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分析的三个理论要件

2017-03-25朱建田

西部学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摘要:党际关系的基本构成、党际关系的形成动因以及党际关系的范畴性质乃分析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的三个前提性理论要件。党际关系的基本构成所关涉的核心内容是,基于政党的阶级本质,界划出不同性质的政党关系类型以及由之生发的政党关系谱系;党际关系的形成动因所关涉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对党际关系作为人格化政治关系的祛魅,显明党际关系形成发展的影响变量;党际关系的范畴性质所关涉的核心内容是,围绕发展党际关系的主体,确立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党际关系的基本立场和价值取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理论;分析要素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研究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须以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发展史为基本线索,以处理党际关系的革命实践为基本对象,以揭示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发展规律为基本任务,其中党际关系之构成要素实乃理论分析得以展开的基本要件和逻辑基点。从肇端于马恩、历经170年发展而日趋体系化的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理论来看,党际关系的基本构成、党际关系的形成动因以及党际关系的范畴性质,是探讨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的三个前提性理论要件。本文拟对这三个要件作一探讨。

一、党际关系的基本构成

任何社会关系都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党际关系作为政党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属于社会关系的一种。列宁指出,“思想的社会关系不过是物质的社会关系的上层建筑”,[1]121推而言之,党际关系理论是对党际关系实践的观念反映,因此研究前者必然以考察后者为前提,而后者作为社会关系的一种,其基本的物质构成是两个或多个相互作用的政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指导党际关系实践时,皆以分析政党的阶级本质及其形成的基本关系入手,由此得知,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政党及其构成的政党关系性质是党际关系理论研究的逻辑基点。

政党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议会斗争和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作为一种政治现象,政党最早出现于17世纪英国“光荣革命”时期,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欧美国家普遍出现。[2]2最初为争取资产阶级权利而催生的资产阶级政党,后来变成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工具,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日益走向反动——不仅利用手中的权力镇压本国无产阶级,而且还结成“兄弟联盟”镇压各国无产阶级。19世纪三四十年代形成的四季社、正义者同盟等工人政党即是无产阶级对此作出的政治回应——无产阶级必须组织起来才能进行有力斗争。自从1847年共产党主义者同盟创立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到了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自觉自为阶段。从这时起,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理论具备了产生的条件:面对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结成的“兄弟联盟”,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也必须联合起来形成“反抗联盟”,以共产主义者同盟为依托的无产阶级政党在政治实践中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与其他工人政党及政治组织实行团结联合,二是如何与资产阶级政党进行斗;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正确理论的指导,马克思恩格斯的党际关系思想由此应运而生。

在马克思主义视阈中,不同历史时期党际关系的基本构成不尽相同。在马克思恩格斯时期,构成党际关系的主体是国际范围内的工人阶级政党,它们以推进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为中轴实行团结和联合;但与此同时,工人阶级政党必须开展与自由派资产阶级政党、民主派小资产阶级政党以及封建主义政党的斗争,而这种斗争中又包含有与资产阶级政党结成临时联盟的内容;此外,在工人政党之间也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因此,从马恩时期开始,以工人政党为主体构成的党际关系就异常复杂,要正确指导无产阶级政党处理党际关系,必须对各政党的性质、特点、作用及其所构成的党际关系的性质、特点、作用进行正确分析。列宁领导时期的党际关系构成相较于马克思恩格斯时期更为复杂,因为此时因工人运动分裂而产生的两大工人政党阵营在意识形态、革命策略等问题上相互对立,改变了以无产阶级政党为主体构成的政党关系谱系——马克思恩格斯时期针对个别工人政党和个别政党领袖的思想斗争已演变为左右两大工人政党阵营的思想斗争和政治斗争;此外,在布尔什维克党成为执政党后,国际共运中逐渐形成了事实上的领导中心和领导党,马克思恩格斯时期由平等主体构成的党际关系格局遭到削弱乃至破坏,党际关系理论提出的平等原则在实践中遭到了挑战。中国共产党处理党际关系的实践背景相较于马列时期又有新的变化,因此党际关系构成亦有不同:一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处理与国内两类不同性质政党关系的独特格局,二是经历了由重点发展与“兄弟党”关系到开展全方位政党外交的演进过程,政党关系的构成因意识形态的祛魅而发生了极大改变——过去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感召下结成的“兄弟党”联盟,在新的党际关系图谱中逐渐边缘化,资产阶级政党这一传统意义上的阶级敌人,不仅成了可以与之交往的对象,甚至日渐成为重点交往的对象。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到列宁的《俄国政党分类尝试》,再到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者对党际关系的分析,皆从党际关系图谱中各政党的阶级本质入手,并以此为基础对政党关系的性质展开分析,进而提出处理党际关系的原则策略。不论处于何种历史时期,不论这种历史时期的政党关系发生了何种变化,马克思主义者始终把政党关系的基本构成作为理论分析的基点,而政党的阶级本质则是分析的切入点。

二、党际关系的形成动因

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3]187党际关系作为一种人格化的政治关系,其形成亦源自利益驱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党际关系的分析皆以政党的阶级本质入手,这是为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考察政党的阶级本质与政治利益、政治行为以及党际关系的相互关系。在现代西方政治语境中,政党通常被界定为选举团体,如约瑟夫·熊彼特认为,政党是通过其成员采取团结一致的行动“以便在竞选斗争中取得政权”的团体[4]413;麦克米伦在其编著的《国际社会学百科全书》中把政党界定为“以赢得公职选举为目标的组织”[5]428;贝里·埃克斯弗认为政党的首要目的是“赢得选举和控制国家权力机器”[6]360;等等。从西方政治学家的相关论述可以看出,政党被视为资本主义国家“体制内”的政治组织,其主要職能是通过选举赢取权力。这种从外在行为表征所进行的界定,与马克思主义从阶级本质来界定政党完全不同,但即便如此,我们也能通过西方政治学家的定义看到政党作为利益代表者的某些特征。例如,政党通过组织其成员投入选举并以谋求政治权力为目的的行为表明,一方面它代表了一部分社会成员的利益,另一方面它与代表其他社会成员利益的其他政党展开权力争夺,因此它在政治生活中扮演了聚合利益和争夺利益的双重角色。恩格斯指出,“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7]305由此可见,即便是西方政治语境中的现代政党,其“民主”的外衣里也裹挟着赤裸裸的物质利益;更何况,它们作为资本主义社会“体制内”政党的阶级本质及其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尚未触及。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是阶级的政治组织,其主要任务是组织本阶级成员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开展政治斗争,核心任务是夺取和保持政权。诚如恩格斯所言,“政治权力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政党夺取和保持政权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和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在马克思恩格斯时期的资本主义社会,由于两大社会阶级尖锐对立,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之间所形成的是一种斗争关系:资产阶级政党的主要任务不像当代西方政治学家所定义的那样仅仅在“体制内”赢得选举,而是要确保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掌握在自己手中,以保障和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无产阶级政党的主要任务则是组织本阶级开展经济、政治斗争,核心任务则是“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8]44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政党的阶级本质决定了其历史使命是确保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永世长存,而无产阶级政党的阶级本质决定了其历史使命是消灭私有制。正是由于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尖锐对立,两大政党之间只能是斗争关系。诚然,马克思恩格斯时期劳资两大政党之间也有联合,例如在1848年的欧洲革命中,德国的封建专制政权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共同敌人,因此劳资两大政党在民主革命中可以联手反对封建政权,不过这也恰好说明,正是“民主”这一共同利益的存在才促成了劳资两大政党的临时联盟。由此可见,政党之间的基本关系是由政党的阶级利益所决定的。关于这一点,列宁曾这样明确指出:要辨明政党关系,就应该研究各政党“是怎样处理与社会各阶级即与地主、资本家、农民和工人等等的切身利益有关的事情的”,[9]283他对俄国社会民主党成员说:“如果你们没有指出哪些阶级的利益,哪些在当前占主导地位的利益决定着各政党的本质和这些政党的政策的本质,那么事实上你们就没有运用马克思主义”。[10]375既然利益是党际关系形成的内驱力,马克思主义者分析党际关系时就需坚持利益分析法(分析政党的阶级本质就是分析政党的阶级利益)。

需要指出的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政党的利益有不同表现形式,而且以政党为主要代表者的利益构成也会发生改变;因此,不同历史时期的政党关系会因利益的变迁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以无产阶级政党为例:一方面,它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忠实于本阶级的利益,否则它将失去赖以存在的阶级基础;但是另一方面,当它夺取政权后,它除了代表本阶级利益外,还必须是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代表者,否则它将失去执政的社会基础。因此,在考察政党关系时,要对政党所代表的多重利益进行分析,同时还需对政党之间各自所代表利益的交集状况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不会囿于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思想中寻找用以指导当代党际关系实践的理论资源而陷入教条主义泥潭。总之,党际关系的形成是政党利益驱动的结果——利益的一致性导致政党之间形成联合关系,利益的对立性导致政党之间形成斗争关系,既有共同利益又有利益冲突则有可能导致政党之间达成某种妥协,完全没有利益交集的政党不可能发展相互关系。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理论中的利益分析法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精神,以马克思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领袖在指导党际关系实践中皆贯彻了这一方法。

三、党际关系的范畴性质

探讨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理论的研究对象,涉及对党际关系范畴与性质的界定。在论及这一问题前,需对学术界有关“价值中立”的问题作一简要说明,因为这关涉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负载”问题,而“价值负载”恰是此处的核心议题。“价值中立”问题的探讨源自西方学术界特别是西方政治哲学界,以马克思·韦伯为主要理论代表。然而,西方学者的“价值中立”理论引入中国后,遭到了中国学者的多重解读,其中一部分学者接受了“价值中立”理论并对之作出了如是阐释: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应摒弃一切价值判断,以研究自然科学的态度研究社会科学,以期达成客观公正的研究结论。本文此处不对这种观点予以评价,但是要对这种观点的主要理论来源——韦伯的“价值中立”论作一简要说明。韦伯在论及“价值中立”问题时有这样一段话:“研究对象的选择以及这种研究试图深入的无穷的因果之网的广度和深度是由支配研究者及其时代的价值观所决定的。在研究方法上,指导性的‘观点对于建构在研究中将被使用的概念系统非常重要。”[11]79这段话表明,韦伯承认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不论是研究对象的选择还是研究方法的选择,都受到研究者价值观的影响,即便研究者主观上想摒弃,客观上也不可能。其实,韦伯所讲的“价值中立”,更主要的是强调研究者本人“不借科学研究鼓吹自己的价值观,即要做到一种理性上的诚实”,[12]换言之,韦伯反对的是那种在“上帝死了”之后站在讲坛上充当“小先知”的布道行为,而并非否定社会科学研究中客观存在的“价值负载”。对“价值中立”作出如是说明后,就可以探讨下面的问题了。

马克思指出:“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13]4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行动指南,内蕴了无产阶级解放与全人类解放的理论旨趣,因此其“价值负载”不言而喻;同样,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理论也承担着指导无产阶级政党处理党际关系的“价值负载”,它不可能以“价值中立”的态度超然于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实践之外。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对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理论的研究对象展开探讨。从理论上说,任何类型的党际关系,甚至包括资产阶级政党之间的关系,都可以、也都可能纳入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视野;但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负载”要求把指导无产阶级政党处理党际关系作为自己的任务;因此,以其所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为中心结成的各种党际关系,譬如,1848年欧洲革命时期与共产主义者同盟结成的各种党际关系,1917年十月革命前后与布尔什维克党结成的各种党际关系,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与中国共产党结成的各种党际关系,理所当然就成了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这里需要指出两点:第一,在以无产阶级政党为中心结成的党际关系中,包括了无产阶级政党与资产阶级政党的关系,这种关系在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性,并不亞于对无产阶级政党之间关系的研究;第二,马克思主义并不忽视对外围型党际关系(如资产阶级政党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但这种研究始终以指导无产阶级政党处理党际关系为实践指向。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对象范畴,是由其“价值负载”所规定的。不过除“价值负载”原因外,研究范畴的规定也与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理论本身的特点有关,这个特点概而言之就是: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理论不同于一般理论之处在于:它主要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成员(特别是政党领袖)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提出来,并且被理论的提出者直接付诸实践,这种高度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其研究对象必然与实践中的党际关系高度统一。

通过对党际关系范畴的界定,就不难对党际关系的性质作出界定了。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以无产阶级政党为核心结成的各种党际关系,这种党际关系与一般党际关系相区别的标志有两个:第一,发展党际关系的主体是无产阶级政党;第二,指导党际关系实践的是马克思主义。也许有人会问:既然发展党际关系的主体是无产阶级政党,并且这种主体在多数时候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为何还要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岂不是同义反复?对于这个问题,只需列举一例就能解释明白:苏联共产党无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但在斯大林大党大国主义指导下,其党际关系实践严重背离了独立自主原则、平等协商原则以及国际主义原则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原则,因此,以斯大林及其后继者领导的苏共为核心结成的各种党际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已越出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范畴。这个例子从反面说明:纳入马克思主义研究视野的各种党际关系中,既有马克思主义性质的,也有非马克思主义性质的,而马克思主义性质的党际关系应该是:以无产阶级政党为发展党际关系的主体,在实践中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

从以上论述可知,马克思主义对党际关系的分析是以政党的阶级本质为理论切入点,以三个前提性构件即党际关系的基本构成、党际关系的形成动因、党际关系的范畴性质为理论地基而展开的。对党际关系基本构成的分析,旨在界划出不同性质的政党关系类型以及由之生发出的党际关系谱系,从而为无产阶级政党处理党际关系提供原则立场指导;对党际关系形成动因的分析,旨在揭示党际关系发展的影响变量,从而为无产阶级政党处理党际关系提供方法策略指导;对党际关系范畴性质的分析,则旨在区别出以无产阶级政党为主体性坐标所形成的中心型和外围型党际关系,从而为无产阶级政党处理党际关系提供价值观指导。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沈云锁,潘强恩.共产党通史(第1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5]Macmillan.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Vol.11)[M].

New York:Free Press,1968.

[6]Barrie Axford.Politics:An Introduction.New York:Routledge,2002.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列宁.列宁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0]列宁.列宁全集(第1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11]马克思·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12]王小章.从韦伯的“价值中立”到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J].哲学研究,2008(6).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朱建田,法学博士,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责任编辑:石鸣)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理论研究”(2012ZZTS001)。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本刊策划·走进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