对阅读题都总是只拿自己的感觉去替代作者的感觉,用现时的认知去关照时代的产物;第二,就要走进当下的人文环境,将阅读的感知与我们生活的当下进行对比,寻找相同、相反、相关的联系,借此反观现实,获得超出文本自身容量的认知价值;第三,就是要走进自己,将之前对于作品的感知和对于当下社会人文环境的解读联系起来,关照自己的内在需求,寻求思想的沉淀和精神的提升。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附录

(1)阅读沈从文书信集,了解沈从文的人格生活;

(2)阅读沈从文其他文学作品,较全面深入了解其创作;

(3)了解沈从文个人简介及湘西的地域人文环境及时代背景,寻找人与地、人与时、人与文的内在关联与生合契机;

(4)了解沈从文及其相关的人和事,拓展研究视野,荡开个体生命意蕴的涟漪,探索人文精神的影响与传承。

(5)反观自己的文学积淀和人生感悟,为跟孩子们阅读指导和感受交互做好准备。

二、引导孩子们对《邊城》进行拓展探究

1.播放电视散文《边城印象》系列,激发孩子们对沈从文其人其时代其作品的探究兴趣,生发出“边城”情结;

2.播放经典电影故事片《边城》,把孩子们引进“边城”独特的人文风情和故事氛围;

3.出示《边城》拓展探究的专题,各小组自行抽取专题,让孩子们对拓展探究有明确的方向和主题;

4.给定4个课时的时间,让孩子们分小组探究完成探究专题,按照拓展探究展示课的要求整理好探究材料,写好探究报告,安排好展示课上的分工和程序;如果时间不够就自行调剂课外时间。

5.探究过程中,我会十分关注各个小组的进展,有时候还要给他们以点拨和开导,抑或是在某个关键处或节点上搭上一座小桥,送出一把钥匙;还要把控孩子们课外的研究动向;同时要对研究的时空维度予以观察和掌控,以便根据研究的具体情况制定拓展探究的课堂展示方案。

附录:拓展探究专题

(1)一首令人追念的田园牧歌——品味“边城”的诗性之美

(2)清丽忧伤的人性魅力——品味《边城》的人性之美

(3)地域文化符号的传承——品味《边城》的语言之美

(4)风情育人,人育风情——品味《边城》的风情之美

(5)养人的自然,人恋的风景——品味《边城》的风物之美

(6)乡关何处?——深陷困境的现代人皈依何处?

(7)走出“边城”,写出《边城》——探究《边城》诞生的神秘之因

(8)用另一种生命形式书写“边城”——女摄影家卓雅的“边城”情结

(9)正在走失的“边城”——探究旅游、凭吊消失

(10)我们的心灵与“边城”有关——思考现代人对“边城”恬静优美的精神需求

三、组织《边城》拓展探究成果展示

(一)展示时间:

两课时。共80分钟,计划将课间10分钟拼进来,共90分钟。因为各个小组限时展示,调查了解情况时,大家都希望给多一点时间,自愿课间不休息。

具体安排是:全班10个小组,分配的展示时间6分钟,共需60分钟;预留20分钟机动时间,共80分钟,我自己插话(我很喜欢适时插话)、点拨、总结预留10分钟。

(二)展示程序:“五个一”工程

1.讲述:讲述本组探究过程,旨在让大家了解本小组经历了一些什么,是怎么走过来的。旨在引导大家关注过程,不仅仅注重结果。

2.分享:分享本组探究成果——原创的专题探究文章。旨在呈现小组探究的收获,同时也可以呈现小组原创作品的写作水平;当然本次探究中,写作水平展示或许可以作为课程的副产品。

3.分享本小组根据专题探究感悟所作的对联,旨在让探究的文化氛围更加浓郁一些。

4.友情点评:每个小组都要为一个小组的展示作友情点评,对象抽签决定,旨在让孩子们关注他组研究,同时锻炼自身表达能力。

5.教师点评1分钟。

五个环节中,每小组时间要求控制在7分钟之内,探究文章播放或诵读或讲解不得超出4分钟,其他4项(包含老师点评)不得超出3分钟。

各小组所抽的探究专题:

1.王琳瑗组的探究展示:一首令人追念的田园牧歌——论中国古代田园诗、泰戈尔《吉檀迦利》与沈从文《边城》

2.夏培彦组的探究展示:清丽忧伤的人性魅力——品味《边城》的人性之美。本小组主要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探究的:A.人物形象、精神世界;B.作者的人性追求。

3.胡维俊组的探究展示:风情育人,人育风情——品味《边城》的风情之美。本小组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了探究:A.民风民俗、人文环境B.联系土家风情、撒叶儿嗬的出炉、土节洋节之思。

4.邓蓝青组的探究展示:养人的自然,人恋的风景——品味《边城》的风物之美。本小组探究内容又着重于:A.自然之物:风景、动物、建筑等。B.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5.黄誉敬组的探究展示:品味边城的语言之美——超越地域色彩的话语形式。A.语言的风格与艺术风格的思考。B.语言与地域有关:背时砍脑壳的。C.超越地域,关乎人的生活状态。

6.张文松组的探究展示:乡关(故乡)何处?——身陷困境的现代人皈依何处?本组借古诗阐释“乡愁”的深层含义:

A.乡关表层义:思念故土之情。

黄鹤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B.深层义:心灵与精神的皈依。借托“边城”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显示出来的优美境界。

7.李晨光组探究展示:走出“边城”,写出《边城》(探究《边城》诞生的神秘之因)。A.为什么走出边城?B.为什么要写边城?

8.冉炜组的探究展示:用另一种生命形式书写“边城”——女摄影家卓雅的“边城”情结。A.皈依情结——小时候的看到沱江白水上夕阳下碎碎的残阳洒在水上,浣衣的女人,远看只有寸长光景的纤夫的刻影时想哭的感觉,沈从文的书中“美丽是愁人的”这个句子让她找到了精神上的共鸣和皈依。B.理想情结——源于皈依情结,于是产生了一种行为理想,保护、挽留、抢救文化遗产,精神家园。

9.龚彦组的探究展示:正在走失的“边城”——探究旅游与旅行的内涵差异,凭吊古代游历的消失。A.如何看待旅游者的蜂拥而入凤凰这一现象?(1)有凭吊者(2)有寻找慰藉着(3)有追求时尚者(4)有消费者(5)有寻找商机者……B.充满着后现代文化心理症候和消费符码。

10.古欣蕊组探究展示:我们的心灵与“边城”有关——思考现代人对“边城”恬静优美的精神需求。A.這是同学们要真正思考的问题,放在最后,可以认为是我们这个拓展探究的目的。B.对某种文化的守候是我们减少自我迷失的良方。C.对精神和梦想的追求是咱们最有效的灵魂救赎的方式。

四、关于课堂展示的追忆

荡开一笔:

为什么使用“追忆”一词而不是“实录”?我自己也似乎吓了一跳。

关于本次课的数万字文字记载,作为第一手纸质材料和电子文档还分别躺在我的书柜里和电脑里,而我却不由自主地在键盘上敲下了“追忆”一词,这是十分“可怕”的。这“可怕”并非缘于某一堂课的偶有所得,而缘于一场真正的相遇:我遇见了一个新的自己,遇见了一群新的孩子;我跟孩子们一起——遇见了那些作为课文文本的文字中藏匿着的无穷大的崭新的世界和无穷大的崭新的我们彼此!

可以这么说,拥有35年教育生涯的我,上课无数,很多有意趣的课也记忆犹新;而这一回的经历却始终都在以实景剧的时空感将我置身其中——向我的视网膜撞击出3D的效果。这样的时候,说“实录”是不真实的,因为事件早已经过了客观的地界,现在在我记忆深处永不泯灭的便只能是无数次流过脑河冲击心海之后的模样了——还因为,每一次去回望,那时的样子又翻了新。

言归正传:

(三)展示过程追忆:

1.撷一叶而知秋美——第一小组展示内容的完整呈现。(权作示例)

王琳瑗小组专题探究展示:一首令人追念的田园牧歌。

(1)牟星垚同学分享探究过程。

沱水浸湿的衣角还未干尽,边城的笛音也尚未停息,我们小组的探究仍在续行:《边城》清新恬美的语言风格和纯朴自然的环境描写自然而然地使我们联想起中国古代田园诗,由对比的方向出发,我们从内容、语言、情感、主题多个方面,站在共性与差异两个角度将二者进行了深层的比较,剖析。又在覃老师的提点下邂逅了泰戈尔的《吉檀迦利》,这是一首人神对话的宗教诗篇,它与《边城》在内容上差异甚大,我们小组在探寻二者共性的过程中,主要是站在一种新的视角和高度,超越现象,还原本质。最后我们对《边城》、田园诗、《吉檀迦利》三者进行更深的探索与思辩,得到一个关乎本质的共性——它们令人追恋的正是一种全人类的共鸣。下面由我们小组王林媛同学跟大家一起分享《一首令人追恋的田园牧歌》——带给我们的人性共鸣吧!

(2)王琳瑗同学分享探究专题文章

一首令人追念的田园牧歌

——读中国古代田园诗、泰戈尔《吉檀迦利》与沈从文《边城》

我们需要一个精神家园。当工厂的烟囱直耸入天,给城市涂抹了一层深灰的雾气时;当青翠的树木接连倒下,成为人们手中廉价的碗筷时;当人与人之间信义殆尽,只剩下一张张空洞的纸币时,我们需要一个精神家园。

而几十年前的文学大师泰戈尔、沈从文,乃至几百年前的中国归隐诗人们,正以一个灵魂的塑造者,为我们唱出了一首首理想的生命之歌。读一次他们写过的诗,赏一次他们赏过的景,爱一次他们爱过的人,灵魂得以释放,生命回归本真。

(一)乡·城·根

《边城》与田园诗同属中国文化,相同点不少,然而由于处在不同的时间,二者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在内容上,《边城》与田园诗描写的自然景致大都静谧安详,清新怡人,如《山中杂诗》(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又如《边城》中所写到的“白河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两岸多高山,常年做深翠颜色,逼人眼目。”不同的是,《边城》更突出了湘西的民族风情,集中体现在对吊脚楼和对河水的描写,而田园诗多写农耕生活,如《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在语言上,二者都质朴,清新,而《边城》又多了一分乡土特色。在感情上,二者的目的都是寻根,而这个“根”又略显不同。田园诗中,诗人要寻的根是大自然,这是一种更为广泛的根,自然是人的来源,也是人的归宿。所以人从自然中来,最后还会回到自然中去。它体现的是人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在《边城》中,沈从文先生要寻的根是他的故土,是湘西特有的文化,它体现了人对人性美的追求。更值得注意的诗,田园诗描写的主体重在自然,最多涉及几个人甚至单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如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而《边城》重在人文,其描写的内容大多都有人的参与,体现了湘西独特的人文风情,如作者描写的过端午,捉鸭子的盛况。这正是作者追求的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生命形式。

(二)神·人·美

在19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席上,有一部作品被评委争相阅读,最后以十二比一的投票通过授予该作品的作者年度奖的决定,这就是著名诗人泰戈尔创作的宗教诗集《吉檀迦利》,将其定位为“宗教诗集”,似乎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小城不着边际。然而细细品味,会发现,《吉檀迦利》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样阴森恐怖,肃穆庄严。它有着如田园诗般质朴.清新的语言,流动着充满神秘色彩的精神秘史。全诗以人神对话贯穿始终,而诗中的神仿佛不是矗立在天上的巨像,时刻束缚着人的行为,限制着人的欲望,它更像一位引导者,存在于一切自然,存在于最贫贱的人们之间,带领人们追寻真善美。正如诗中所写的那样:“你本是我的主人,我却称你为朋友。”作者通过写人神对话,表达了追求圣洁,追求真善美的愿望,他呼喊道:“我生命的生命,我要保持我的躯体永远纯洁,我要永远从我的思想中摒除虚伪,我要从我的心中驱走一切的丑恶,使我的爱开花。”这正与《边城》中沈从文依恋的人性美对应。二者都落脚到一个“爱”字身上。然而深层次挖掘会发现,《吉檀迦利》中的爱是泛爱,是神对万事万物的爱,而《边城》展现的是一个封闭小系统内的和谐、仁爱。究其原因,归根结底还是两国文化传统的差异造成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沈从文的视野高度不够,《边城》恰恰是通过翠翠纯美的爱情,与爷爷之间至亲的亲情以及整个湘西人民之间质朴的爱表现了人性之美。由小爱到大爱才是作者选择的路径。

通过这一系列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泰戈尔、沈从文,还是几百年前的田园诗人们,他们的创作无不源自生产、生活与生命的灵光,而这些灵光的主题是和谐与爱。这正是这些传世之作能触动人心的原因所在——它們唱出了整个人类共有的对至真至善至美的渴求。尽管这些作品因为时间、地域的不同产生了内容、语言、情感上的细微差异,但它们的共性超越了时空,超脱了现象,还原出一种真善美的本质。这是它也是我的生命永远无法忽视、脱离的灵魂——人性与自然的永恒。

(3)冉力同学宣读本小组集体创作的专题感悟对联

横批:田园牧歌

上联:横笛边城,沱水哺情,人性至美。

下联:放歌田园,南山乘化,自然本真。

(4)友情小组罗程元同学的点评(另外小组同学对本小组点评)

上个小组对中国古代田园诗、泰戈尔的《吉檀迦利》与沈从文先生的《边城》进行了比较、分析与论述。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将中国古代的田园诗与《边城》进行比较;第二个部分是将泰戈尔的《吉檀迦利》与沈从文进行比较。在第一部分里,该小组首先总述《边城》与田园诗有着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说明了原因。然后从四个方面——内容、语言、情感、主体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同时加以具体的田园诗和《边城》中的具体文段来佐证,这是第一部分。而第二个部分,对《边城》与《吉檀迦利》进行的比较,先以后者的总体创作风格及其具体内容所体现的对爱的追求出发,从一个新的角度进行挖掘,从而使其与《边城》中所体现的对人性美的追求相吻合,并阐释了其原因。论述过程中播放的PPT实在是太wonderful了!对联也挺不错的,韵律把握到位。总体上来说该小组的展示大气活跃,条理清晰,结论合理。个人很看好,赞一个!

(5)本小组马勖同学对友情小组的点评

首先,对于前者同学的精心准备和精彩的展示,我在此道一句:“费心了!”

第八组同学拓展探究的是:用另一种生命形式书写“边城”,他们主要是依据题意和教师提示集中针对女摄影家卓雅在湘西对沈先生笔下风物之美、风情之美的追寻而创作的结论散文。

从他们优雅的文字中可具体得出卓雅二十年投身湘西的原因。

1.她从小受湖湘文化的熏陶,对本土文化无比留念。

2.如今传统文化的沦丧,使她意识到她得保护传统文化,使土家文明不被中断的使命感。

3.卓雅在拍摄途中所见,所经历的湘西百姓的感人事迹,使她舍不得离开这风情纯淳的小城。

可以说,卓雅在这片土地上失去了太多,又得到了太多。撞入她眼睛的是迤逦的清风和金色的斜阳,冲击她耳膜的是朴素的湘音和迟缓的摇橹声,但最后,都化为浓浓的深情如沱江红日般喷薄而出。在此,我想将我冒昧作的一对联献上,表达心情:

乡恋四十年,心系沅水,含英咀华追随先生踪迹

行摄二十载,梦萦边城,披肝沥胆留住故土遗韵

最后,正如列夫托尔斯泰将契诃夫评价为“用散文写作的普希金”,我认为应称卓雅为“用光彩留情的沈从文”。

(6)教师对以上呈现作点评

小组探究及成果呈现令我感动:探究过程体现了严谨的研究精神,探究成果足见得文学功底,更可贵的是整个研究过程中几位同学沉浸其中,沉醉其中,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感悟。

(此处,有同学抬起腕表,示意我注意时间,我却不由自主地谈起了泰戈尔)

泰戈尔《吉檀迦利》原意“献诗”,献给神,神存在于一切自然、存在于最贫贱的人们之间。基于这样的泛爱观,即使是最普通最平凡的生活,在他的诗歌中都被赋予了牧歌似的迷幻色彩。

下面我为大家呈上一首我记得的泰戈尔的诗:我一无所求,只站在林边树后/倦意还逗留在黎明的眼上,露润在空气里/湿草的懒味悬垂在地面的薄雾中/在榕树下你用乳油般/柔嫩的手挤着牛奶/我沉静地站立着/我没有说出一个字/那是藏起的鸟儿在密叶中歌唱 /芒果树在村径上撒着繁花/蜜蜂一只一只地嗡嗡飞来/池塘边湿婆天的庙门开了/朝拜者开始诵经/你把罐儿放在膝上挤着牛奶/我提著空桶站立着/我没有走近你/天空和庙里的锣声一同醒起/街尘在驱走的牛蹄下飞扬/ 把汩汩发响的水瓶搂在腰上/女人们从河边走来/你的钏镯叮当/乳沫溢出罐沿/晨光渐逝而我没有走近你。

什么是牧歌?内容上带有梦幻色彩,描绘多指向精神家园,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交流无需用语,一切自有一种和谐的空气溢于四周;其形式:因为与风景有关,跟人的生活有关,所以具有画面感、色彩感,情绪性。

2.时间被高度不在意——几乎没有谁在守时的问题上驾驭住自己。(示例就摆在上面,大家该感觉到我们对于时间的占有欲了吧!)

几个细节和场面:

(1)课间——教师办公室的电脑被借用一空,深度眼镜们不得已把电脑让给了查阅资料的孩子们,面面相觑。有的老师干脆直接问:覃老师,你在搞么子鬼名堂,过去圣诞节查歌词还没有这般火热!我说:抱歉,娃儿们可能是在查阅读资料。(大家很奇怪的表情,可没有一个孩子在意我们的对白。)

(2)推开教室门——三个一堆,四个一群,站立端坐,没有程序,指指点点,挥挥洒洒,我走到他们身边也不闻不问——应该是在讨论切磋,探究属于自己的答案。

(3)王琳瑗小组除了对联没有超时,其他各项展示均超时,我心里着急事小,其他组同学就有坐不住的感觉了——因为,他们害怕自己小组的探究展示被下课铃声搁浅。

(4)我自己带了一个坏头——因为沉醉,把头脑里存着的点儿泰戈尔的诗歌都背出来了。我估计大家这方面了解得比较少,不比古代的山水田园诗,中高考我们都会在复习和考试中见面。有几个同学蠢蠢欲动,可能是想阻止我讲下去,或者因为师道尊严还是他们还算爱听而控制住了行动。

(5)接下来,情况就变得难以控制了:每一个小组都超时。孩子们一上台恨不得把肠子弯弯里的东西都倒出来。因为我自己犯规在先,没有人关注我的面子了,我再三示意注意时间,回应也都是置若罔闻。我想:不就是个时间吗?干脆侧过身给第三节要上课的老师偷发个信息,占了他那节课。于是才放下心来,由着孩子们超。(这可是一节公开探究课,想想都觉得自己张狂,这天听课的老师一连听了三节,弄得我心理负担很重很重。)

3.四个意外——让我那一晚没有睡好,让我至今忆起都彻夜难眠。

(1)意外之一:

龚彦组探究“正在走失的‘边城”的时候,我特别有话想说,时下“旅游”泛滥,节假日的堵车效应,人头攒动为患的效应一再上演,而真正的凭吊似的古代文人骚客似的游历已渐消失,我就立马联想到刚刚看到过的著名文学评论家、华师教授、博导李遇春先生在《莫言现象面面观》一文中所谈的“后现代文化症候和消费符码”。我张开嘴就说了下面一段话:感觉到“现代人无中心意识、多元价值取向、复制性快餐文化泛滥、渗透资本逻辑”的现象提醒我们对“凤凰旅游热”的现象不可简单地认为是人们追思文化寻找精神皈依的举动。有时候,我们置身其中,倒是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公式——越是某样,就越是某样,类似越是热闹越是孤独,越是蜂拥而入,边城的背影越是渐行渐去……这是一个思维上的提醒……

这时,接下来要发言的孙威同学站起来——说:“老妈妈,我要给您提意见,您每一次有灵感的时候总是喜欢一吐为快,都不知道,您抢了我的风头,我们好不容易想好的东西等着就要发表了,结果被您说了,我们感觉好没有意思!

我傻了一下眼,立马向孙威道歉。之后的时间,我一准备开口就想起孙威的批评,从而变得收敛和谨小慎微了许多。

(2)意外之二:

课堂行至李晨光组展示时,友情点评冒出了“火药”味。

先节选此小组专题探究的两个段落看看:

①沈从文离家的导火线是“本地的几个绅士财主,都看中了他,想纳他作女婿,以联姻的方式,能建立和巩固上层社会错综复杂的统治网络。但个性独立的沈从文爱上了一个女孩子,并深信她也爱着自己。沈从文最后毫无商量余地地对熊捷三说:“那不成,我不作你的女婿。也不作店老板的女婿。我有计划,我得按照自己的计划去。”沈从文的思想和《边城》中傩送的思想是一样的,他其实需要的是活动的生活,想出去闯荡,不愿按照设计好的乡间绅士的道路走下去,要从那份既定的庸俗生活中逃出来,同时也是出于对滥用权力、残害无辜、使人民苟延残喘,活得糊涂而悲惨的大小统治者的憎恶。沈从文最终毅然走出了湘西,思考着更为严肃的人生问题、社会问题,寻求生命独立的价值意义,承担了较之一个乡村绅士远为重要的人生责任。(选自“为什么要写《边城》”部分)

②关于《边城》,沈从文说:“将我某种受压抑的梦写在纸上。……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这一来,我的过去痛苦的挣扎,受压抑无可安排的乡下人对于爱情的憧憬,在这个不幸故事上,方得到了排泄与弥补”。这是沈从文通过《边城》寄托他的文化恋母情结的真实的说明,也点出了《边城》故事的悲剧性。乡下人、都是生活。沈从文认为社会到处是丑陋,“可是人应当还有个较理想的标准,也能够达到那个标准,至少容许在文学艺术上创造那标准。”所以,边城既是他生活过的边城,又是他理想中边城。至于为什么会有悲剧美,则应该看看那句歌词“到不了的是远方,回不去的是假象”。(选自为什么要写《边城》部分)

按理说,他们的探究文章是写得不错的。没想到友情小组代表张文松却作了这样一番点评:

首先,不得不告诉大家的是:让我点评他们小组的展示成果有点悲剧——因为我将一反之前纯粹表扬的点评。他们小组的话题是“走出“边城”,写出《边城》”,文章的文笔很好,有些散文的范式,诗化的色彩,全文也阐述了沈从文先生从边城中走出,又写出边城的整个过程,透露出他对真善美执着追求这个意旨。但很显然,本次研究的专题可以看出这篇文章更适合用议论文来写;而且我个人认为他们的探究比较浅表化,深层次挖掘不够。王国维曾说过:“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我认为沈从文能够走出“边城”,又写出《边城》的原因无外乎有两个,一是边城是他的故乡,他生活在其中国,可谓“入”,即为能够融入生活中,感受到边城的真善美。二是他离开了故土,去到了北平,可谓“出”,即能够站在比生活本身更高一层的地方去体察他对故乡的认知和情感。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人生中我们不仅要融入生活中去,而且还要站得更高,方能更深入地去体察生活,提炼生活,创造生活,最终实现我们人生的进步和境界的升华。

文松是个思维力较强的孩子,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很震撼。虽然有的分析还可以商榷,但至少之后的两个连锁反应是值得我们珍惜的:一是,大家的点评更能够褒贬相生了;二是,等着展示的同学表情由先前的热情愉悦变得严肃凝重了。

(3)意外之三:

這之前,各小组展示时,大部分同学都是在讲台上完成的。因为他们在讲述自己的研究成果时还配有PPT,PPT里还插有美好的图片,有的还配套了与内容相匹的背景音乐,甚至链接了视频。而邓玉民同学展示时竟没有走上讲台,也没有使用PPT,而是在教室里漫步诵文,逼得我赶紧站在一个孩子的背后给他让出过道(这过道本该由老师独占的)。这也许并不稀奇,但如果你知道他是一个性格腼腆块头不大但数学很好的农村小男孩时,你就会不禁震惊。更或者,你就会懂得,一年之后他考进华中师范大学,竞选当了班长,第一个寒假直到腊月二十五日他都还没有回家(因为他主动留下来免费给几个同班同学补数学)的时候,作为老师的我——眼眶里有热泪涌出。

(4)意外之四:

2012年我去美国加利福利亚州参加中美教育比较研讨班时,常常在那边的教室里看到师生们可以坐在讲桌或课桌上研究问题。我曾经向往过那样的课堂,但自己从来没敢张狂到那一步。夏培彦小组的专题文章是班上著名的才子陈犇同学讲述的。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负责对别组友情点评的夏培彦在陈犇话音刚刚落尾的当口抢上话锋,站起身面向大家说:请大家原谅我的冒昧,我要给本组陈犇同学做补充(这明明是节外生枝)。他走到第一组第一张课桌前说:还要请大家原谅我,允许我放肆一回,坐在这张课桌上讲述!

奇怪的是,同学们都把目光转向了我。

我很惶惑,但仍是掩藏不住惊喜地向他点了点头。

他当时讲述的文字写在他的笔记本上,后来汇编进小组的文档材料中,这里没有篇幅被我赘述。我只是特别想申明几件事:一是,他不是我的课托儿,我当时是始料不及的;二是,他是我们学校的金牌主持人,高三最后一次文化体育艺术节他仍然没有因为高考放弃享受那一连三天的主持生活。使用“享受”一词——我感觉恐怕最能呈现这个男孩的生命状态了,作为班长,作为一个宋词迷,作为第一个在高中阶段就把大学的人生规划纳入议事日程的孩子——我感谢他用这种方式让我的课堂从此变得更加浪漫和开放。

4.必须提出的照应——

(1)整整三节课的探究结束之后,我第二天安排了一节课,让同学们再一次回归课文,把之前整合的那个准备让孩子们分小组去阅读探究的问题系统拿出来让孩子们自行探究。后来我把各小组收集上来的成果规整到一起,跟参考资料上的答案进行对比,我很想说——孩子们的答案更有说服力。这个课堂结构上的补叙让我突然一震:阅读,生活,大概很多程序是否完全要按部就班?能不能适时颠倒和交错?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够破了课文后面那几个死气沉沉的问答题编成的紧箍咒?

(2)我想起这次课结束时我说的那段话了,那段话跟我之前设想的那段结束语完全不同。因为课堂的很多既定程序改变了,课堂在自然演进的过程中添加了很多陌生的元素。所以,每一个课堂情节出现之后,我们要粘连上去的内容与形式都不同于当初的预设;都得要我们或转一个弯,或心生一计,或在某一个地域荡一脉秋千,甚至掉转一个头。而关键是参与其中的人为什么(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非但不愿意拒绝,反而更惬意更愉悦呢?而之前很多赛课场合被专家们提及的超时和完整等等学说,实在是显得比较脆弱。

(3)再回首我这篇手记的标题——“走进“边城”,走出《边城》”,我突然对“入”与“出”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一个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诗歌,只要是一个作品,都关涉他出自的那双手,那颗心,那个时代,那个周边的环境。我们每每让孩子们去读文章,抄文段,做练习,生吞活剥;却很少把这个作品当做具有上述特征的作品去研究,也很少把我们的孩子当成鲜活的人把他们放进这个作品鲜活的情景里去感受。我们某些时候也许会把他们放进去,但却又从来不考虑如何把他们引出来,或是让他们回归到他们自身生命的境遇里去。所以,当王国维的“出”“入”“诗说”出现在高考作文题试卷上时,我们便只能傻眼了——一篇篇不知就里的胡扯泛滥成灾,哪里能祈求会有几个像文松一样的孩子对此认知得那样深刻,运用得那样鲜活?

(4)最后,我还想说:真实的课堂不是完满的,真正的课堂是无法驾驭的;当更多的意想不到的情节和细节涌现在课堂里时,课堂就变成了一个多维的生命时空。所以,最完美的课堂就是不完美课堂,最难驾驭的课堂才是生命力旺盛招摇的课堂,越多节外生枝的课堂越富有生命的本色和梦幻般的诗意。

课堂啊——老师一生的舞台,我们的旋转只有固定的节拍却没有富有韵味的某一趔趄,跟着我们摇摆的孩子只有统一的动作却没有别出心裁的某一跳跃,那舞台哪里还叫活色生香的舞台?那我们和孩子哪里还叫流着血液的生命?

追忆——这个被我看重的词语,就这样唤醒了我生命中无数鲜活的故事,应朋友之邀,在此一叙,唤起了我对过去那些课堂的深深眷念——此刻,我真的又一次雨蒙蒙了双眼,酸了鼻头!

猜你喜欢

边城沈从文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灰狼和山羊
塞翁失马
熏风四月到天涯
沈从文接“火”传温暖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皈依真·善·美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